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泽卤(澤鹵)  拼音:zé lǔ
不生五谷的盐地。《史记。卷二九。河渠书》:「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滨江泽卤,泉流所溉,尽为沃野。」
分類:低洼盐碱
《漢語大詞典》:蛙坎
蛙井。亦喻低洼处。 元 黄文仲 《大都赋》:“子岂出蛙坎而望沧 渤 ,脱蚁封而覩瑶 崑 者耶?” 元 黄溍 《登云黄山》诗:“行行恣芑屩,往往得蛙坎。”
分類:低洼
《国语辞典》:冲积(冲积)  拼音:chōng jī
高地的砂砾、泥土因流水的搬运而沉积在河谷低洼处的情形,称为「冲积」。
《漢語大詞典》:坳窊
地面的低洼处。 宋 苏轼 《丙子重九》诗之一:“惟有黄茆浪,堆壠生坳窊。”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前日 耿令君 ,迁民出坳窊。’”
分類:地面低洼
《漢語大詞典》:沙坞(沙塢)
沙滩低洼处。 唐 皮日休 《添鱼具诗·蓑衣》:“一领蓑正新,著来沙坞中。”
分類:沙滩低洼
《國語辭典》:圩堤  拼音:yú tí
在江海等沿岸低洼地建筑的围堤。
《漢語大詞典》:天陷
指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带。《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然自 威虏城 东距海三百里,其地沮泽墝埆,所谓天隙、天陷,非敌所能轻入。”
《漢語大詞典》:圮下
地面塌陷而形成的低洼。六韬·战车:“圮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
《漢語大詞典》:垫湿(墊溼)
低洼潮湿。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土地垫溼,邑居高原,孟夏之后,仲秋之前,平居流水,可以泛舟。”
《漢語大詞典》:湟潦
低洼积水处。大戴礼记·夏小正:“湟潦生苹。湟,下处也。有湟然后有潦,有潦而后有苹草也。” 孔广森 补注:“湟,隍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潦,行潦也。七月雨盛,湟之涸者亦为潦,故曰有湟然后有潦。”
《國語辭典》:污庳(汙庳)  拼音:wā bēi
低洼凹下。《国语。周语下》:「陂塘污庳,以钟其美。」
分類:低洼
《國語辭典》:洿邪  拼音:wū xié
低湿的土地。《大戴礼记。劝学》:「譬之如洿邪,水潦󺿶焉,莞蒲生焉。」
《漢語大詞典》:埤薄
土地低洼潮湿,土质瘠薄。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 庆 ﹞病篤,谓 宋衍 等曰:‘ 清河 埤薄,欲乞骸骨于贵人冢傍下棺而已。’”
《漢語大詞典》:锐顶(鋭頂)
指四周高尖而中间低洼的头顶。后喻指博学多才之人。语本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 司马贞 索隐,:“圩顶言顶上窳也,故 孔子 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集〉序》:“日角之主,出自诸生;鋭顶之君,少明古学。”
《漢語大詞典》:沮淤
低洼泥泞。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骑贼復张两翼,围攻我后,我隔河,军不能相救,又地沮淤难驰骋。”参见“ 沮洳 ”。
分類:低洼泥泞
《國語辭典》:沮洳  拼音:jù rù
低湿的地方。《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元。王恽〈挽漕篇〉:「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
分類: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