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0,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李瑝( 沔、瑝 信王 )
田神功( 信都郡王 )
曲信陵
南诏骠信
释信胄(别称 设哩陀跋摩 )
释崇信( 崇信 )
曲信陵
程怀信
张信(字 不约 )
陆明允(字 信夫 )
崔公信
杜信(字 立言 )
金士信
僧怀信
其它辞典(续上)
贾至(字 幼邻、幼几 文 行第 六 信都县伯 )李瑝( 沔、瑝 信王 )
田神功( 信都郡王 )
曲信陵
南诏骠信
释信胄(别称 设哩陀跋摩 )
释崇信( 崇信 )
曲信陵
程怀信
张信(字 不约 )
陆明允(字 信夫 )
崔公信
杜信(字 立言 )
金士信
僧怀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72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幼邻,一作幼几。贾曾子。玄宗天宝中擢明经第。为单父尉。从帝奔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肃宗,遣为传位册文,迁中书舍人。肃宗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斩,帝惜其材,诏贷死,至切谏,以为坏法当诛。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历迁尚书左丞、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徙兵部,除京兆尹。官终右散骑常侍。卒谥文。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 字幼邻,一作幼几,排行六,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元年(742)明经擢第。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中书舍人等职。肃宗时一度出为汝州刺史。乾元二年(759),唐军伐安史乱军,败于相州,贾至弃城走,贬岳州司马。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曾为朝廷秉笔,故诗风亦高华典雅,与文相称。曾与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唱和。《全唐诗》存诗1卷。唐诗汇评
贾至(718—772),字幼邻,一字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元年(742),擢明经第。自校书郎为单父尉。天宝末,官起居舍人,从玄宗入蜀,迁中书舍人。肃宗即位灵武,充册礼使判官。册礼毕,为起居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贬岳州司马。代宗即位,复中书舍人,迁尚书左丞。永泰元年以礼部侍郎知东都贡举。大历初,迁兵部侍郎,迁京兆尹,终右散骑常侍。至工诗能文,为李白、杜甫称许。掌诰多年,朝廷重要典册多出其手。有《贾至集》二十卷、别集十五卷,又手编谪岳州诗为《巴陵诗集》,均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至字幼邻。礼部侍郎曾子。擢明经第。解褐单父尉。从元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历中书舍人。广德初擢礼部侍郎。大历中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累封信都县伯。迁右散骑常侍。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作品评论
皇甫湜《喻业》
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蔡宽夫诗话》
唐自景云以前,诗人犹习齐梁之气,不除故态,率以纤巧为工。开元后,格律一变,遂超然越度前古。当时虽李、杜独据关键,然一时辈流,亦非大和、元和间诸人可跂望。如王摩诘世固知之矣,独贾至未见深称者。予尝观其五言,如“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又“越井人南去,湘川水不流……”如此等类,使置老杜集中,虽明眼人,恐未易辨也。唐才子传
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昭、庾信。调亦清畅,且多素辞,盖厌于漂流沦落者也。《近体秋阳》
至以《早朝》七言,一时绝唱,倾动朝士,朝士争起而和之。不知五言之妙,高古壮往,非当时高、王辈所可比拟者。从来司衡家辄轻易弃去,殊不可解。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阴、何,故音调节畅,无声病之累。“万里莺花”传为名句,与《岳阳楼》之作俯仰遥深。《诗学渊源》
