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生佛假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曰众生,曰佛陀,俗谛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谛觉悟上,无众生,无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终心要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功德施菩萨造,唐地婆诃罗译。直释经文。论名者取本经所诠之义理也。
假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二释:一就名所释,诸法本无名,以人为假付名者。故一切之名,虚假不实,不契实体,如贫贱之人与以富贵之名是即假名。大乘义章一曰:「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人假称富贵。」起信论曰:「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二就法而释,诸法为因缘和合而成,无真实之体,故不可自差别,假名仅有差别之诸法,离名则无差别之诸法,故指诸法为假名。注维摩经曰:「什曰:缘会无实,但假空名耳。」大乘义章一曰:「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义云何?废名论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亦非非有,亦非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法华经方便品曰:「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佛学常见辞汇】
1。虚假的名字。诸法本来无名,是人给它假设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既虚假不实,而且不合实体,好像一个贫贱的人取了一个富贵的名字一样。2。假名而有的意思。(参见:假名有)
假名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有之一。如色香味触四事之因缘和合,假名为酪。是酪者其实为色香味触,无酪之自体,而以假名之故有酪,是即假名有也。就色香味触一一而言亦然。见智度论十二,三藏法数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三有之一,即假立了名字之后才有的意思,如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和合假名为我,这个我其实是色受想行识,没有我的自体,而是假立了名字之后才有我。
【三藏法数】
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一切众生四大和合,假名为身,亦复如是。故曰假名有。(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假名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衍所立四宗之第二。(参见: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参见:宗派)。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种,一单于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贤首之十宗是也。一于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假名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有之一。如色香味触四事之因缘和合,假名为酪。是酪者其实为色香味触,无酪之自体,而以假名之故有酪,是即假名有也。就色香味触一一而言亦然。见智度论十二,三藏法数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三有之一,即假立了名字之后才有的意思,如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和合假名为我,这个我其实是色受想行识,没有我的自体,而是假立了名字之后才有我。
【三藏法数】
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一切众生四大和合,假名为身,亦复如是。故曰假名有。(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假名世间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又曰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三世间之一。于世间法中一切之有情云假名世间。以有情者是于五蕴上假设之名字,无有情之实体也。即十界之有情是。止观五上曰:「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揽实法假施设耳。」(参见:三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三世间之一,又名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因有情这名称是在五蕴法上假立的名字,没有有情的实体。
【三藏法数】
(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五阴实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为假名世间。(实法者,谓十界五阴皆实有也。假立名字者,谓十界名字,非实有也。既有十界五阴实法,即有十界众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馀界亦然。)
假名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信之菩萨也。十住已去为实行之菩萨。璎珞经下曰:「佛子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想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
假名相
【三藏法数】
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以众生,虽因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故名假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