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缮生(繕生)
养生。修养身心,益寿延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海州 司马 韦敷 ,曾往 嘉兴 ;道遇释子 希遁 ,深於缮生之术。”
《漢語大詞典》:藻练(藻練)
修养磨练。 晋 束晳 《读书赋》:“藻练精神,呼吸清虚。”
分類:修养磨练
《國語辭典》:禹行舜趋(禹行舜趨)  拼音:yǔ xíng shùn qū
走路的姿态似禹舜。语本《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比喻只学习先贤圣人的外表仪态,而不注重其内在涵养;亦言跟随前人而无创见。
《漢語大詞典》:知书识字(知書識字)
谓有文化修养。 明 冯惟敏 《朝天子·自遣》曲:“ 海翁 ,命穷,百不会,千无用。知书识字总成空。浮世乾和鬨。”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你是箇知书识字之人,难道‘覆水难收’四箇字也不知道么?”
分類:文化修养
《國語辭典》:澡身浴德  拼音:zǎo shēn yù dé
语本《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指从事道德修养,而使身心纯净清白。《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日逝月除,时方已过,澡身浴德,将以曷为?」北周。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君器宇详正,风鉴弘敏,澡身浴德。」
《漢語大詞典》:太上之忘情
熟语,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可以忘记喜怒哀乐之情,也就是没有感情的意思。“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不能学太上之忘情。——· 林觉民《与妻书》
《漢語大詞典》:学问思辨(學問思辨)
古代儒家的修养方法。《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宋 朱熹 集注:“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篤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
分類:儒家修养
《漢語大詞典》:洗濯磨淬
修养锻炼。 宋 苏轼 《上韩太尉书》:“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戮力於王事,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此三代王政之所由兴也。”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尔诸生归而求之,洗濯磨淬入圣贤之域,庶几尔业与兹学其俱新也。”
分類:修养锻炼
《漢語大詞典》:脩慎
谓注重修养,处世谨慎。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
《漢語大詞典》:修身洁行(脩身潔行)
谓自我修养以保持操行高洁。洁,也写作“絜”。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田稷母:“吾闻士脩身洁行,不为苟得,竭情尽实,不行诈伪,非义之事,不计於心;非理之利,不入於家。”
《国语辞典》:束身修行  拼音:shù shēn xiū xíng
约束自身,修养品德。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国语辞典》:谦卑自牧(谦卑自牧)  拼音:qiān bēi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语本《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也作「谦冲自牧」。
《国语辞典》:谦冲自牧(谦冲自牧)  拼音:qiān chōng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参见「谦卑自牧」条。唐。魏徵〈论时政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国语辞典》:谦虚自牧(谦虚自牧)  拼音:qiān xū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参见「谦卑自牧」条。《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大王功隆德盛,天相人归,自宜即真登极,以慰天下之望,何用谦虚自牧以藩方自处乎?」
《国语辞典》:立身扬名(立身扬名)  拼音:lì shēn yáng míng
修养自身,声名远扬。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男子汉也有个立身扬名时节。」《红楼梦》第三六回:「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话,所以深敬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