其诗气及高适,而典雅过之。间作绮语,亦文质俱见,不落凡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73 【介绍】: 唐冀州南宫人。玄宗天宝末为县史。安史叛军署为平卢兵马使,率众归朝。平叛有功,封信都郡王,徙河南节度、汴宋八州观察使。代宗时累加太子太师。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信胄法师。不知何许人也。梵名设哩陀跋摩(唐云信胄)取北道而到西国。礼谒既周住信者寺。于寺上层造一塼阁。施上卧具永贻供养。遇疾数日馀命辍。然忽于夜中云。有菩萨授手迎。接端居合掌太息而。终年三十五。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史不言其姓。生渚宫之卖饼家。而适与天皇寺邻。时悟禅师方为寺住持。信以弱龄。日挟饼笥入市。必先馈悟。悟每食毕。辄留其一。以遗信。信念曰。饼固我所遗者。而返以遗我。岂别有指哉。尝间问焉。悟曰。是汝持来。复汝何咎。信闻而有省。即求出家。悟因而摄受之曰。汝昔名崇福。今信吾言。宜名崇信。由是躬操井臼。以事悟。 一日问悟曰。某甲自来不蒙和尚指示心要。悟曰。若是心要。吾未尝不指示汝。信曰。何处指示。悟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合掌。何处不是心要。而须别指示耶。信俯首良久。悟曰。见则便见。拟思即差。信因问曰。如何保任。悟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后居澧阳之龙潭。从尚书李翱请也。僧问。髻中珠谁人得。答曰。不赏玩者。进曰。安著何处。答曰。有处即道来李尚书问。如何是真如般若。答曰。我无真如般若。尚书曰。幸遇和尚。答曰。此犹是分外之言。德山鉴既嗣法。以起其宗故龙潭之宗。至于今不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县人。德宗贞元进士。工诗。为舒州望江令,有惠政。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诗曾称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定州安喜人。程怀直从兄。德宗贞元间,怀直为横海军节度使,怀信为其帐下。怀直荒田猎,出辄数日不返,怀信乘众怒,闭门不纳。德宗遂擢怀信为留后,后为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2—850 【介绍】: 唐镇州常山人,字不约。释褐德州平原尉,转德州司功参军,迁沧景节度巡官,移郓州、徐州。转河南阳翟令,迁巴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嘉兴人,字信夫。陆贽从子。宪宗元和中,以集贤校理出为奉化令。属岁大旱,邻境人相食。乃辑和其民,散廪粟以给饿者,全活数万人,治行为天下最。又叠石漳水,凿渠引流,溉田数千顷。在邑五年卒,民立祠祀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字立言。元志孙。宪宗元和中,历官刑部员外郎、杭州刺史、国子司业。有《史略》、《闲居录》、《东斋籍》、《元和子》等。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
信。肃宗朝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九岁出家,住蓝谷。年六十余,撰《释门自镜录》二卷。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宪宗元和间僧人。元和十二年(817)游桂林南溪山元岩,题名刻石。又题诗于七星岩栖霞洞。桂林文管会编《桂林石刻》上册存其事迹,并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居广陵之西灵寺。素与淮南词客刘隐之友善。寺故有塔。壮丽峻伟。冠绝一方。会昌中。隐之游四明。夜梦。塔飞海上。而信立第三层。凭阑与隐之语曰。今兹送塔过东海。旬日即还。当相见也。未几。广陵灾。塔因煨烬。隐之归自四明谒信。信曰。记得海上会晤时否。隐之深以为讶。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怀信者。居处广陵别无奇迹。会昌三年癸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堙灭教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四明。旅泊之宵梦中如泛海焉。回顾见塔一所东度。见是淮南西灵寺塔。其塔峻峙制度校胡太后永宁塔少分耳。其塔第三层见信凭栏与隐之交谈。且曰。暂送塔过东海。旬日而还。数日隐之归扬州。即往谒信。信曰。记得海上相见时否。隐之了然省悟。后数日天火焚塔俱尽。白雨倾澍。傍有草堂一无所损。由是观之。东海人见永宁塔不谬矣。 系曰。塔焚皆云往东海。海岂纳煨烬耶。通曰。五行为物。亦七大性可弗周遍法界乎。顺则相生逆则相害。虽逆顺各时。与法界同。其分齐證知唯有识耳。且天仙鬼物与人相反。殊胜诸天则定果宫殿。神仙则附物变化鬼神则歆其食气质碍之流火化则得受用也。凡塔刹严丽多被鬼神取旃。海若川侯亦非人也。如陈重云殿天火焚。东海人时见殿影焉。又近马氏霸湖南。末年天册阁为天火焚。朗州守此夜闻空中呵喝言。回避天册阁来也。云中腾沸若千万人舁荷重物。然累日方潭州火矣。若怀信见刘隐之梦信亦不可测之僧也。神僧传·卷第九
释怀信者。居处广陵别无奇迹。会昌三年癸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堙灭教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四明。旅泊之宵梦中如泛海焉。回顾见塔一所东度。是淮南西灵寺塔。其塔峻峙校胡太后永宁塔少分耳。塔第三层见信凭阑与隐之交谈。且曰。暂送塔过东海。旬日而还。数日隐之归扬州。即往谒信。信曰。记得海上相见时否。隐之了然省悟。后数日天火焚塔俱尽。白雨倾澍。傍有草堂一无所损。由是观之。东海人见永宁塔不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