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九一
谭寿海(一三八五——一四五七),字信潮,一字比衡,号深源。泷水(今广东罗定市)人。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一四一五)进士,授河南御史,上疏愿改教职,除南宁府学教授,卒祀乡贤。明嘉靖《德庆志》卷一五、清康熙《罗定州志》卷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 【介绍】: 明山东武城人,字守信。洪武三十年廷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以学行淳笃,得太祖信任,擢国子司业。时学政弛废,乃创立法制,编订监规,兴废补坏,遂得重振。建文时任河南按察佥事,永乐改元谪为涿鹿令。洪熙初起为监察御史,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江西新昌人,字惟信。读书好义。元末兵起,聚众自保。后归明太祖,以功授雄武卫管军百户,复以备倭功赠昭信校尉。
吴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8—1444 【介绍】: 明福建邵武人,字信玉。永乐六年举人。卒业太学,授兵部武选司主事。宣德时,累升户部右侍郎。正统中,以忤太监王振,被劾下狱,释还职。七年,瓦剌献马,诏问献马多少、边兵所乘马数及所需刍菽之数,不能对,下狱论斩。次年冬,宥死戍边。
费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8—? 【介绍】: 明昆山太仓卫人,字公晓。十四岁代兄从军。永乐、宣德间,随郑和等通使西洋,先后四次,历览海外诸国人物、风土、物产。正统元年撰成《星槎胜览》,是研究明代亚、非地理及中西交通之重要史料。
费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8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嗣父职为燕山中护卫指挥使。从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累进后军都督佥事。永乐八年,击平凉州卫千户虎保等叛乱。后以总兵官镇甘肃,在边凡十五年。宣德元年封崇信伯。
徐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忠 (1390年—1449年),字仕信,四川保宁府剑州江油县人,民籍,治《书经》。十一月二十四日生,行二。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二十三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九十三名。年四十一岁中式宣德五年庚戌科第三甲第六十一名进士。
章信宗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维基
章信宗,浙江会稽(一作嵊县)人,明朝初年政治人物。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授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永乐十六年进士。除双流知县。宣德初上书言事,宣宗欲擢用之。旋卒。
维基
孔友谅,谱名谅,字信伯,直隶长洲县人,祖籍山东曲阜,孔子第五十七代孙,永乐十六年(1418年)登戊戌科进士,改庶吉士,任双流县知县。明宣宗即位之初,友谅上疏曰:“大小官自折钞外,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育,与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宣德八年十一月,入京为庶吉士。有子孔镛。

人物简介

维基
石瑁(1399年—1462年),字信之,山西大同府应州人,官至礼部尚书。宣德四年(1429年),乡试中举。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正统间,升浙江金华府知府。在任期间开仓赈灾,多有德政。后因举荐,任福建右布政使、南京礼部左侍郎,调本部任礼部尚书。天顺六年(1462年)卒。
