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9,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木作肠
作砺
九原可作
老饕作赋
作霖(又作:作霖雨)
陆机作文赋
美新作
王摩诘画作新图
宁作我
潘郎作赋
张衡作赋
一身作客
骑省作赋
麒麟作脯
青春作伴
典故 
吴儿木肠
  
小海讴
 
心情同木石
 
扣弦歌
  
扣舷歌
 
扣舷而歌
 
木作肠
  
木石笑吴儿
 
木肠儿
 
脚敲两舷
 
船舷悲唱

相关人物
夏统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夏统〉
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太尉贾充怪而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充使问其土地风俗,统曰:「其人循循,犹有大禹之遗风,太伯之义让,严遵之抗志,黄公之高节。」又问:「卿居海滨,颇能随水戏乎?」答曰:「可。」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统曰:「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授化鄙邦,崩殂而葬。恩泽云布,圣化犹存,百姓感咏,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贞顺之德过越梁宋,其父堕江不得尸,娥仰天哀号,中流悲叹,便投水而死,父子丧尸,后乃俱出,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众人佥曰:「善。」统于是以足叩船,引声喉啭,清激慷慨,大风应至,含水嗽天,云雨响集,叱吒欢呼,雷电昼冥,集气长啸,沙尘烟起。王公已下皆恐,止之乃已。诸人顾相谓曰:「若不游洛水,安见是人!听慕歌之声,便髣髴见大禹之容。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泪交流,即谓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充欲耀以文武卤簿,觊其来观,因而谢之,遂命建朱旗,举幡校,分羽骑为队,军伍肃然。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例句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

典故
作砺
 
金砺用

相关人物
傅说


《尚书·商书·说命上》
「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旧题汉·孔安国传:「铁须砺以成利器。」

例句

终随金砺用,不学玉山颓。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

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典故 
九原起

相关人物
叔向
 
赵文子(赵武)


《国语》卷十四〈晋语八·赵文子称贤随武子〉~47~
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

简释

九原可作:喻死者再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


例句

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九原自此无因见,反复遗踪泪万行。 罗隐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罗隐 咏史

典故
老饕作赋


《苏轼文集》卷一〈老饕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水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螫。烂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频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之子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馀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典故  
作霖雨
 
为霖

相关人物
傅说
 
殷高宗


《尚书·商书·说命上》
「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

例句

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眼看白笔为霖雨,肯使红鳞便曝腮。 周朴 客州赁居寄萧郎中

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张蠙 投翰林张侍郎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李白 赠从弟冽

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 苏颋 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閒共鹤忘机。 崔涂

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张九龄 和裴侍中丞恩拜扫

登龙不敢怀他愿,祗望为霖致太平。 张蠙 献所知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方干 上张舍人

欲遣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赞东宫。 方干 寄灵武胡常侍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曹松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别有为霖日,孤云未自由。 李频 送许浑侍御赴润州

自拂青萍知有地,斋诚旦夕望为霖。 郑谷 谷初忝谏垣今宪长薛公方在西阁知奖隆异以四韵代述荣感

典故
陆机作文赋

相关人物
陆机


《昭明文选》卷十七晋·陆士衡(机)《文赋》
唐·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机字士衡,吴郡人。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少袭领父兵,为牙门将军。年二十而吴灭,退临旧里,与弟云勤学,积十一年。誉流京华,声溢四表,被徵为太子洗马,与弟云俱入洛。司徒张华,素重其名,旧相识以文。华呈天才绮练,当时独绝,新声妙句,系踪张、蔡。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

例句

陆机始拟誇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杜甫 醉歌行

典故
美新作

相关人物
扬雄


《昭明文选》卷四十八〈符命·剧秦美新〉~249~
臣诚乐昭著新德,光之罔极,往时司马相如作封禅一篇,以彰汉氏之休。臣常有颠眴病,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所怀不章,长恨黄泉,敢竭肝胆,写腹心,作剧秦美新一篇,虽未究万分之一,亦臣之极思也。

例句

一睹美新作,斯瑕安可除。 李群玉 感兴四首

典故
摩诘丹青
 
王摩诘画作新图
 
王维画取

相关人物
王维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王维〉~5764~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唐朝名画录》
以神、妙、能、逸四等划分唐代画家,将王维列入「妙品上」,注明王维所画为「写真、山水、松石、树木」。
典故
宁作我

