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9
词典
2
分类词汇
47
共47,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尺纸
尺楮
梅花信
尺题
讯函
尺函
讯缄
尺翰
笔椟
伏惟
梅信
缄题
专达
法帖
代笔
《漢語大詞典》:
尺纸(尺紙)
(1).信函。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
:“復裁少字,宣志於 璞 ,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 宋
司马光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诗:“西风时有意,尺纸慰离羣。”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
之二:“尺纸不復到门下,非敢慢也,势固如此。”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
:“其亦何惜须臾之听,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其事白,固有补於天下,不独一时为 宗旦 发也。”
(3).小幅纸张。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唐彦猷谈奉得达二帖赞》
:“遒媚之观,在此尺纸。”
分類:
信函
小幅
篇幅
纸张
短小
文字
《漢語大詞典》:
尺楮
(1).信函。 宋
陈亮
《复陆伯寿书》
:“方图专驰尺楮上庆,遂成先辱,惶恐不可言。”
《好逑传》
第十三回:“今 过老先生 乃不得已,只得亲修尺楮,并不腆之仪,以代伐柯。”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清 百一居士
《
壶天录
》
卷中:“庸人俗耳,见当世富贵崇高声名赫赫者,莫不震而惊之,仰而慕之,皆欲得其尺楮寸笺,以为閭里光。”
分類:
信函
篇幅
短小
文字
《漢語大詞典》:
梅花信
指信函。
《金瓶梅词话》
第三五回:“春情欲寄梅花信,鸿雁来时人未来。”参见“ 梅花使 ”。
分類:
信函
《漢語大詞典》:
梅花使
《
太平御览
》
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
驿使
《漢語大詞典》:
尺题(尺題)
指信函。 唐 李匡乂
《
资暇集
》
卷中:“忌日必哀……尺题留而不復,亲戚来而不拒。言不近娱,志不离戚。” 宋
梅尧臣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诗:“尺题寄我怜衰翁,刮青茗笼藤缠封。”
分類:
信函
《漢語大詞典》:
讯函(訊函)
犹信函。讯,通“ 信 ”。 宋
胡宿
《正月一日北使入贺毕就驿赐花酒果口宣》
:“卿等式将好币,已达讯函,方退息于都邮,宜就颁于良醖,副之甘实,体我眷恩。”
分類:
信函
《漢語大詞典》:
尺函
指信函。 宋
岳珂
《
宝真斋法书赞·晁无咎金山诗帖跋
》
:“所託访求之士友,以尺函至。”
分類:
信函
《漢語大詞典》:
讯缄(訊緘)
信函。讯,通“ 信 ”。 宋
洪适
《三省与虏帅纥石列志宁书》
:“比布讯缄,遂勤诲牘。”
分類:
信函
《漢語大詞典》:
尺翰
指信函。
《
陈书·蔡景历传
》
:“尺翰驰而 聊城 下,清谈奋而 嬴 军却。”
分類:
信函
《漢語大詞典》:
笔椟(筆櫝)
犹信函。櫝,函。凡缄藏物件者称櫝。 元
吴莱
《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
:“门垣成隐逸,笔櫝到畊樵。”
分類:
信函
物件
《國語辭典》:
伏惟
拼音:
fú wéi
俯身思想。是下对上的谦敬之词,多用于奏章、书信。《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文选。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分類:
下对
对上
希望
敬词
奏疏
信函
《漢語大詞典》:
梅信
(1).指梅雨开始的信息。 唐
皮日休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
诗:“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2).梅花开放所报春天将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宋
贺铸
《江夏寓兴》
诗:“朋从正相远,梅信为谁开。” 宋
唐庚
《次韵行父冬日旅舍》
:“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参见“ 梅花信 ”、“ 梅花使 ”。
分類:
梅花
花开
梅雨
开放
春天
信息
信函
《高级汉语词典》:
缄题
信函的封端
《國語辭典》:
专达(專達)
拼音:
zhuān dá
擅自行事。《周礼。天官。小宰》:「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
分類:
不经
信函
禀报
结尾
自行
上达
《國語辭典》:
法帖
拼音:
fǎ tiè
1.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
2.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分類:
法帖
寺庙
名家
家书
书法
主持
所出
范本
文书
信函
《國語辭典》:
代笔(代筆)
拼音:
dài bǐ
1.代人写作。《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图我相与的官府多,有些声势,每年请我在这里,送我几百两银,留我代笔。」《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仇五科便请众位写局票,魏翩仞抢著代笔,自己先写了一张陆桂芳。刘瞻光说:『翩仞总是叫这个小把戏。』」
2.代人立写契约的人。也称为「代书」。
3.代人参加考试。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一一出:「温庭筠轻薄无行,专在场中为人代笔。」《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见那些童生,也有代笔的,也有传递的,大家丢纸团,掠砖头,挤眉弄眼,无所不为。」
分類:
代笔
替人
代作
科举
书写
字画
写信
信函
顶替
考生
文件
入场
文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