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使命  拼音:shǐ mìng
1.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北齐书。卷三七。列传。魏收》:「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
2.应负的责任。如:「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担负起发扬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
《高级汉语词典》:诈使命
假使节;伪装的使节
《国语辞典》:使命感  拼音:shǐ mìng gǎn
对某种重大责任,有应该担负的自觉。如:「基于对教育的使命感,他决定加入教师的行列。」
《國語辭典》:不辱使命  拼音:bù rù shǐ mìng
顺利完成任务,没有辜负托付者的期盼。如:「此次能不辱使命,完全是大家的帮忙。」
《國語辭典》:使者  拼音:shǐ zhě
奉命出使的人。《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传》:「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
《國語辭典》:使臣  拼音:shǐ chén
1.奉使命往来国际间的官员。《左传。成公二年》:「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
2.宋朝称专管缉捕罪犯的武官。《水浒传》第八回:「且说两个防送公人,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即时差缉捕使臣马翰,跟三日内要捉钱府做不是的贼人。」
3.宫廷的乐官。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淳熙间,德寿宫龙笛色,使臣四十名,每中秋或月夜,令独奏龙笛。」
《漢語大詞典》:使臣房
宋 代缉捕武官的公事房。《水浒传》第七回:“且説两个防送公人把 林冲 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员外去使臣房里下了状, 滕大尹 差 王七殿直 王遵 看贼踪由。”
分類:缉捕武官
《國語辭典》:任使  拼音:rèn shǐ
1.任用。《左传。昭公六年》:「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战国策。燕策三》:「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2.任务。《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飞辞,乞淮南东路一重难任使,收复本路州郡,乘机渐进。」
《漢語大詞典》:君命
君王的命令;君王的使命。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成季 使以君命命 僖叔 ,待于 鍼巫氏 ,使 鍼季 酖之。”孙子·九变:“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宋 梅尧臣 《送李密学赴亳州》诗:“ 譙郡 君命重, 苦县 祖风殊。”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福文襄王夫人:“此相公祸福关头,使 光平 不亲至,何以归报君命?”
《國語辭典》:出使  拼音:chū shǐ
1.出任驻外使节。《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2.派遣使臣。汉。班固 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复出使,事同前世。」
《國語辭典》:复命(復命)  拼音:fù mìng
执行命令后回报。《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也作「覆命」。
《國語辭典》:衔命(銜命)  拼音:xián mìng
奉命。《汉书。卷七七。孙宝传》:「臣幸得衔命而使,职在刺举。」《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艾衔命西征,元恶既服,当权宜行事,以安初附。」也作「衔命」、「衔令」。
《國語辭典》:奉命  拼音:fèng mìng
接受尊长或上级的命令。《三国演义》第四回:「若有驱使,即当奉命。」《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向来未遇名师指教,今得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新理,那有不服的道理?自然奉命惟谨了。」
《漢語大詞典》:公命
(1).诸侯的命令。仪礼·聘礼:“宾即馆,讶将公命。”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 费伯 帅师城 郎 。不书,非公命也。” 杜预 注:“传曰:君举必书,然则史之策书,皆君命也。”按,此指 鲁隐公 之命。
(2).官家使命。 汉 荀悦 申鉴·时事:“弗避而报者无罪,避而报之杀……凡以公命行止者,不为弗避。”
《國語辭典》:公使  拼音:gōng shǐ
政府派驻外国处理交涉事务的外交官,地位次于大使。
《國語辭典》:信使  拼音:xìn shǐ
奉命传递讯息、信函的使者。《南史。卷六四。徐文盛传》:「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无战心,众咸愤怨。」《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