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876,分5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修竹
前修
不修
修身
脩竹
修之
修撰
修行
修文
修德
编修
修禊
自修
修篁
交修
《國語辭典》:修竹  拼音:xiū zhú
长竹。唐。王维〈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诗:「閒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分類:长长竹子
《國語辭典》:前修  拼音:qián xiū
称前代修德的贤士。《楚辞。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清。王鹏运 摸鱼子。莽风尘雅音寥落词:「试一酹前修,有灵词客,知我断肠否?」也作「前贤」。
《漢語大詞典》:前脩
亦作“ 前修 ”。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分類:前贤
《國語辭典》:不修  拼音:bù xiū
1.不整理。如:「不修边幅」。
2.不修练。《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
《國語辭典》:不脩  拼音:bù xiū
1.不整治。汉。班彪〈北征赋〉:「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三国吴。韦曜〈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宾旅阙而不接。」
2.不修练。《论语。述而》:「德之不脩,学之不讲。」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今农战不脩,文儒是竞。」
《國語辭典》:修身  拼音:xiū shēn
涵养德性,以淑善其身。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漢語大詞典》:脩竹
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分類:竹子
《韵府拾遗 支韵》:修之
周子太极图说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分类:修之
《國語辭典》:修撰  拼音:xiū zhuàn
1.职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元时翰林院始置修撰,明清因之。
2.编纂。《北史。卷一○○。序传》:「始末修撰,凡十六载。」
《國語辭典》:修行  拼音:xiū xíng
1.修习实践。《汉书。卷八八。儒林传。严彭祖传》:「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
2.学佛、学道。《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因为丈夫死了,觉得自己是个未亡人,没得什么意兴,拿了个修行念头。」
《國語辭典》:修文  拼音:xiū wén
1.修明文教。《书经。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为见而今世界不是修文时节,小生赴选长安,取的三名,不是权势子弟,则是豪富儿郎。」
2.县名。位于贵州省贵阳县西北,县有龙场驿,明王守仁曾谪居于此。
《國語辭典》: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修明文教,偃息武备。《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也作「偃武修文」、「偃武兴文」。
《漢語大詞典》:修文郎
传说 晋 苏韶 死后现形,对他的兄弟说:“ 颜渊 、 卜商 ,今见在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见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 晋 王隐 晋书。后因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 宋 陆游 《赠论命周云秀才》诗:“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 金 元好问 《密公宝章小集》诗:“袖中正有活国手,地下纔得修文郎。”
分類:现形兄弟
《漢語大詞典》:修德
(1).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 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 、 舜 、 周 、 孔 虚失愉乐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
(2).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國語辭典》:编修(編修)  拼音:biān xiū
职官名。掌修国史、会要、实录的官吏。宋代设有史馆编修,明、清则隶属翰林院,与修撰、检讨同称史官。
《國語辭典》:修禊  拼音:xiū xì
古时一种濯除不洁的节日。于阴历三月上巳日,临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晋。王羲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宋。张耒 和周廉彦诗:「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國語辭典》:自修  拼音:zì xiū
1.自己温习功课。如:「这一堂是自修课。」
2.没有老师指导,自己努力研究学习。如:「他的学识全由自修而来。」
3.修身,自我修养。「修」文献异文作「脩」。《礼记。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
《漢語大詞典》:修篁
修竹,长竹。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冲淡》:“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閲音修篁,美曰载归。” 明 归子慕 《壬寅正月西村筑室成》诗:“北牑移修篁,南圃艺药草。”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 莫干 好,遍地是修篁。”
分類:长竹
《漢語大詞典》:交修
《书·说命下》:“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孔 传:“交,非一之义。” 孔颖达 疏:“令其交更修治己也。”后用为天子要求臣下匡助之词。 宋 王安石 《批答文武百寮曾公亮已下上尊号第一表不允》:“朕以薄德,嗣膺基绪,继天理物,常惧弗任。方赖交修,以熙众治。”明史·杨士奇传:“兹创制‘杨贞一印’赐卿,尚克交修,以成明良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