相关人物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2~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典故
潘岳闲居
 
潘郎作赋
 
闲居赋

相关人物
潘岳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传》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悯怀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
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谅闇之际,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例句

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储光羲 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

潘岳闲居日,王戎戏陌辰。 李峤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

且咏闲居赋,飞翔去未能。 李群玉 杜门

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

潘郎作赋年,陶令辞官后。 皇甫冉 寄刘方平

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 皇甫冉 送元晟归潜山所居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 皇甫冉 闲居作

果见闲居赋,未曾流俗闻。 贾岛 易州过郝逸人居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 钱起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酂侯方继业,潘令且闲居。 韦应物 赠萧河南

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闲居有亲赋,搔首忆潘安。 齐己 溪斋二首

典故
平子去
 
平子归休
 
平子归田
 
平子田
 
平子赋
 
平子赋归田
 
张衡作赋

相关人物
张衡


《昭明文选》卷十五东汉·张平子(衡)《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简释

平子赋:喻精美文章,或咏归隐及哀愁。唐皇甫冉《馆陶李丞旧居》:“词藻世传平子赋,园林人比郑公乡。”


例句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

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 李峤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王勃 春日还郊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

未学苏秦荣佩印,却思平子赋归田。 薛逢 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

偶为谢客事,不顾平子田。 钱起 海畔秋思

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韦丹 思归寄东林澈上人(并序)

伯伦嗜酒还因乱,平子归田不为穷。 韦庄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典故
一身作客
 
张俭无家
  
望门投鞭
 
无家张俭
 
破家张俭
 
逃张俭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张俭〉~220~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典故
骑省作赋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志下·闲居赋〉~699~
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典故
麒麟作脯

相关人物
王方平


《神仙传》卷七《麻姑》
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云是麟脯也。

例句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典故
青春作伴


《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案:原注。余田园在东京。】。
《漢語大詞典》:吴儿(吴兒)
(1). 吴 地少年。晋书·隐逸传·夏统:“ 充 ( 贾充 )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尧臣 《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 元 萨都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
(2).对 吴 人的蔑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 吴人 ”。参见“ 吴子 ”。
分類:地少少年
《國語辭典》:吴子(吳子)  拼音:wú zǐ
书名。战国卫吴起著。一卷,或作三卷。为古兵书之一。分为说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
《漢語大詞典》:小海唱
古代 吴 人悼念 伍子胥 的歌曲。晋书·隐逸传·夏统:“ 伍子胥 諫 吴王 ,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亦省称“ 小海 ”。 宋 苏轼 《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清 王士禛 《与董苍水彭骏孙小饮叶子吉学士斋同限箇字寄诸乾一进士》诗:“未须木石笑 吴 儿,《小海》歌成我当和。”
《國語辭典》:扣舷  拼音:kòu xián
敲打船边。宋。苏轼〈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分類:歌吟节拍
《漢語大詞典》:叩舷
谓以桨击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唐 韩愈 《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
《國語辭典》:木石心肠(木石心腸)  拼音:mù shí xīn cháng
像木石一般的心肠。比喻心肠冷硬无情。如:「看到这样舍身救人的情事,即使是木石心肠的人,也深受感动。」清。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國語辭典》:九原可作  拼音:jiǔ yuán kě zuò
语本《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后用于设想死者复生。有悼念及景仰其人之意。唐。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琊邴曼容。」
分類:设想再生
《漢語大詞典》:作霖
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原谓充作救旱之雨,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 唐 杜牧 《云》诗:“莫隐 高唐 去,枯苗待作霖。” 唐 卢殷 《欲销云》诗:“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國語辭典》:霖雨  拼音:lín yǔ
1.久下不停的雨。《庄子。大宗师》:「霖雨十日。」《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三国演义》第九九回:「今又加以霖雨,山坡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
2.时雨、甘雨,指及时解除旱象的雨水。《书经。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唐。房宽〈泰阶六符赋〉:「救旱则霖雨为先,济川则舟楫是利。」
3.比喻泽民济世、普施恩泽。如:「霖雨苍生」。宋。范仲淹 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寄诗:「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國語辭典》:望门投止(望門投止)  拼音:wàng mén tóu zhǐ
见有住家,便去投宿。形容人在逃难或窘困时,暂求栖身处的仓促情况。《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