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僵硬  拼音:jiāng yìng
1.不能灵活转动。《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既不僵硬,曾摸胸口有无热气?」
2.呆板,生硬不灵活。如:「处事态度僵硬」、「就凭他那种僵硬的态度,哪可能把事情办好。」
《韵府拾遗 肿韵》:僵蛹
顾璘蕉溪岭诗联升贯行蚁疲卧缩僵蛹
《漢語大詞典》:僵燥
谓硬化,干燥。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旹 弟 静 绍封” 裴松之 注引 晋 鱼豢 《魏略·清介传·沐并》:“壙穴之内,錮以紵絮,藉以蜃炭,千载僵燥,託类神仙。”
分類:硬化干燥
《漢語大詞典》:直僵僵
僵硬挺直的样子。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将这双乞量曲律的肐膝儿,罚他去直僵僵跪。”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当下走进屋里,见那老妇人尸首直僵僵停着。”《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房门开处,朝外一望,只见一个男人直僵僵的朝着房门跪着不动。”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到了家里,见丈夫直僵僵地躺在床上,心里很有些儿悲伤。”
分類:僵硬挺直
《韵府拾遗 阳韵》:推僵
庄子推而僵之
《分类字锦》:箨龙僵立(箨龙僵立)
杨载 题墨竹诗 嶰谷阴寒石如铁,箨龙僵立露骨节。
分类:
《漢語大詞典》:桃僵李代
同“ 李代桃僵 ”。 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清 钱谦益 《遵旨回话疏》:“ 復社 自有 周之夔 之案, 奕琛 自有 薛国观 之案, 奕琛 又欲纽而一之,而曰 復社 操戈,繇臣指授,此所谓桃僵李代也。” 清 伤时子 《苍鹰击·株连》:“伤心极,恁桃僵李代,鱼网鸿罹。”参见“ 李代桃僵 ”。
《國語辭典》:李代桃僵  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李树代替桃树受虫咬而枯死,用以讽刺兄弟间不能互助互爱。典出《宋书。卷二一。乐志三》:「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齧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李代桃僵,羊易牛死。世上冤情,最不易理。」也作「僵李代桃」。
《漢語大詞典》:李代桃僵
见"李代桃僵"。
《漢語大詞典》:详僵(詳僵)
佯仆,假装跌倒。详,通“ 佯 ”。史记·苏秦列传:“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於是乎详僵而弃酒。” 司马贞 索隐:“详音羊。详,诈也。僵,仆也。”
分類:假装跌倒
《骈字类编》:蟹僵
元池说林有贞女三十不嫁夜遇盗逃出遇巨蟹横道忽化作美男子诱之贞女怒曰汝何等精怪乃敢辱我我死当化作毒雾以杀汝遂自触石而死明日大雾中人见巨蟹死于道至今大雾中蟹多僵者
《国语辞典》:目瞪舌僵  拼音:mù dèng shé jiāng
形容因极度惊愕恐慌而睁大眼睛,口舌僵滞。宋。陈亮〈众祭潘用和文〉:「而目瞪舌彊,不知所以为策。」
《国语辞典》:僵持不下  拼音:jiāng chí bù xià
双方坚持己见、立场,僵滞而没有进展。如:「如果彼此有意见,要好好沟通,不可各执己见,僵持不下。」
《国语辞典》:僵直性脊椎炎  拼音:jiāng zhí xìng jǐ zhuī yán
一种主要侵犯脊椎关节及附近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疾病。会发生钙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软度而形如竹竿,故俗称为「竹竿病」。部分病患会演变为严重的驼背。
《国语辞典》:白僵蚕(白僵蚕)  拼音:bái jiāng cán
一种中药。因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蚕体。中医用于袪风、化痰。
《国语辞典》:发僵(发僵)  拼音:fā jiāng
觉得困窘。如:「我穿得这么随便,到那种正式场合去,未免发僵!」也作「发僵」。
分类:觉得困窘
《国语辞典》:僵固  拼音:jiāng gù
死板、不合时宜的。如:「僵固的法令制度,会影响行政人员的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