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立身行己  拼音:lì shēn xíng jǐ
修养自身,行为有度。《北史。卷六四。列传。柳虬》:「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旧唐书。卷六二。列传。皇甫无逸》:「公立身行己,朕之所悉。」
分类:修养自身
《国语辞典》:立身行道  拼音:lì shēn xíng dào
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明。无名氏《宝光殿。楔子》:「教子立身行道。」
《国语辞典》:气不喘,色不变(气不喘,色不变)  拼音:qì bù chuǎn,sè bù biàn
形容有武功修养的人,激烈运动后,神色不变,泰然自若。《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二女童运剑为彼此互刺之状。初时犹自可辨,到得后来,只如两条白练,半空飞绕,并不看见有人。有顿饭时候,然后下来,气不喘,色不变。」
《国语辞典》: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拼音:jǐ lì lì rén,jǐ dá dá rén
自己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也让别人能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自己求得通达,也让别人求得通达。语本《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国语辞典》: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人不记小人过)  拼音:dà rén bù jì xiǎo rén guò
(谚语)比喻气量大的人,不与无德智修养的人计较。《三侠五义》第三三回:「正思想却他之法,又见店东亲来陪罪。那人道:『你不必如此。大人不记小人过,饶恕你便了。』」
《国语辞典》:止谤莫如自脩(止谤莫如自脩)  拼音: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阻止别人的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养自身。《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脩。』斯言信矣。」也作「止谤莫若自修」。
《国语辞典》:学养俱佳(学养俱佳)  拼音:xué yǎng jù jiā
学问修养都很完备。如:「曾教授学养俱佳,很受学生爱戴。」
《国语辞典》:修身齐家(修身齐家)  拼音:xiū shēn qí jiā
修,修养。「修」文献异文作「脩」。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指修养自身,治理好家务。《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你看这夫妇两个,绝无一点心想到功名富贵上去,弹琴饮酒,知命乐天。这便是三代以上修身齐家之君子。」
《国语辞典》:万丈竿头(万丈竿头)  拼音:wàn zhàng gān tóu
比喻道行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景德传灯录。卷一○。长沙景岑》:「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也作「百丈竿头」、「百尺竿头」。
《国语辞典》:正身清心  拼音:zhèng shēn qīng xīn
端正己身,修养心性。《明史。卷一八一。丘浚传》:「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谨好尚不惑于异端。」
《国语辞典》:百毒不侵  拼音:bǎi dú bù qīn
1.任何毒物皆无法侵害。如:「他练就一身功夫,已臻百毒不侵的境界。」
2.比喻修养功夫极佳,任何坏事皆无法影响。如:「他对这些恶言恶语,早已是百毒不侵,毫不在意了。」
《国语辞典》:不见圭角(不见圭角)  拼音:bù jiàn guī jiǎo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锋芒。不见圭角比喻修养深沉含蓄,不露锋芒。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子野为人,外虽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志守端直,临事敢决。」也作「不露圭角」。
《国语辞典》:道高德隆  拼音:dào gāo dé lóng
道行高,品德修养好。《西游记》第二回:「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
《国语辞典》:没脾气(没脾气)  拼音:méi pí qi
1.好修养。如:「林先生性情好,没脾气,待人总是一团和气。」
2.无可奈何。如:「不顾大伙儿苦口婆心的劝告,他始终固执己见,我也没脾气了。」
《国语辞典》:评判员(评判员)  拼音:píng pàn yuán
具有专业知识与修养,在运动会或各种竞赛中担任审查成绩、裁判胜负工作的人员。如:「比赛结束,评判员宣布由甲队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