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骨体(骨體)
(1).骨架躯体。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
(2).比喻字的骨架。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浄,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
(3).比喻文章的雄健风格。 章炳麟 《校文士》:“若其( 龚自珍 )文词侧媚,自以取法晚 周 诸子,而佻达无骨体。”
(4).有骨气。 明 王世贞 《赠石给事拱辰》诗:“余本骨体人,为君重踟蹰。”
(5).古代供祭祀、宴飨用的牛羊的肢体和头之外的其它部分。礼记·曲礼上“左殽右胾” 汉 郑玄 注:“殽,骨体也。”一说指带骨的熟肉。 孔颖达 疏:“熟肉带骨而臠曰殽。”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元年:“戊子, 太祖 神主祔太庙。七庙始共用一太牢,始祖荐首,餘皆骨体。”
《國語辭典》:酎金  拼音:zhòu jīn
汉时诸侯贡纳朝廷,以助祭祀的钱财。《史记。卷三○。平准书》:「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三国演义》第一回:「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漢語大詞典》:祀田
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 清 姚鼐 《陈谨斋家传》:“在里,则岁以米平糶,建 陈 氏宗祠,置祀田。” 张天翼 《畸人集·畸人手记》:“到明后年,我还可以轮着管一年祀田,总有点额外的进账,不过这件事还没跟三叔谈起过。”
《漢語大詞典》:乾豆
放在祭器中供祭祀用的干肉。乾,干肉。豆,祭器。《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郑玄 注:“乾豆,谓腊之以为祭祀豆实也。” 汉 扬雄 《长杨赋》:“恐不识者,外之则以为娱乐之游,内之则不以为乾豆之事。”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已而上乾豆以《登歌》,美《休成》之既饗。”
《國語辭典》:钱纸(錢紙)  拼音:qián zhǐ
祭祀鬼神或葬礼、扫墓时焚烧,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钱。如:「明天是中元节,记得要买些钱纸回来。」也称为「黄纸」、「纸钱」。
《國語辭典》:祭坛(祭壇)  拼音:jì tán
举行祭礼的坛台。
《國語辭典》:年饭(年飯)  拼音:nián fàn
除夕夜家人团聚吃的饭。如:「大年夜大家都匆匆忙忙,急著赶回家吃年饭。」也称为「年夜饭」。
《漢語大詞典》:大牲
供祭祀用的牛。易·萃:“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李鼎祚 集解引 郑玄 曰:“大牲,牛也。”《左传·僖公十九年》:“小事不用大牲。”
分類:供祭祭祀
《漢語大詞典》:祭菜
供祭祀用的芹、藻等菜蔬。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國語辭典》:齐盛(齊盛)  拼音:zī chéng
齐,通「粢」,指黍稷。齐盛指古代祭祀时,把黍稷放在祭器里,以供奉、祭祀鬼神。《礼记。祭统》:「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
《漢語大詞典》:牲体(牲體)
古时供祭祀用的牺牲的躯体。周礼·天官·外饔:“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共其脯脩刑膴,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飱饔,饗食之事,亦如之。”礼记·燕义:“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金史·礼志二:“﹝诸太祝﹞从祭神州地祇以下,并以俎载牲体,并取黍稷饭爵酒,各由其陛降坛。”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牲体左右胖升载分合上:“凡牲体有左右胖,由鑊实鼎曰升,由鼎实俎曰载。有用全体者,有用右胖左胖者。大约牲专用於一人,则实全体;分用於众人,则以右体为贵,而左体次之。”
《漢語大詞典》:泛齐(汎齊)
亦作“泛齐”。 古代供祭祀用的五种酒之一。因酒色最浊,上面有浮沫,故名。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 郑玄 注:“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释名·释饮食:“汎齐,浮蚁在上,汎汎然也。”旧唐书·职官志二:“及赞酌汎齐,进福酒以成其礼焉。”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如太羹醇酒,非復泛齐醍齐可埒,其在《楚骚》之后无疑。”参见“ 五齐 ”。
《漢語大詞典》:五齐(五齊)
亦作“ 五齏 ”。 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緹齐,五曰沉齐。” 郑玄 注:“自醴以上,尤浊缩酌者,盎以下差清。”《乐府诗集·隋方丘歌·登歌》:“六瑚已馈,五齐流香。”
亦作“ 五齏 ”。五种细切的冷食肉菜。周礼·天官·醢人:“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 郑玄 注:“齐当为齏。五齏:昌本、脾析、蜃、豚拍、深蒲也……细切为齏。” 贾公彦 疏:“五齏之内,菜肉相兼。”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五齏、七醢与三臡,总是仙庖珍味。”
《漢語大詞典》:文牺(文犧)
身披彩绣以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牛。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 , 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后用以喻仕宦虽享厚禄,终必罹祸。 明 唐顺之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之一:“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
《漢語大詞典》:香萁
(1).称供祭祀用的粱。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号”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曲礼》曰:‘黍曰香合,粱曰香萁。’”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宋 天子某敢昭告於太社:谨因仲春、仲秋,祗率常礼,敬以玉帛……明粢香萁,嘉荐醴齐,备兹禋瘞,用伸报本。”
(2).指豆秸。 唐 柳宗元 《起废答》:“众牵驹上燥土大廡下,荐之席,縻之丝,浴剔蚤鬋,刮恶除洟,莝以雕胡,秣以香萁。” 童宗说 注:“萁,豆茎。”
《漢語大詞典》:木位
指供祭祀的木牌位。 清 周亮工 《与王隆吉书》:“ 邗 祠在城内者,为豪右占为歌吹地;城外者,仅一木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