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铁仙(鐵仙)
比喻体格健壮而神采飘逸的人。 元 杨维桢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之二:“曾侍虚皇第二筵,铁仙轻脱故依然。”
《漢語大詞典》:仪干(儀幹)
仪容体格。新唐书·杨慎矜传:“ 慎矜 兄弟友爱,事姊如母,仪干皆秀伟,爱宾客,标置不凡,著称於世。” 元 赵孟俯 《杜氏新茔之碑》:“祖讳 松 ……仪干雄伟,以勇略闻。”明史·儒林传二·陈献章:“ 献章 仪干修伟,右颊有七黑子。”
《漢語大詞典》:格状(格狀)
(1).体格品貌。 唐 司空图 《书屏记》:“人之格状或峻,其心必劲,心之劲,则视其笔跡,亦足见其人矣。”
(2).诉讼中按规定程式写成的状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夫格状之外,又有投词者,因格状限字,故须投词详叙始末耳。”
《漢語大詞典》:铁胁(鐵脇)
亦作“ 铁胁 ”。
1.比喻坚强的体格。 宋 文天祥 《满江红·酹酒天山》词:“凭铁脇,千磨百鍊,丈夫功烈。”
2.钢板制成的船壳。 清 李鸿章 《选派闽厂生徒出洋习艺并酌议章程疏》:“即如造船一事,近时轮机铁胁,一变前模,船身愈坚,用煤愈省,而行驶愈速。”
《國語辭典》:腰板  拼音:yāo bǎn
1.腰杆。如:「挺直腰板」。
2.音乐未发前或音乐持续中打板的板位。也称为「掣板」。
《漢語大詞典》:隔句对(隔句對)
诗体格式之一。谓隔句对偶。亦称扇面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属对·六对:“诗有八对:一曰的名对……八曰隔句对,‘相思復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復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参见“ 扇面对 ”。
《國語辭典》:扇面对(扇面對)  拼音:shàn miàn duì
一种对偶格式。凡三句相互对偶,称为「扇面对」。如元。乔吉〈卖花声。肝肠百鍊炉间铁〉曲:「肝肠百鍊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三句,即为扇面对。
《漢語大詞典》:筋骼
筋肉与骨骼;体格。新唐书·回鹘传下·骨利干:“ 骨利干 处 瀚海 北,胜兵五千。草多百合。产良马,首如橐它,筋骼壮大,日中驰数百里。”
《漢語大詞典》:铜浇铁铸(銅澆鐵鑄)
形容体格非常强壮。《黑籍冤魂》第一回:“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癮一发,顿时骨软筋酥。”亦作“ 铜铸铁浇 ”。 张英 《老年突击队》:“ 大炮师傅 ,我们年轻人是铜铸铁浇的,这点辛苦算得什么!”
《国语辞典》:发个儿(发个儿)  拼音:fā gè ér
儿童发育期体格增长。如:「这小女孩发个儿了,一下子长得这么高。」
《国语辞典》:彪腹狼腰  拼音:biāo fù láng yāo
形容体格如虎狼般结实壮硕。《三国演义》第一○回:「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若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鎗,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
《国语辞典》:彪躯虎体(彪躯虎体)  拼音:biāo qū hǔ tǐ
形容人体格魁梧、强健有力。《三国演义》第八九回:「锋令五子入拜,皆彪躯虎体,威风抖擞。」
《漢語大詞典》:凤骨龙姿(鳳骨龍姿)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云笈七籤卷四:“今视子之质,实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骨龙姿,脑色宝曜。”
《漢語大詞典》:横横实实(横横實實)
形容体格粗壮结实。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大队支书是个横横实实的汉子,生一脸兜腮胡子。”
《漢語大詞典》:身派
方言。身材,体格。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 宝娃 长成十三岁的人了。红脸、浓眉、大眼睛,身派不低,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能出息一个结实的庄稼汉。”
《漢語大詞典》:身个(身個)
身材,体格。 峻青 《马石山上》:“不仅是面貌、身个相似,性情也差不多。” 秦兆阳 《相思树》:“身个儿长的也这样快。”亦作“ 身个子 ”。 沈从文 《萧萧》:“你身个子也大。”
分類:身材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