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青姑
亦称“ 青古 ”。 道家认为在人身中作祟的三尸神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 青姑 ,伐人眼。”云笈七籤卷一○四:“三尸者一名 青古 ,伐人眼,是故目暗、面皱、口臭、齿落,由是 青古 之气穿凿泥丸也。”参见“ 三尸 ”。
《國語辭典》:三尸  拼音:sān shī
道家称人体内的三种害虫。参见「三彭」条。《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本人的三尸六相,把这些众生的罪孽,奏闻了玉帝,致得玉帝大怒。」
《漢語大詞典》:斩殃(斬殃)
谓斩绝厉鬼作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继妻本不肯服石,吾痛捶使嚥尽,殁后惧为厉,又贿巫斩殃。”
《漢語大詞典》:血姑
道教称人体中作祟为害的“三尸”神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 青姑 ,伐人眼;中尸 白姑 ,伐人五臟;下尸 血姑 ,伐人胃。”
《国语辞典》:狂魂怨鬼  拼音:kuáng hún yuàn guǐ
因冤死而含怨作祟的鬼魂。《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马岱引蜀兵千馀,皆死于水中;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狂魂怨鬼,不能解释,以致如此。吾今晚当亲自往祭。』」
《国语辞典》:疑心疑鬼  拼音:yí xīn yí guǐ
因心中恐惧不安,而以为有鬼怪作祟。形容因心中怀疑不安而妄加揣测,无中生有。如:「你不要整天疑心疑鬼的,根本没有人想陷害你。」
《国语辞典》:镇宅神(镇宅神)  拼音:zhèn zhái shén
保护家宅平安,使鬼怪无法作祟的神祇。通常以石雕成,立于门前或以大石埋于宅下。北周。庾信〈小园赋〉:「镇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
《国语辞典》:替头儿(替头儿)  拼音:tì tou ér
替死鬼。俗称厉鬼作祟,找替死鬼为「找替头儿」或「拉替头儿」。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替头儿看看钻到你那里,怕犯法没头罪,我不念经强如人咒骂你。」
《漢語大詞典》:蛊灾
指鬼怪等作祟为害。
《漢語大詞典》:蛊菑(蠱菑)
指鬼怪等作祟为害。史记·封禅书:“ 秦德公 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菑。” 司马贞 索隐引《月令》“大儺,旁磔”注:“磔,攘也。厉鬼为蛊,将出害人,旁磔於四方之门。”
《漢語大詞典》:病魅
迷信谓因鬼魅作祟而呈现病态。晋书·艺术传·韩友:“ 刘世则 女病魅积年…… 友 乃更作皮囊二枚,沓张之,施张如前,囊復胀满,因急缚囊口,悬著树二十许日,渐消,开视有二斤狐毛,女遂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何軫 以为病魅,不信。”
《漢語大詞典》:咎魅
作祟致祸的鬼怪。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若乃巫覡之谓独语,小人之所望畏,土公、飞尸、咎魅……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分類:作祟鬼怪
《漢語大詞典》:祭厉(祭厲)
古时向恶鬼祭祀,以求免于作祟。清史稿·礼志三:“ 明 制,自京师讫郡、县,皆祭厉坛。 清 初建都 盛京 ,厉坛建 地载门 外。自 世祖 入关后,京师祭厉无闻焉。”
《漢語大詞典》:厉祟(厲祟)
为害作祟。 汉 贾谊 新书·礼容语下:“方是时也,天地调和,神民顺亿,鬼不厉祟,民不谤怨,故曰‘宥謐’。”
分類:为害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