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敧歪
倾斜。《西游记》第三八回:“彩画雕栏狼狈,宝妆亭阁敧歪。”
分類:倾斜
《國語辭典》:侧歪(側歪)  拼音:cè wāi
倾斜。如:「这辆脚踏车侧歪在大树旁。」《歧路灯》第七三回:「提了鞋袜,过到河中间,滑了一个侧歪,鞋袜皆顺水而去。」
分類:方言倾斜
《漢語大詞典》:斜倚
轻轻地从直立位置移到倾斜的位置。例如:他真地斜倚过去把头靠在她的肩上。
向后靠或向后倾斜
《國語辭典》:倾危(傾危)  拼音:qīng wéi
1.险诈。《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唐。孔颖达。正义:「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史记。卷七○。张仪列传》:「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2.倾斜欲倒。如:「火灾现场,断垣倾危,满目疮痍。」《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吴孙权太元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有鹊巢其帆樯。和故宫僚闻之,皆忧惨,以为樯末倾危,非久安之象。」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3.国势不安,有灭亡的危险。《周书。卷一五。列传。于谨》:「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漢語大詞典》:西倾(西傾)
(1).向西倾斜。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2).喻年老。《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虚恬窃所好,文学少所经。忝荷既过任,白日已西倾。” 李善 注:“白日西倾,以喻年老。”
分類:年老倾斜
《國語辭典》:倾侧(傾側)  拼音:qīng cè
1.偏斜。如:「她倾侧著身子,听得十分入神。」《宋史。卷四三○。道学列传四。李方子》:「方子既归,学者毕集,危坐竟日,未始倾侧,对宾客一语不妄发,虽奴隶亦不加诟詈,然常严惮之。」
2.乖离不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欲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
3.摇摆不定。《荀子。议兵》:「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宋史。卷二八三。列传。夏竦》:「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
4.困顿、颠沛。《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上》:「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閒,行不踰方,言不失正。」
5.顺从、依附。《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6.崎岖不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注》:「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
《漢語大詞典》:斜行
(1).倾斜的行列。 唐 白居易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斜行题粉壁,短卷写红笺。”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閒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2).古有斜界纸,用于书写。后因以“斜行”指代词章。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钱葆馚 总角即好倚声……每因兴会,輒有斜行。”
《漢語大詞典》:倾欹(傾欹)
1.倾斜,歪斜。旧唐书·杜审权传:“大厦倾欹而未已,沉痾绵息以无餘。” 宋 苏舜钦 《游山》诗:“北渡千丈桥,柱裊阑倾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宋四圣御押:“ 唐 末五季诸人押字,莫不怪诡飘扬,倾欹放荡。”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投者须端坐,不能倾欹。”
2.倾覆。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堪悲,家国渐倾欹,我身无葬地,汝尚何依?”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乞休》:“他见前车既覆,后载还来,定尔倾欹。”
《國語辭典》:山坡  拼音:shān pō
指山顶与平地间的斜面地带。《红楼梦》第四八回:「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著他笑。」
《国语辞典》:向斜  拼音:xiàng xié
一种地质褶皱构造,使得岩层两端拱起向中心倾斜弯曲故呈凹沟状,且向斜轴中心的岩层,其沉积年代越新。
《漢語大詞典》:欹危
1.倾斜危险貌;倾斜欲坠貌。 宋 陆游 《永秋》诗:“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 清 吴伟业 《归云洞》诗:“万载长欹危,撑拄良亦苦。”
2.歪斜不平貌。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之二:“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宋 欧阳修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欹危一径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
3.危难。 唐 元稹 《答胡灵之》诗:“潦倒沉泥滓,欹危践矫衡。” 宋 苏辙 《和子瞻新居欲成》:“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 清 郑燮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阨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
《國語辭典》:扶正  拼音:fú zhèng
1.扶持归正。
2.扶直。如:「旗杆歪了,请你把它扶正。」
3.将妾升格为正妻。《儒林外史》第五回:「何不向你爷说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也作「扶侧」。
4.指机关或职场中主管异动由副手直接升格。如:「该委员会主委升迁,职缺由副主委扶正。」
《漢語大詞典》:欹器
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荀子·宥坐:“ 孔子 观於 鲁桓公 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 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杨倞 注:“欹器,倾欹易覆之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於坐右以为戒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欹器防满,金人戒言。”
《漢語大詞典》:平陂
亦作“ 平波 ”。亦作“ 平颇 ”。 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语本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后亦常指事物的变迁不定或世道的盛衰兴亡。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然则平陂之质在於神,明暗之实在於精。” 唐 郑畋 《麦穗两歧》诗:“謳謡连上苑,化日遍平陂。”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天运有平陂,名蹟更存亡。”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士气屈伸应有数,世道那得无平颇!”《〈廿载繁华梦〉序一》:“就令平波往復,天道自有循环;无如世路崎嶇,人心日形叵测。”
《漢語大詞典》:倚盖(倚蓋)
倾斜的伞盖。古代有“天倾西北”的说法(见《淮南子·天文训》),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晋书·天文志上:“天之居如倚盖,故极在人北。是其证也。极在天之中,而今在人北,所以知天之形如倚盖也。” 唐 刘禹锡 《望衡山》诗:“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一》:“浑仪倚盖,旅转不差;黍管葭灰,晷刻靡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