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陂陁
亦作“ 陂阤 ”。亦作“ 陂陀 ”。
1.阶陛。《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陀些。” 王逸 注:“陂陁,长陛也。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陁,一作陀。” 洪兴祖 补注:“陂,音颇。陀,音駞。不平也。文选陂,音波。”文选作“陂陀”。
2.倾斜不平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嶬。” 司马贞 索隐:“登陂陁。陂音普何反。陁音徒何反。”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靡迆 秦 山,陂陀 汉 陵。” 明 张羽 《清口》诗:“陂陀陇亩间,一二羸老翁。” 茅盾 《虹》一:“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
3.(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 温庭筠 《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駘荡云陂陀。”
《國語辭典》:陂陀  拼音:pō tuó
不平坦、不顺利。《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漢語大詞典》:欹仄
同“ 欹侧 ”。倾斜;歪斜。 唐 柳宗元 《永州万石亭记》:“步自西门,以求其墟,伐竹披奥,欹仄以入,緜谷跨溪,皆大石林立。” 宋 苏轼 《乞赐度牒修廨宇状》:“使宅楼廡,欹仄罅缝,但用小木横斜撑住。” 元 王祯 《野航》诗:“小桥欹仄已中断,野航一叶通人行。” 清 杨思圣 《入栈纪行》诗:“步滑屡欹仄,衣湿何时乾?”
分類:倾斜歪斜
《漢語大詞典》:掠过
倾斜地打击表面,呈一角度向前,常伴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倾斜冲击和向前的跳动。例如:扔扁平小石块使之轻轻地掠过池面。
扫过,擦过;闪过。例如:云彩掠过天空;他的手指在吉它的弦上掠过;掠过他的头脑。
从…上面飞过。例如:飞机在空中掠过。
《國語辭典》:冰川  拼音:bīng chuān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层,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层便形成冰川。也称为「冰河」。
《漢語大詞典》:端端
(1).端正;不倾斜。鹖冠子·泰鸿:“夫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録録,至其成形端端王王。” 陆佃 解:“端端,倾倾之反。”引申为纯正。 汉 王充 论衡·诘术:“端端之日有十邪,而将一有十名也?”隋书·地理志中:“ 兗州 盖取 沇水 为名,亦曰 兗 ,兗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
(2).庄重。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某公端端,醉后见疏狂,殆真狂者。”
(3).刚刚;恰恰。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真是太不凑巧,端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走到东门大桥,他的话便被国王听到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在土围墙的壑口,端端碰上在墙外听声的 姚士杰 。”
《漢語大詞典》:倾倚(傾倚)
(1).倾斜,歪斜。《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行百武,见大石頽然倾倚,若不胜杯杓者,名之曰醉石。”
(2).倚靠。 汉 李尤 《读书枕铭》:“倾倚偃息,随体兴居。”
(3).归附。 宋 蔡襄 《祀南郊》诗:“皇帝宽仁,四国倾倚。”
《國語辭典》:斜坡  拼音:xié pō
倾斜的坡地。如:「上了这斜坡就到了。」
《國語辭典》:谷地  拼音:gǔ dì
两山之间的低地或河流冲蚀作用所造成倾斜的低凹地。如山谷、河谷。
《漢語大詞典》:极性
物体在相反部位或方向表现出相反的固有性质或力量
对特定事物的方向或吸引力(如倾斜、感觉或思想);向特定方向的倾向或趋势
对两极或起电(如物体的)特定正负状态
《國語辭典》:打翻  拼音:dǎ fān
弄翻、弄倒。如:「他不小心将牛奶打翻在地。」《文明小史》第五二回:「越怕失仪,越是慌得手足无措,几乎把香槟酒打翻了,雪茄烟掷掉了。」
《漢語大詞典》:偃侧(偃側)
(1).犹翻覆。 汉 枚乘 《七发》:“鱼鳖失势,颠倒偃侧。”
(2).低俯倾斜。 唐 马戴 《谒仙观》诗之一:“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
(3).或仰或侧。谓举止随意。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君居于室,我既来即。或以啸歌,或以偃侧。”
《漢語大詞典》:轩侧(軒側)
高出和倾斜。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二:“﹝牛軛﹞随牛大小制之,以曲木窍其两旁,通贯耕索仍下繫鞅板,用控牛项,軛乃稳顺,了无轩侧。”
分類:高出倾斜
《漢語大詞典》:倾柯(傾柯)
谓使枝条倾斜下垂。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使夫承兰风以倾柯,擢清波以遣秽者,若沉景之应朗鉴,方圆之赴规矩。”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邺中咏·平原侯植》:“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漢語大詞典》:敧器
即欹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礼器。置于座右以戒满。 唐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即事述怀赠答十韵》:“诫满澄敧器,成功别大鑪。”敧,一本作“ 欹 ”。详“ 欹器 ”。
《漢語大詞典》:欹器
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荀子·宥坐:“ 孔子 观於 鲁桓公 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 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杨倞 注:“欹器,倾欹易覆之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於坐右以为戒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欹器防满,金人戒言。”
《漢語大詞典》:敧危
倾斜高耸。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驻跸山》:“ 昌平 西南二十五里有山,高可十餘丈,石皆壁立,嶟沓敧危,如坠如挽。”
分類:倾斜高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