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0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敦信。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太学《春秋》博士,改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徽宗政和三年,试中书舍人。七年,擢御史中丞。颇论事,所言皆中时病。宣和初,以龙图阁待制知福州,改建州。以疾提举鸿庆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1153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徙居吴中。字信伯,号震泽。从程颢、程颐学,为高弟。高宗绍兴四年,以荐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参与修《神宗实录》。以著作佐郎通判常州,为秦桧所抑,数年不得召,因族子坐法株连夺官。后以左朝奉郎致仕。有《王著作集》。
全宋文·卷三五○七
王蘋(一○八二——一一五三),字信伯,号震泽,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徙居苏州(治今江苏苏州)。师事程颐,为其高弟。绍兴四年以赵鼎荐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迁著作佐郎。乞补外,通判常州,主管台州崇道观。以朝奉大夫致仕。绍兴二十三年卒,年七十二。有文集四卷。见章宪《王著作墓志铭》及《国史传》,《吴郡志》本传(均载《王著作集》卷五)及《宋元学案》卷二九,《宋史翼》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和人,字彦信。徽宗政和间进士。历知零陵、安化县,当地土族俱归服,邑境安定,民有“蛮服虎藏”之谣。
全宋诗
郭允升,字彦信,泰和(今安徽太和县西北)人。徽宗政和间进士。历知零陵、安化县,民有“蛮服虎藏”之谣。《楚纪》卷五二、《万姓统谱》卷一一九有传。
杨信功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
杨信功,大观时官承议郎、知深州饶阳县事。政和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宣和中改吏部员外郎。靖康中知信德府,金人攻城,城陷被执。后放还,宋议其失守之罪,贬岭南。见所作《时氏墓志铭》署衔,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九、职官六九之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43 【介绍】: 宋安州应山人,字鹏举。徽宗政和二年上舍释褐。历校书郎、起居舍人。高宗建炎初,知饶州,改守濠州,御敌有方,城赖以全,民为绘像立祠。官至宝文阁学士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坐事夺职,隐居连州龙溪。为人气正言直,抗金甚力。有文集。
全宋诗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授颍州司理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假太常少卿为金接伴使,未几使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四)。使归,乞斩刘延庆、童贯,出知濠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建康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改知饶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泉州。三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六年,起知广州,因擅释杜充子杜严,落职。十三年,卒于福州,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子稿》卷一九《连公墓碑》。
全宋文·卷三八四九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授颍州司理参军,移鼎州教授。为徽宗所知,擢至侍从,历秘书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为大臣所忌,除右文殿修撰、知庆源府,改濠州。靖康二年,除徽猷阁待制。建炎中,历知江宁府及桂、饶二州。绍兴初,知信、泉、广州,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进宝文阁学士。平生以和议为非,力主战守,然时宰主和,指南夫为异论之人,故累起累废,后落职隐连州。绍兴十三年卒,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见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九《连公墓碑》。
韩敦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六年(1116)任著作佐郎。
黄敦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五年(1115)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政和七年(1117)11月勒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人,字保信。徽宗政和间进士。宰宜春,倅章贡,居官清白,年八十余卒。
全宋诗
雷孚,字保信,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以通直郎知上高县。历知万载(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宜春县,通判赣州、虔州,官至朝散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八、清乾隆《新昌县志》卷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1153 【介绍】: 宋和州历阳人,徙居吴县,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徐林弟。年十八入太学。徽宗宣和六年为国信所提辖官,随使高丽,撰《奉使高丽图经》。徽宗召对,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篆籀。
