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诚服(誠服)
(1).真诚地服从。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 孔子 也。” 赵岐 注:“以己德不如彼而往服从之,诚心服者也。”《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而她以原告人的身份,不肯诚服。”
(2).真诚地佩服。 清 吴敏树 《己未上曾侍郎书》:“然先生此文乃 敏树 心所诚服,以为气力当在 庐陵 、 震川 上也。”
《國語辭典》:敬服  拼音:jìng fú
恭敬佩服。《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先生便是当今的班定远,晚生不胜敬服!」《红楼梦》第六○回:「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服。」
《國語辭典》:钦服(欽服)  拼音:qīn fú
敬佩而心服。《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命宣太史官查推长历,果然不差。于是晓得张果是个千来岁的人,群臣无不钦服。」
《國語辭典》:推服  拼音:tuī fú
推许、佩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南史。卷九。陈武帝本纪》:「明达果断,为当时推服。」
分類:推许佩服
《國語辭典》:宾服(賓服)  拼音:bīn fú
1.古代诸侯入贡朝见天子。引申为归顺臣服。《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
2.佩服。如:「他以敏捷身手,荣获拳击冠军,观众对他宾服之至。」
《國語辭典》:敬佩  拼音:jìng pèi
敬重佩服。如:「他的义行,令人敬佩。」
《國語辭典》:钦佩(欽佩)  拼音:qīn pèi
心中敬服。《老残游记》第六回:「宫保爱才若渴,兄弟实在钦佩的。」《文明小史》第六○回:「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将来倒要时常请教请教。」
《國語辭典》:愧服  拼音:kuì fú
崇拜他人的技能而自惭不如。《新唐书。卷八九。尉迟敬德传》:「试使与齐王戏,少选,王三失槊,遂大愧服。」
《高级汉语词典》:愧佩
对人佩服,自愧不如
《國語辭典》:惊服(驚服)  拼音:jīng fú
惊讶佩服。《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见其成事,方乃惊服。」
分類:震惊佩服
《國語辭典》:震服  拼音:zhèn fú
畏惧其威望而屈服。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榆中以西,望风震服。」《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
《漢語大詞典》:耸服(聳服)
极为佩服。耸,通“ 竦 ”。 唐 司空图 《纪恩门王公宣城遗事》:“公始以杰德峻望,为时耸服,而夐特恢济之心,人莫能见。”
分類:佩服
《漢語大詞典》:向服(嚮服)
仰慕佩服。 汉 袁康 越绝书·吴内传:“ 管仲 张弓射 桓公 ,中其带鉤, 桓公 受之,赦其大罪,立为 齐 相,天下莫不向服慕义。”
(1).谓对质其事。《楚辞·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嚮服。” 王逸 注:“嚮,对也;服,事也。言己愿復令六宗之神对听己言事可行与否也。”
(2).归向顺服。晋书·索綝传:“ 綝 有威恩,华夷嚮服。”明史·杨宁传:“暇则询民疾苦,境内嚮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达赖三世 ﹞名益著, 青海 河套 诸 蒙古 罔不嚮服。”
《國語辭典》:作情  拼音:zuò qing
1.做人情。《红楼梦》第四三回:「只许你那主子作弊,就不许我作情儿。」
2.佩服、敬重。如:「他为人正直,面对权势,不亢不卑,大家都作情他。」
3.居间仲裁。如:「两方都不肯说价钱,只好由我作情了。」
4.装腔作势。如:「等等上台别太作情,自然就好。」
《國語辭典》:服善  拼音:fú shàn
听从善言。汉。刘向《说苑。卷二○。反质》:「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