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卒卒  拼音:cù cù
匆促急迫的样子。《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唐。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
《漢語大詞典》:趋数(趨數)
(1).谓节奏短促急速。礼记·乐记:“ 卫 音趋数烦志。” 郑玄 注:“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 孔颖达 疏:“ 卫 音趋数烦志者,言 卫 音既促且速,所以使人意志烦劳也。” 唐 白居易 《留北客》诗:“ 楚 袖萧条舞, 巴 弦趋数弹。”
(2).频数。 唐 元稹 《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惟尔肇自清庙,逮於还宫,赞导法仪,踰於四百。俛伏趋数,讫无尤违。”
《漢語大詞典》:卒遽
仓促急遽。汉书·丙吉传:“詔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 吉 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
《漢語大詞典》:偬偬(傯傯)
急遽貌。 汉 王逸 《九思·怨上》“令尹兮謷謷,羣司兮譨譨”原注:“譨譨,犹偬偬也。言皆竞於佞也。”
匆匆。匆促急迫貌。 明 王应遴 《逍遥游》:“十载青灯碌碌,三年墨綬傯傯。”
《漢語大詞典》:急辞(急辭)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穀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 范宁 注:“辞中促急,不容日。”《穀梁传·成公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于京师。以 晋侯 而斥执 曹伯 ,恶 晋侯 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 晋侯 也。”《穀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为形,被物为著。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著,动则变’二层,尤是一串事。”
《漢語大詞典》:趣数(趣數)
谓节奏短促急速。史记·乐书:“ 卫 音趣数烦志。” 裴駰 集解引 孙炎 曰:“趣数,音促速而数变也。” 唐 白居易 《留北客》诗:“ 楚 袖萧条舞, 巴 弦趣数弹。”参见“ 趋数 ”。
《漢語大詞典》:趋数(趨數)
(1).谓节奏短促急速。礼记·乐记:“ 卫 音趋数烦志。” 郑玄 注:“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 孔颖达 疏:“ 卫 音趋数烦志者,言 卫 音既促且速,所以使人意志烦劳也。” 唐 白居易 《留北客》诗:“ 楚 袖萧条舞, 巴 弦趋数弹。”
(2).频数。 唐 元稹 《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惟尔肇自清庙,逮於还宫,赞导法仪,踰於四百。俛伏趋数,讫无尤违。”
《漢語大詞典》:遒捷
短促急骤。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高光州 文中 ,材致清赡,声调遒捷,平平写出,亦自沉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