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五气朝元
亦作“ 五气朝元 ”。 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鍊得三花聚顶,河车升降;养成五炁朝元,知念中无念。”《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澈。”
《漢語大詞典》:仙狐
旧时迷信,指修炼成精的狐狸。也叫狐仙。 陈源 《西滢闲话·捏住鼻子说话》:“二三年前 安徽 的 霍邱 来了一个 河南 美少年,自言有一个仙狐跟随他。这仙狐不肯显色相示人,可是声音是可以听见的。每到黑夜到他的坛前去焚香祷告,仙狐就可以判人的休咎,医人的疾病。”
《国语辞典》: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拼音:chāo sān jiè wài,bù zài wǔ xíng zhōng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道教认为经过修炼,超过三界,即可居仙圣之乡;五行,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世间五种相生相剋的原理。「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脱俗世,完全不介入凡俗的事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二六回:「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
《国语辞典》:走火入魔  拼音:zǒu huǒ rù mó
1.走火,道教指修炼精气神,急躁冒进,产生内气乱窜的狂躁现象。入魔,是因走火产生幻象。后以走火入魔泛指修行者将禅修生起的幻境和现实世界混淆的精神症状。也作「走魔入火」。
2.比喻过分沉溺于某事。如:「他成天使枪弄棒的,简直是走火入魔了。」也作「走魔入火」。
《国语辞典》:得道成仙  拼音:dé dào chéng xiān
道家指道术修炼完成而成为仙人。如:「中国古代皇帝为了能得道成仙,不惜巨资派人四处寻求秘方。」
《国语辞典》:炼丹术(炼丹术)  拼音:liàn dān shù
古代道士修炼金丹的方术。可分为两种:一为采矿石、药物烧炼成丹者,称为「外丹术」。二为宋朝后以静功和气功修鍊精、气、神者,称为「内丹术」。炼丹术的演进,除促进药学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早期化学的发展。
《国语辞典》:老妖精  拼音:lǎo yāo jīng
1.修炼已久的妖怪。
2.老年人对自己年纪很大的戏称。
3.对打扮、穿著与年龄不相搭配之老年人的戏称。
《漢語大詞典》:化色五仓(化色五倉)
古方士修炼之术。汉书·郊祀志下:“黄冶变化,坚决淖溺,化色五仓之术者,皆姦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思身中有五色,腹中有五仓神;五色存则不死,五仓存则不饥。”
《國語辭典》:不食烟火(不食煙火)  拼音:bù shí yān huǒ
形容具有仙气或灵气的人。如:「神话小说里的神仙人物都是仙风道骨,不食烟火,驾云翱游于太虚。」《镜花缘》第七○回:「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
《漢語大詞典》:餐霞饮景(餐霞飲景)
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修炼成仙。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尅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於体。”
《漢語大詞典》:餐霞饮液(餐霞飲液)
亦作“飱霞饮液”。 指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明 袁宏道 《李母寿序》:“吾固知太夫人,不必飱霞饮液,而自翛然出弢袠之外。”
《國語辭典》:白日升天(白日昇天)  拼音:bái rì shēng tiān
1.古人以为服食仙丹,或积累善行,便可以在白日升天成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也作「白日飞升」。
2.比喻向来贫寒的人突然间富贵起来。如:「自从他得到那份奖金后,便有如白日升天似的,完全变了一个样。」
《國語辭典》:内视反听(內視反聽)  拼音:nèi shì fǎn tīng
内则自我反省检讨,外则听取别人意见。《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矜能,则义士厉节。」也作「反听内视」。
《國語辭典》:三昧真火  拼音:sān mèi zhēn huǒ
道教指人的元神、元气、元精所发出的真火,称为「三昧真火」。《西游记》第四○回:「他曾在火燄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四游记。南游记。第一回》:「你这妖怪,今若由你整日闹我灵山,不得自在,我不免放出三昧真火,烧死你这妖怪。」也作「三昧火」。
《漢語大詞典》:三花聚顶(三花聚頂)
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 明 张鼎思 《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