共3982,分266页显示 上一页 195 196 197 198 199 201 202 203 204 下一页
方承郁(字 伯文 )
潘之祥(字 伯和 )
王一鸣(字 伯固 号 石廪 )
许学夷(字 伯清 别称 许山人 )
成伯龙(字 为苍 号 生洲 )
方时化(字 伯雨 )
王举鸿(字 伯逵 号 问梅 )
王浩(字 充伯 号 配吾、绍庭 )
贺灿然(字 伯闇 号 道星 )
俞诲(字 忠伯 )
张其廉(字 伯隅 )
林秉汉(字 伯昭 )
梅开先(字 伯阳 )
汤兆京(字 伯闳 号 质叁 )
其它辞典(续上)
张栋(字 伯任、可庵 )方承郁(字 伯文 )
潘之祥(字 伯和 )
王一鸣(字 伯固 号 石廪 )
许学夷(字 伯清 别称 许山人 )
成伯龙(字 为苍 号 生洲 )
方时化(字 伯雨 )
王举鸿(字 伯逵 号 问梅 )
王浩(字 充伯 号 配吾、绍庭 )
贺灿然(字 伯闇 号 道星 )
俞诲(字 忠伯 )
张其廉(字 伯隅 )
林秉汉(字 伯昭 )
梅开先(字 伯阳 )
汤兆京(字 伯闳 号 质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伯任,一字可庵。万历五年进士。除新建知县,征授工科给事中。请尽免天下欠赋,格不行。吴中粮运为累,民承役辄破产。栋请由民出资助漕船附载,不纳。后为兵科给事中,上疏劾去南京兵部尚书张西铭等。有《可庵书牍》。维基
张栋,字伯任,号可庵,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昆山市)人,民籍,官至兵科都给事中。因参与“国本之争”撤职。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联捷丁丑科进士。除新建县知县。十一年八月,征授工科给事中,十三年五月,为广西考试官。十四年正月,擢本科右给事中。累官兵科都给事中。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神宗长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神宗将弘绪调职南京,羽正及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救。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张栋之母去世,张栋时年已六十,哀毁守墓,不久卒。天启年间,赠太常寺少卿。张栋与吴之佳、叶初春均为苏州府人,史称「吴中三谏」。
人物简介
维基
方承郁,字伯文,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歙县知县,分校南闱,得周宗建等十馀人,以卓异擢南京兵部主事,转南京工部主事。
人物简介
维基
潘之祥,字伯和,直隶徽州府婺源县桃溪人。生有异表,领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应天乡荐,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成进士,任潜江县知县,廉明敏决,民称神君。潜故卑湿,濒江水,啮岁损赋十二三,祥筑堤障之,土滋沃而干止永宁。潜有猾胥在藩司者,舞文盗潜赋,不可诘,祥廉知之,计致坐以法,藩长屡檄为脱,祥不为动。榷珰陈奉以矿税毒三楚,藩司郡守辄飞檄械系,又置榷关于潜之策口,翼以伪弁,商船所过化为虚舟。一广文携家之任,伪弁诬以诱略,收其资,沉其人。祥曰:破柱勠奸,古为何人?立系伪弁于庭,毙之杖下。奉怒,三下檄逮祥,祥曰:天子命吏,奴辈曷敢尔!事闻,朝议撤奉回,刚风劲节,诵盈三楚。寻内召补山西道御史,时有倡为门户之说,禁锢清流者,正人君子相率引去。祥上章抗论大臣当佐成盛治,不宜引避自全,负朝廷倚赖至意。巡视长芦盐法,持廉剔蠹,其封事有简贤能、重事权、禁影射、止开引诸硕画,为鹾政所嘉赖,语多切中时忌,遂外迁江西藩司参议,分巡饶南九江三郡。以议损湖关税额,与巡抚不合,引疾归。时与同邑少原余公、登原汪公讲明正学,日进诸子弟课文艺,置田三十亩为馆谷资,名曰:兴贤文会。直指使者屡列荐剡,绝意不出,竟以守道终其身。生平尤笃孝友,登乡荐日,痛祖若父不及见,恸哭不自胜。母弟早世,视遗孤文伟如己子,后督学陈起龙采舆论,祀乡贤。著有《兰台疏草》、《居潜小录》。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一鸣(1563年—?),字伯固,号石廪,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军籍。壬午乡试八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十七名,登三甲第七十四名。都察院观政,任直隶太湖县知县。
人物简介
简介
许学夷(1563-1633),明诗论家。字伯清,又称许山人,明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人。早厌弃帖括,惟文史是好。自小能诗,论诗三百首,辨其源流,析其正变。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徐弘祖同游惠山,崇祯六年(1633)与沈鹜、邱维贤、徐益等二十二人结沧州社,学夷为领袖。为人高洁自爱。著有《许山人诗集》《许伯清诗稿》《澄江诗选》《诗源辩体》等。
人物简介
维基
成伯龙,字为苍,号生洲,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授曹县知县,历任十年,课士爱民。擢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寻转南京户部督饷署郎中,军需无缺。出为山西佥事,至岢岚道副使而归。伯龙始终以文章显,少年以制义受知陶望龄,晚以古文称海内,殁祀乡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伯雨。万历二十二年举人。授朝城知县,调繁县、巨野县,招抚流散,大兴工作,凡民受役者,从厚给糈。官至叙州府同知。有《易学述谈》、《易指要绎》等。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九八