全宋诗
徐兢(一○九一~一一五三),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徙居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年十八入太学,长于歌诗书画。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荫补将仕郎,授通州司法参军。摄知郑州原武县,调济州士曹参军,监元丰库。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奉议郎充奉使高丽国信所提辖人船礼物官。还,撰《高丽图经》上之,召对,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迁刑部员外郎。谪监池州永丰监,授沿江制置司参谋官,主管南京鸿庆宫。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三。事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蒇序及附录张孝伯《徐公行状》。今录诗二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徐兢(1091~1153) 北宋官员。字明叔,号自信居士。祖籍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县)人,生于武昌。以父荫补将仕郎,历任雍丘(现河南杞县)、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原武镇)县令;因擅长书画以国信使提辖官随使高丽,归来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徽宗因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员外郎。其父徐闳中官至朝请大夫、直秘阁,值鄂州水漫城郭,时任州法曹的徐闳中将全家安置在黄鹤楼,当日夜里,徐兢降生于楼内(“大水冒城郭,官府悉迁避,秘阁寓居黄鹤楼上,是夜实生公。”)。
全宋文·卷四○三○
徐兢(一○九一——一一五三),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林弟。政和五年以荫补官,历通州司刑,摄事雍丘、原武二县。宣和中随使高丽,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存),徽宗召对,赐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迁尚书刑部员外郎,以时相册免,坐亲嫌谪居池州永丰。起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奉祠二十年,累官至朝散大夫。能诗工画,洞晓音律。绍兴二十三年五月卒,年六十三。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附录张孝伯《宋故尚书刑部员外郎徐公行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从圣,一字从信。徐确子。幼敏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史馆检讨、著作佐郎。尝预修国史,以能称。
全宋诗
徐师仁(一○九一~?),字从圣(《莆阳比事》卷二作从信),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时年十八。历泉州司法参军,秘书省校书郎,国史院检讨,著作佐郎。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三。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二三
徐师仁(一○九一——?),字从圣,号壶山,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时年十八。授泉州司法。改袁州户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除国史院检讨官兼次《崇文总目》,再岁迁著作佐郎。累官朝请郎。著有《壶山集》。见雍正《福建通志》卷六八,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徐确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缙云人,字安世。徽宗政和初知真州,以课最加直龙图阁。寻以资政殿学士、燕山路安抚使与郭药师同知燕山府。度告朝廷:“药师心怀异志,与金人交结,兴祸不远,愿早为之虑。”朝廷恐其交恶,易度知河间府,复改中山府。后药师果叛,人服其先识。
全宋诗
詹度,字世安,缙云(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初知真州,迁两浙转运使(以上《缙云文徵》卷一)。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随童贯克燕京,就权帅事,与郭药师同知燕山府。因与郭相恶,改知河间府。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中山路安抚使,守城有功,除资政殿学士。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一七、四四。
全宋文·卷三一三三
詹度,字安世,缙云(今浙江缙云)人,文子。政和中知真州,以课最,加直龙图阁,权发遣两浙路转运副使,充秘阁修撰。宣和中除户部尚书,尝为燕山安抚使,奏郭药师阴怀不轨,请殄灭之。建炎元年以延康殿学士守中山有劳,拜资政殿大学士,封信国公。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选举三三之三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七四。
卢臣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黟县人,字仲信。徽宗政和二年进士。高宗建炎初,累迁右正言。扈驾建康,金使有近御舟者,臣忠叱退之。失足坠水中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徽宗第十八子。累封信王。靖康之变,从钦宗至金营,金军北撤时被携北行,至庆源,亡匿真定境中,遣人向高宗奏请委总大军,与诸寨乡兵约日大举。事为金人所知,急发兵攻陷诸寨,榛逃亡不知去向。一说后与徽宗同居五国城。
全宋诗
