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罢驽(罷駑)
低劣的马。喻人的才能低下。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臣 弘 罢駑之质,无汗马之劳。”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虽罢駑,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盗驪折足兮,罢駑抗臆。”
《漢語大詞典》:鄙恶(鄙惡)
鄙陋低劣。庄子·人间世“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 唐 成玄英 疏:“凡情常事,亦復如然,莫不始则诚信,终则鄙恶。”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 光 既哭,自惟文辞鄙恶,不足发明公事业。” 清 刘大櫆 《〈王天孚诗〉序》:“ 胜水 王君 天孚 自爱其才气,而思与古之人为徒,不屑为卑庸鄙恶之文,以干时而求进。”
鄙视憎恶。 宋 文天祥 《使北诗》序:“ 谢 ( 谢堂 )曲意奉北,可鄙恶尤多。”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思懿 :](鄙恶)这种孩子,真是没家教!”
《漢語大詞典》:驽庸(駑庸)
(1).形容才智低劣。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因风而附凤翼者,以駑庸之质,犹迴遑乎霞霄之表。” 清 端方 《考查政治调员差委折》:“第臣等自顾駑庸,愧无识略,渥膺宠命,陨越深虞。”
(2).指才能低劣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审喻:“引用駑庸,以为党援。”
《漢語大詞典》:恶作(惡作)
(1).恶作剧。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贵公子侦知赶至,急持之。 翠 大窘,因佯鸣曰:‘欲我为妾,何必如是恶作,可觅肩舆来同登舟。’”
(2).指十分低劣的作品。 鲁迅 《热风·“以震其艰深”》:“如此‘国学’,虽不艰深,却是恶作,真是‘一读之欲呕’,再读之必呕矣。”
《漢語大詞典》:阘冗(闒宂)
亦作“ 闒冗 ”。
(1).庸碌低劣。朱子语类卷一三二:“ 郭子仪 晚节保身甚闒冗,然当紧要处,又不然,单骑见虏云云。”明史·张鹤鸣等传赞:“ 明 季疆埸多故,则重本兵之权,而居是位者乃多庸闇闒宂之辈。” 清 王韬 《变法中》:“且其人,类皆闒冗无能,龙钟寡耻,不足为士之表率。”
(2).柔媚顺从。 梁启超 《复金山中华会馆书》:“死何足畏,弟如畏死,则何难媕阿闒宂,婢膝奴颜,以求自身之安乐。”
(3).繁杂冗长。
《國語辭典》:顽劣(頑劣)  拼音:wán liè
愚顽且恶劣。《西游记》第一回:「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红楼梦》第三回:「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漢語大詞典》:恶钱(惡錢)
质料低劣的钱币。隋书·赵绰传:“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令悉斩之。”旧唐书·宋璟传:“又禁断恶钱,发使分道检括销毁之。”文献通考·钱币一:“其后姦滑稍多,渐磨鑢钱郭,取铜私铸,又杂以铅锡,递相倣傚,钱遂轻薄,乃下恶钱之禁。”
《漢語大詞典》:滥恶(濫惡)
(1).恶劣,质量低劣。管子·参患:“器滥恶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新唐书·裴度传:“ 朱克融 执赐衣使者 杨文端 ,诡言慢己,并诉所赐滥恶。” 明 沈榜 《宛署杂记·黄垡仓》:“有如美钞而目之滥恶,旧钱而指为新伪。”
(2).谓不恰当,不典雅。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僕始繙《卮言》,而 钱塘 夏穗卿 曾佑 病其滥恶,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
《漢語大詞典》:鄙劣
(1).浅陋低劣。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安风津 都尉斩 俭 ,传首京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惟 颁 ( 郭颁 )撰《魏晋世语》,蹇乏全无宫商,最为鄙劣。”南史·何尚之传:“僕之鄙劣,岂敢轻议国典。”
(2).犹卑劣。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状貌麤蠢,性情鄙劣。”
(3).自称的谦词。 唐 白居易 《答户部崔侍郎书》:“仰惟勉树勋名,勿以鄙劣为念。”
《漢語大詞典》:蹇人
(1).指跛足的人。后汉书·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吴门 ,望 緹羣 。见一蹇人,言欲上天。’”太平广记卷三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赵吉》:“ 鄴县 故尉 赵吉 ,常在田陌间。昔日有一蹇人死,埋在陌边。”
(2).喻才能低劣者。 宋 陆游 《入秋游山赋诗》之六:“吾才如蹇人,何计逐奔马。”
《漢語大詞典》:凡劣
平庸低劣。晋书·刘隗传:“及臣凡劣,復蒙罔极之眷,恩隆累世,实非糜身倾宗所能上报。”宋书·王景文传:“﹝ 王藴 ﹞父 楷 ,太中大夫,人才凡劣,故 藴 不为羣从所礼,常怀耻慨。”南史·宋卢江王祎传:“ 文帝 诸子, 禕 尤凡劣,诸兄弟併蚩鄙之。”
《漢語大詞典》:驽朽(駑朽)
指低劣无用之材。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中宗》:“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駑朽,庶禆 河 岳。”
分類:低劣无用
《國語辭典》:驽散(駑散)  拼音:nú sǎn
驽马散材。比喻材质平凡庸拙。《荀子。脩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
《國語辭典》:拙劣  拼音:zhuó liè
笨拙且低劣。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漢語大詞典》:谫劣(譾劣)
亦作“謭劣”。 浅薄低劣。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恩命疏》:“窃念臣,学术迂疏,行能譾劣。”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謭劣不自知,跳掷矜井蛙。”
分類:浅薄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