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俯 → 俛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俯首  拼音:fǔ shǒu
1.低头。《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比喻顺从听命。《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司马氏之盛,皆将军之力:维故甘心俯首。」
《國語辭典》:俛首  拼音:fǔ shǒu
低头。《文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文选。潘岳。秋兴赋》:「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俛首而自省。」
《国语辞典》:俛首听命(俛首听命)  拼音:fǔ shǒu tīng mìng
低著头听著命令。形容恭顺服从的样子。如:「迫于形势,大夥只能俛首听命,不敢有丝毫意见。」《明史。卷一八六。许进列传》:「贡使每至关,率下马脱弓矢入馆,俛首听命,无敢哗者。」
《国语辞典》:俛首自招  拼音:fǔ shǒu zì zhāo
低头招认罪行。如:「禁不住检察官再三地盘问,他终于俛首自招。」
《国语辞典》:俯首称臣(俯首称臣)  拼音:fǔ shǒu chēng chén
低头认输、投降。如:「我队以强大的打击火力,拉开比数,对方不得不俯首称臣。」
《国语辞典》:俯首就缚(俯首就缚)  拼音:fǔ shǒu jiù fú
低头投降。如:「经过一场激烈的枪战,敌人终于俯首就缚。」
分类:低头投降
《国语辞典》:俯首认罪(俯首认罪)  拼音:fǔ shǒu rèn zuì
低头承认自己的罪行。如:「抢劫银行的嫌犯在證据确凿的情况下,终于俯首认罪。」
《漢語大詞典》:俯首戢耳
见“ 俯首帖耳 ”。
《國語辭典》:俯首帖耳  拼音:fǔ shǒu tiē ěr
低头垂耳。形容恭顺驯服的样子。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四。教官全城》:「吾徒诵诗书,讲逆顺,而俯首帖耳,以事贼乎?」也作「伏首帖耳」、「伏首贴耳」、「俯首贴耳」、「俛首帖耳」、「俛首贴耳」。
分類:走兽驯服
《漢語大詞典》:俯首弭耳
见“ 俯首帖耳 ”。
《國語辭典》:俯首帖耳  拼音:fǔ shǒu tiē ěr
低头垂耳。形容恭顺驯服的样子。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四。教官全城》:「吾徒诵诗书,讲逆顺,而俯首帖耳,以事贼乎?」也作「伏首帖耳」、「伏首贴耳」、「俯首贴耳」、「俛首帖耳」、「俛首贴耳」。
分類:走兽驯服
《國語辭典》:俯首帖耳  拼音:fǔ shǒu tiē ěr
低头垂耳。形容恭顺驯服的样子。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四。教官全城》:「吾徒诵诗书,讲逆顺,而俯首帖耳,以事贼乎?」也作「伏首帖耳」、「伏首贴耳」、「俯首贴耳」、「俛首帖耳」、「俛首贴耳」。
分類:走兽驯服
《漢語大詞典》:俯首贴耳
形容甘心服从,丝毫没有反抗之念。例如:俯首贴耳,口不能道一词。——《聊斋志异
《国语辞典》:俯首听命(俯首听命)  拼音:fǔ shǒu tīng mìng
低著头听从命令。形容恭顺服从的样子。《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
《國語辭典》:俛首帖耳  拼音:fǔ shǒu tiē ěr
低头垂耳。形容恭顺驯服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俛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也作「俯首帖耳」。
分類:驯服恭顺
《漢語大詞典》:降心俯首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令天下学子,虽有絶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於诗赋帖括之业,而通人硕儒,蹉跎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