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心欲专,凿石穿(心欲专,凿石穿)  拼音:xīn yù zhuān,záo shí chuān
意谓只要意志坚定,任何事情都能完成。如:「别灰心,『心欲专,凿石穿。』没什么做不到的事。」唐。张鷟《游仙窟》:「张郎心专,赋诗大有道理。俗谚曰:『心欲专,凿石穿。』诚能思之,何远之有!」
《国语辞典》: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拼音:zuò bù gǎi xìng,xíng bù gǎi míng
无论在何处,做任何事,都不能更改隐讳自己的名姓。形容处事光明磊落,有勇气担当。如:「我闯荡江湖多年,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没什么不可见人的事。」
《国语辞典》:水来土压,兵至将迎(水来土压,兵至将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ā,bīng zhì jià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英烈传》第三回:「水来土压,兵至将迎。殿下勿忧,臣当领众迎敌。」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国语辞典》: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ǎn,bīng dào jià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水浒传》第二○回:「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此乃兵家常事。」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国语辞典》:水来土掩,兵至将迎(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ǎn,bīng zhì jià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水来土掩,兵至将迎,又何疑焉?」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国语辞典》: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ǎn,jiàng zhì bī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我军以逸待劳,自可取胜。」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国语辞典》:一物一制  拼音:yī wù yī zhì
比喻任何事物必有能制约它的对象。《野叟曝言》第四六回:「法空这等铜筋铁骨,偏遇著文忠臣,更狠似他,真个一物一制。」也作「一物剋一物」、「一物降一物」。
《国语辞典》:普通法  拼音:pǔ tōng fǎ
法律上指在一般的情况下,凡全国各地、任何个人、或任何事项均可适用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相对于特别法而言。也称为「一般法」。
《漢語大詞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谓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要失败。《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 预 ”。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八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国语辞典》:底边(底边)  拼音:dǐ biān
1.数学上指平面图形内,平列在下端的一边。如:「这个梯形的底边是五公分。」
2.任何事物相对于上边的一面。如:「这个箱子的底边放著许多易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