赵榛,徽宗第十八子。官庆阳昭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封信王(《宋史·宗室世系表》)。靖康之变,被金兵截留河北,隐于民间,改姓梁。后由庆源五马山马政迎归,遂起义兵抗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闻赵构即帝位于南京,遣马扩“诣行在(帝王离京都时驻留之地)请禀朝廷之命”,即除河外兵马都元帅,但由于猜忌,下令河北义兵一人一骑不得渡河以南。后不知所终。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五、一一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九四
赵榛,徽宗子。初授建雄军节度使,封福国公。宣和末,改安达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平阳郡王。靖康元年,授庆阳、昭化军节度使,进封信王。后从徽宗北行,至庆源,亡匿真定境中。马广、赵邦杰聚兵保五马山砦,阴迎榛归,奉以为主。榛上手书,乞总大军收复所失州县,除河外兵马都元帅。为朝廷所疑。诸砦为金人所陷,遁亡,不知所在。见《宋史》卷二四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5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长卿。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累除参知政事,拜右相,迁左相。三十一年,金兵至庐州,朝臣遣家预避,独康伯迎眷属入浙,并奏请高宗亲征。虞允文寻大败金兵于采石。孝宗即位,兼枢密使,以病请去位。次年金兵复南犯,再任左相兼枢密使。卒谥文恭,后改谥文正。
全宋诗
陈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长卿,弋阳(今属江西)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授长洲主簿。高宗建炎末召为敕令所删定官,通判衢州。绍兴五年(一一三五),除太常博士。八年,为枢密院计议官。十三年,迁军器监。出知泉、汉州。二十七年,权吏部尚书,寻拜参知政事。二十九年,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孝宗即位,兼枢密使。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赠太师,谥文恭,后改谥文正。有《陈文正公文集》三十卷。事见本集卷七刘珙《陈鲁国文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二
陈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长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宣和三年登上舍第。累迁太学正。建炎中通判衢州。绍兴中,为户部、司勋郎中,知泉州,三奉祠,垂十年。秦桧死,除吏部侍郎,兼礼、户、刑部,迁吏部尚书。二十八年九月,除参知政事。二十九年九月,为右仆射。三十一年三月,进左仆射。金人败盟南侵,康伯主战。孝宗即位,命兼枢密使。隆兴改元,乞退,出判信州,进封福国公,又判绍兴府。二年十一月,再拜左仆射兼枢密使,进封鲁国公。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谥文恭,庆元中改谥文正。著有《葛溪集》三十卷。见《宋史》卷三八四本传、《宋史·艺文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62 【介绍】: 宋德顺军人,字信叔。高宗建炎中为陇右都护,为夏人所畏。张浚宣抚陕西,任为泾原经略使。绍兴初赴京领宿卫亲军,接领八字军。十年,宋金和议成,充东京副留守,率军至顺昌,金完颜宗弼败盟来攻,遂据城力战,败敌精锐十万人。次年,与张浚、杨沂中会师援淮西,再破敌于柘皋。以遭秦桧、张俊所忌,罢兵权,知荆南府。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下,召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以老病不能任事,自扬州退守镇江。次年忧愤而卒。谥武穆。
全宋诗
刘锜(一○九八~一一六二),字信叔,德顺(今宁夏隆德)人。与岳飞等并称中兴四将。徽宗大观间补三班借职。高宗建炎初知岷州,改知渭州。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宣抚司统制。六年,充浙西淮东制置使。九年,除龙卫四厢都指挥使。十年,充东京副留守,以顺昌战功拜鼎州观察使。寻除枢密都承旨。为秦桧所恶,出知荆南府。历知潭州、荆州。三十一年,除镇江都统制、京东河东招讨使。病重召还,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清溪诗集》(《巽斋文集》卷八《清溪刘武忠诗集序》),已佚。事见《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一○,《宋史》卷三六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二二○
刘锜(一○九八——一一六二),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泸川军节度使仲武子。高宗即位,以荫授閤门宣赞舍人,差知岷州,为陇右都护。绍兴中扈从赴金陵,帅合肥,戍京口,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充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金兵围顺昌,锜邀击大败,破兀术长胜军,以功授枢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命为淮北宣抚判官。张俊中伤之,遂罢军职,知荆南府,徙潭州,加太尉。三十一年金军六十万南侵,起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以病乞解兵柄,召还,提举万寿观。次年闰二月卒,时六十五。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范,著有《清溪诗集》。见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八,《南宋书》卷一七,《宋史》卷三六六本传,《宋史新编》卷一三一,《楚纪》卷五一,《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