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佩刀刺山
  
广利开泉
  
泄井
 
甘泉涌
 
疏勒乏水源
 
疏勒出飞泉
 
耿恭拜井
 
耿恭祷泉

相关人物
耿恭(字伯忠)


《艺文类聚》第九卷〈水部下·泉〉~65~
《东观汉记》曰:耿恭为校尉,居疏勒。匈奴来攻,城中穿井十五丈无水。恭曰:「闻二师将军,拔佩刀刺山,而飞泉出。今汉德神灵,岂有穷乎?」乃正衣服,向井拜,为吏请祷。有顷,井泉濆出。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国弟子)耿恭〉~72~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彊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例句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王维 老将行

耿恭拜出井底水,广利刺开山上泉。 顾云 天威行

拜井开疏勒,鸣桴动密须。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骆宾王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佩刀世三公
 
传家宝刀
 
吕刀
 
吕虔佩刀
  
宰相刀
 
宝刀世载
 
宝刀赠
 
尚书佩刀
 
玉祥得佩刀
 
王祥贻刀
 
虔收宰相刀
 
识佩刀
 
贻佩刀
  
重佩刀

相关人物
吕虔
 
王祥
 
王览

参考典故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列传·(弟)王览〉~99~
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以刀授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刀〉~083~
《晋中兴书》曰:初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例句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 刘长卿 别陈留诸官

尝闻宝刀赠,今日奉琼琚。 孙逖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封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张九龄 赠沣阳韦明府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李商隐 谢书

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

王粲暂停笔,吕虔初佩刀。 杜牧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谢朓出华省,王祥贻佩刀。 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许浑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典故
令人买牛
 
佩刀买犊
 
佩剑博牛羊
 
佩牛
  
刀剑化耕蚕
 
刀换犊
 
刀买犊
 
劝买耕牛
 
带牛
  
凭剑换牛
 
戴牛佩犊
 
持刀买黄犊
 
易牛以剑
 
渤海卖刀剑
 
犊佩
 
腰下牛闲
 
腰剑不换牛
 
腰无犊
 
解剑换牛
 
买牛捐三尺
 
买牛捐宝剑
   
卖刀收茧栗
 
卖刀耕陇上
 
卖刀买牛
  
卖剑渤海
  
卖剑买牲
 
卖腰间剑
 
销兵铸农器
 
锄犁化刀剑
 
铸农器
 
黄犊无人佩
 
龙泉候买牛
 
龚牛

相关人物
龚遂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列传·龚遂传〉~3639~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困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简释

佩犊:喻弃官务农。宋苏轼《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卖剑买牛:喻重本务农。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五首》之五:“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犊佩:指佩带刀剑,或指弃农背本。来苏轼《次韵聪上人见寄》:“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漢語大詞典》:刺山
旧传 甘肃 敦煌 东南一百三十里有 悬泉水 ,出 龙勒山 腹。 汉 将 李广利 伐 大宛 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见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沙洲》。后遂以为典实。 宋 范仲淹 《水车赋》:“渤潏腾波,忽若刺山之泉涌;潺湲去浪,渐如澄山之练舒。”
《漢語大詞典》:拜井
后汉书·耿恭传:“ 匈奴 復来攻 恭 。 恭 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 匈奴 遂於城下拥絶涧水。 恭 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恭 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 汉 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后遂用以为典实。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拜井开 疏勒 ,鸣桴动 密须 。” 五代 李翰 《蒙求》诗:“ 戴封 积薪, 耿恭 拜井。”
分類:典实
《國語辭典》:佩刀  拼音:pèi dāo
1.系佩在腰间的刀。如:「空军仪队指挥的佩刀相当精致。」
2.将刀佩戴在腰间。如:「英国皇家侍卫左腰佩刀,英姿挺拔。」
《漢語大詞典》:吕虔刀
三国 魏 刺史 吕虔 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 虔 以赠 王祥 ; 祥 后位列三公。 祥 临终,复以刀授弟 王览 ; 览 后仕至大中大夫。事见晋书·王览传。后遂以“吕虔刀”为宝刀之美称。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前军 苏武 节,左将 吕虔 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天下军储一线漕,无能空佩 吕虔 刀。”
分類:刺史宝刀
《漢語大詞典》:赠宝刀(贈寶刀)
见“ 赠刀 ”。
《漢語大詞典》:赠刀(贈刀)
晋书·王览传:“初, 吕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 谓 祥 ( 王祥 )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祥 固辞,强之乃受。 祥 临薨,以刀授 览 ( 祥 弟 王览 )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 览 后奕世多贤才,兴於 江 左矣。”后世因以“赠刀”为赞许别人堪负重任,前程远大之典。晋书·王导王悦等传赞:“ 恬 恂 踵德,副 吕虔 之赠刀。”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耆老扶杖于乡国,英少彯缨于上都,彬彬乎,彧彧乎,赠刀之遗休,树槐之餘荫也。”亦作“ 赠宝刀 ”、“ 赠虔刀 ”。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明 张煌言 《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国破兰香已半消,侯门谁復赠 虔 刀。”
《漢語大詞典》:佩犊(佩犢)
汉书·循吏传·龚遂:“ 遂 见 齐 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勤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后因以“佩犊”喻弃官务农。《陈书·世祖纪》:“自顷寇戎,游手者众,民失分地之业,士有佩犊之讥。” 宋 曾巩 《阅武堂》诗:“柳间自诧投壶乐,桑下方安佩犊行。”
分類:务农弃官
《國語辭典》:带牛佩犊(帶牛佩犢)  拼音:dài niú pèi dú
汉宣帝时,渤海岁饥,民多沦为盗匪,龚遂受命为守,教民卖刀买犊,卖剑买牛,改业归农。典出《汉书。卷八九。龚遂传》。比喻弃武务农。如:「古代太平盛世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民往往带牛佩犊,弃甲归田。」
《國語辭典》:买牛卖剑(買牛賣劍)  拼音:mǎi niú mài jiàn
比喻弃盗归农。参见「卖剑买牛」条。元。朱庭玉青杏子。紫塞冒风沙〉套:「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漢語大詞典》:买犁卖剑(買犁賣劍)
犹言卖剑买牛。 宋 陈亮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词:“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一本作“ 买犂卖剑 ”。
《國語辭典》:卖刀买犊(賣刀買犢)  拼音:mài dāo mǎi dú
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参见「卖剑买牛」条。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國語辭典》:卖剑买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汉宣帝时,渤海因饥荒,居民多带持刀剑为盗,龚遂为太守后,劝民舍弃刀剑,改业归农。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后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宋。陆游 答吴提宫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载笠,尚永记于交盟。」也作「买牛卖剑」、「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刀买牛」、「卖剑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