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折伏
(1).制服,使屈服。《楞严经》卷一:“我是 如来 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 娑毘罗 呪,为彼所转,溺於婬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盖无赖之民,不畏杖责,故设此事以折伏之。”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至其临利害,乃出锋鍔,片言折伏。”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诚如斯论, 阿含 所説,不足以折伏外道,明矣。”
(2).信服,佩服。《初学记》卷二九引 三国 魏 贾岱宗 《大狗赋》:“然其所折伏,敬主识人,昼则无窥窬之客,夜则无奸淫之宾。”
《國語辭典》:拜服  拼音:bài fú
佩服、敬服。如:「他的才华著实让我另眼相看,拜服之至。」《文明小史》第四○回:「子由等听得他们那般高论,已经拜服到地,如何还敢班门弄斧?」
《漢語大詞典》:倾服(傾服)
倾心佩服。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管蠡一得:“﹝ 伊里布 ﹞为洋人所感戴,即其家人 张喜 ,亦为洋人所倾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敬乞吾畏友哂存,聊申稚弟倾服之诚。”
分類:倾心佩服
《漢語大詞典》:称伏(稱伏)
亦作“ 称服 ”。 称赞佩服。新唐书·韦凑传:“州人 孟神爽 罢 仁寿 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凑 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宋 钱愐 钱氏私志:“武臣无词,闻者称服。”
分類:称赞佩服
《漢語大詞典》:惊佩(驚佩)
惊奇佩服。 闻一多 《〈西南采风录〉序》:“他这种毅力实在令人惊佩。”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把 生宝 当做生活指导者的 欢喜 ,惊佩地盯着‘老师’。”
分類:惊奇佩服
《漢語大詞典》:叹佩(嘆佩)
赞叹佩服。 茅盾 《手的故事》:“三三两两的人们都在议论着取缔游民乞丐这件事,啧啧地叹佩着新县长办事认真,手腕神速。”
分類:赞叹佩服
《國語辭典》:赞佩(讚佩)  拼音:zàn pèi
赞叹且佩服。如:「这幅水彩画引来不少赞佩的眼光。」
分類:赞美佩服
《國語辭典》:五体投地(五體投地)  拼音:wǔ tǐ tóu dì
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指双膝双肘及头五处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礼以敬三宝。《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后比喻非常钦佩。《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安龙媒对你这样的天人,只有五体投地了。」《老残游记》第六回:「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漢語大詞典》:诵佩(誦佩)
称颂佩服。 梁启超 《卢梭学案》:“今先揭其主义之最简明而为人人所诵佩者如下。”
分類:称颂佩服
《國語辭典》:心悦诚服(心悅誠服)  拼音:xīn yuè chéng fú
语本《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指诚心诚意的服从。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滚绣毬〉曲:「那问他料不齐,数不足,连匮子一时扛去,怎教人心悦诚服。」《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百姓不怕官府的时候,亏你心悦诚服的坐在监里,狱也不反一反!」
《国语辞典》:令人绝倒(令人绝倒)  拼音:lìng rén jué dǎo
琅邪王澄对卫玠言论深感佩服的故事。见《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形容言论或行为令人叫绝称好而前仆后仰。如:「他的口才甚佳,辩才无碍,令人绝倒。」
《国语辞典》:神钦鬼伏(神钦鬼伏)  拼音:shén qīn guǐ fú
神鬼都佩服。《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大丈夫神钦鬼伏,就是黑夜,有何怕惧?」
分类:神鬼佩服
《国语辞典》:钦佩莫名(钦佩莫名)  拼音:qīn pèi mò míng
心中的钦敬佩服无法言喻。形容非常的敬佩。《官场维新记》第五回:「黄道台这番说话,说得袁伯珍五体投地,钦佩莫名,从此就把回家的心思,抛在脑背后去了。」
《国语辞典》:心折首肯  拼音:xīn zhé shǒu kěn
心里佩服、赞许。《歧路灯》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东宿闻之心折首肯。」
《国语辞典》:推崇备至(推崇备至)  拼音:tuī chóng bèi zhì
非常尊敬与佩服。《孽海花》第一八回:「所谈西国政治、艺术,天惊石破,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分类:尊敬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