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气忿(氣忿)  拼音:qì fèn
愤怒。如:「他一时气忿离家出走。」宋。朱熹《近思录。卷一○。政事》:「凡为人言者,理胜则事明,气忿则招怫。」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著俺把各自姓排头儿问,则俺这叫爹娘的无气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便是到家无非是取钱钞,要当头,伯皋气忿不过。一日,伯皋出外去,思量他在家非为,哄他来锁在一间空室里头。」
分類:身份体面
《國語辭典》:气愤(氣憤)  拼音:qì fèn
生气愤怒。《三国演义》第七九回:「于禁见此画像,又羞又恼,气愤成病,不久而死。」《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为什么要借外兵来杀中国人,气愤不过,所以要放枪打死了你。」
《國語辭典》:寒伧(寒傖)  拼音:hán cāng
穷困、寒酸的样子。如:「这间破屋和隔壁洋房一比,更显得寒伧。」
《國語辭典》:寒碜(寒磣)  拼音:hán chen
1.丑陋、难看。如:「那孩子虽然长得寒碜,心地却是十分善良。」
2.丢脸、不光彩。如:「全班就我一个人不及格,真寒碜。」也作「割碜」。
3.揭发他人短处,使其难堪。如:「自从那天被人寒碜了一顿,他的心里一直很难过。」也作「砢碜」。
《漢語大詞典》:没面
丧失体面,丢脸。 明 吴炳 《绿牡丹·帘试》:“谁着你抄这样诗,自打破鬼!不要説你没面,连我也没面了。”
《漢語大詞典》:无气分(無氣分)
没有体面。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四折:“你只问他使的是那家钱?上的是那家坟?显的俺两口儿无气分。”
分類:有体体面
《国语辞典》:人面上  拼音:rén miàn shàng
有体面。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俺伯伯是人面上的人,你要爱惜行止。」
分类:有体体面
《漢語大詞典》:硬撑门面
装体面,假充上流。保持高等或中等阶级社会地位的风度、架子或门面,尤指面临着衰败的情况。例如:家道凄凉还要硬撑绅士门面。
《國語辭典》:像样(像樣)  拼音:xiàng yàng
达到尚能令人满意的水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个潘甲虽是人物,也有几分像样。」
《漢語大詞典》:像模象样
1.郑重;隆重。
2.合格。
3.体面好看。
《國語辭典》:像模像样(像模像樣)  拼音:xiàng mó xiàng yàng
形式上郑重其事。《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番调动,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
《漢語大詞典》:象样
1.合乎情理。
2.体面好看。
3.有一定的水平,够一定的标准。
《漢語大詞典》:行来衣(行來衣)
指出门所穿的体面衣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许文思 ﹞唤 顾 共行, 顾 乃命左右取枕上新衣,易己体上所著, 许 笑曰:‘卿乃復有行来衣乎?’”参见“ 行来 ”。
《國語辭典》:行来(行來)  拼音:xíng lái
往来。《后汉书。卷三一。陆康传》:「令户一人具弓弩以备不虞,不得行来。」《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其渠帅岁终令朝献,出入行来为之制限。」
分類:往来出入
《国语辞典》:买卖三儿(买卖三儿)  拼音:mǎi mài sān ér
工作。带有不体面、不光彩的含意。如:「这买卖三儿恐怕有问题,你做之前可要三思。」
《国语辞典》:软骨鱼纲(软骨鱼纲)  拼音:ruǎn gǔ yú gāng
属脊椎动物亚门。具有软骨性骨骼,体面被盾鳞或无鳞,有颌,雄性有鳍脚,卵大形,含多量卵黄。如鲛、魟、鲨鱼等。
《国语辞典》:风风光光(风风光光)  拼音:fēng fēng guāng guāng
1.形容场面有体面,有光采。《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要把他老太太的事,重新风风光光的给他办一办,也算我们师徒一场。」
2.形容外表光鲜亮丽。如:「她一早就打扮得风风光光的,准备参加这场颁奖典礼。」
《国语辞典》:黄柏木作磬槌子(黄柏木作磬槌子)  拼音:huáng bó mù zuò qìng chuí zi
(歇后语)外头体面里头苦。黄柏,一种落叶乔木,木理坚致,为珍贵木料,实可入药,味苦。比喻外表看起来很光采,可是内里有很多难言之隐。《红楼梦》第五三回:「他们庄家人老实,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了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