王举鸿,字伯逵,号问梅。澄迈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副榜,修县志。清光绪《澄迈县志》卷九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浩(1564年—1612年),字充伯,号配吾,山东济南府临邑县军籍。父王三迁,号绍庭,生不识父,事节母至孝。母卒,殡茅屋,邻火起,延烧至茅屋,三迁抱柩大呼曰:「儿在,斯愿俱烬。」风应声折而南火熄。柩完葬之日,匍匐哀号,路人为释负而叹。夜有甘露降墓,柏邑三老上其事,知县刘承忠赐门额曰:「节孝奇徵」。王浩与弟王洽同中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东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登第后,县馈舆马不受。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中,署户部河南司篆,有大珰衔上命,索珠宝,直溢额三十万,执不与,曰:「贵人第云臣浩不可。」竟得寝。视易饷,条上便宜十有二,商民赖以苏。出守潞安府,兴学课士,恤饥户,振贫宗,平冤狱,轸孤独,惠政不可枚举。三十五年(1607年)擢河南按察司副使,老幼卧车辙而泣,不得行者三日,旋闻封公讣,哀痛绝食自伤,含殓未视,泣血三年,竟致灭性,享年四十九,人以为死孝云。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六
灿然,字伯闇,号道星,平湖人,万历乙未进士授吏部员外会内计中旨留一二言官上疏极论语侵柄臣神宗怒削籍著有六欲轩稿维基
贺灿然,字伯闇,号道星,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专精博古,诸子百家,穷微抉奥,不以涉猎为工。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第十三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授行人,擢吏部主事,屹然不可干以私。归踰年,起员外,会内计,中旨留一二言官,上疏极谏,语侵柄臣,神宗震怒,旋削籍,与刘元珍、庞时雍同日出都门,一时仰其直节。里中利病,侃侃持议,为乡邦倚重。
人物简介
维基
俞诲(1565年—1628年),字忠伯,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599年)辛丑科进士,授江西新喻县知县,廉静慈惠,尝阅南滩水势背郭,形胜非宜,乃凿引秀水抱城东下,呼为俞公河。在任凡九载,民被其泽。入为户部主事,擢云南道御史,疏劾江西税监李道纵役剥商,酿盗起衅状,乞正法,复请瑞王之藩及二王婚封不当逾期;东宫讲学不当久辍,语甚剀切。巡按广西,议镇土州,省邮符,诛交酋,纠强宗党羽,西陲以宁。泰昌元年(1620年)升湖广左参政,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升江西按察使,三年(1623年)闰十月升陕西右布政使,五年(1625年)十月升湖广左布政使。当时魏忠贤势力正盛,诵德者醵金立生祠,俞诲严肃拒绝,几遭不测。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降南京太仆寺卿,同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其廉(16世纪—17世纪),字伯隅,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人。张其廉最初以荫监入国子监读书,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成进士,获授武学教授,迁为国子监助教,再擢任兵部车驾司主事,负责南北驿传和环卫马政,任内有声誉。二十八年(1600年)张其廉在湖广典试和查税,有太监请列入名序录,他坚持拒绝;转任仪制司主事;荆定王朱由樊王妃冒名求封,他据理力争失败,于是称病,改任南京文选司郎中,在任内去世。他个性谨慎,不会以非为是,不苟同他人;同时他也有文望,诗作卓然可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长泰人,字伯昭。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御史,巡按广东,疏劾广东税使李凤干没。楚假王事起,首辅沈一贯庇王,秉汉力请详勘,遂忤一贯,贬为贵州按察检校,寻移疾归。
人物简介
明刻黄鹤楼校集注
梅开先,字伯阳,明代江夏人。万历进士。万历二十三年(1595)曾任固始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伯闳。万历二十年进士。授丰城知县,以治最征为御史。请罢税监、矿使,皆不报。居官廉正,遇事敢言,屡遭排击而无人能以一言污之。后以不得其职而归。有《灵萱阁集》。维基
汤兆京(1565年—?),字伯闳,号质叁,南直隶宜兴县人。居官廉正,遇事慷慨。万历十六年(1588年),汤兆京中式戊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三甲四十七名进士,授江西丰城县知县,任内政绩显著。三十年二月行取,授陕西道御史。弹劾礼部侍郎朱国祚、蓟辽总督万世德。巡视西城时,见万贵妃的太监竖涂折辱礼部侍郎敖文祯,又上疏弹劾太监,太监被杖配南京。又上疏请罢税使张晔、矿使王虎、王忠,神宗不听。三十三年九月巡按福建。丁忧归。三十七年九月复除河南道御史,三十八年辅助孙丕扬主管京察计典,又改巡按顺天。回朝后复掌河南道,四十一年七月因疏劾吏部尚书赵焕被夺俸三月,遂请辞归乡。天启中,赠太仆少卿。侯方域的《汤御史传》称:“慷慨言天下事,数面折廷诤。”著有《灵萱阁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