施信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施信(14世纪—15世纪),北直隶保定府蠡县城内人。施信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进士,宣德三年(1428年)获授行在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查每处皆有名声,侍奉母亲姜氏至孝,升浙江按察司佥事,正统三年(1438年)因考察不实令嘉兴县县丞赵恭被罢官,遭罚俸三月,后改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在任内去世,入祀乡贤祠。
陈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履信。以推择为吏,宣德间荐升苏州通判。有公务赴京,民或馈赠白银三百两,不受。致仕归,行李萧然。
张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2 【介绍】: 明凤阳府临淮人。嗣父官指挥佥事。建文元年,以谋勇官北平都司。受密诏谋燕王,信以情密告之。成祖即位,进都督佥事,封隆平侯,呼为“恩张”。恃宠颇骄,强占官田,以旧勋不问。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道孚。字信庵。江浦刘氏子。善习表于儿戏。利根发于童心。七岁入学堂。先生授以书。不肯读。读又不肯竟。曰。此书非我所喜。先生亦非我师。乃依灵谷庆叟。为弟子。落发衣缁。昕夕礼观音。发聪智。通唯识涅槃诸大乘经论。群言所涉。一览无遗。精旨妙义。囊括而川注。滔滔然莫能窥其涯涘。复礼天童观翁。时观公道望高天下。宣庙在潜。每承顾问。宣德岁丙午。召至京师。馆于庆寿丈室。师执侍惟谨。上嘉之。赐西服茜衣。师牢让不服。寻游江浙。受满分戒。入五台。睹圣相摄身光中。奇幻百出。转念之顷。倏忽不见。叹曰。古人所云。一翳在眼。空华乱坠。因自号知幻子。英庙闻师名。召见大悦。呼为凤头和尚。盖以师头前锐起也。寻授僧录讲经。未几告退。结茆于山中。扁曰松樾。屏息诸缘。不妄交接。唯苦心真寔之士。得以相依。餐服遐异。悠然自适。若将终身焉。先是。司礼阮公简。得京西马鞍山废寺。欲兴之。思得大知识主宗风。与议。非师不可。修词致恳。至于再四。不许。后掘地获断碑。阮持碑。泣请曰。碑虽不完。犹可读。惟师寓目焉。师读之。始知此寺乃辽普贤大师所建。四众受戒之所。师喟然曰。释迦如来。三千馀年遗教。几乎泯绝。吾为佛弟子。讵忍视其废而不兴耶。乃幡然而起。于是铲荒夷险。郁起层搆。散己赀以鸠工。择干僧以董役。匠成于心。受规于手。日不笠而雨不屐。趋风望景者。翼如而至。百年癈刹。复兴于顷刻。廊庑龙象。焕然一新。始末具载大学士杨公士奇所撰碑记。黔宁昭靖王。复以宣武门府第。施为梵刹。赐额承恩。为师往来憩息之处。师善书。笔法遒健。尝于文华殿。大书扁额。上俛案视之。称善。赠之诗。有高僧书法胜中书之句。又尝施食于内庭。开法于秘殿。上皆亲御视闻。无不击节叹赏。当是时。耆旧凋丧。独师法闻四方。学子趋参。唯恐或后。僧中之杰出者。一人而已。以是奇德妙行。足以驾苦海之慈航。跻迷途于觉岸也。景泰丙子夏六月十日。集众升堂。说偈曰。昔本不生。今亦不灭。云散长空。碧天皓月。遂端坐而逝。计闻。上震悼。遣宫谕祭命。公侯以下。咸从吊临。茶毗获舍利。建塔于寺之南原。世寿五十有五。僧腊四十有九。年度弟子数万。得戒四众百亿。门弟子千馀辈。皆缚禅秉律。阐化一方。著述。有定制戒本戒牒。并偈颂诗章若干卷。传于丛林。胡忠安公荧。称师学之博。行之修。功之盛。能光大法门云。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道孚,字知幻,姓蒋氏,江浦人也。初依金陵灵谷寺,雅慕清絜,不和情俗。年三十薙染,受具,发愿参方。展程之日,即自誓曰:“此行不踏曹溪路,不敢回头见故乡。”卒践其言。明正统间,孚方北游。睿宗崇尚内典,尤重清修,闻声嘉赏,有诏赐紫,敕建戒台。每岁四月一日至十日,闳敷坛席,深契帝心。又以僧众既多,隆污莫辨,敕建净染二门于此山中,以验泾渭。其笃信者则受净戒,不笃信者则触染法。但众生愚昧,多著染法,因奏毁之,一归净流。孚仪表雄特,顶题隆起,帝见奇之,称为“凤头祖师”。孚应声曰:“亦鹅头耳,敢附凤耶?”帝叹其谦德,弥近蔼光。尝召入大内详询佛法,试以凡情,不动声色,由是钦崇戒德,益加敬仰,赐号“万寿祖师”。春秋八十有五,法腊五十有五,寂后建塔兹山,云封犹在。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信(1404年—?),字以诚,河南汝宁府上蔡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河南乡试第二十三名。正统四年(1439年)己未科会试第五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九名。正统五年,授太仆寺少卿,正统九年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