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元会(元會)  拼音:yuán huì
帝王于阴历元旦的朝会。《宋书。卷一四。礼志一》:「晋武帝咸宁三年、四年,并以正旦合朔却元会,改魏故事也。」
《國語辭典》:岁首(歲首)  拼音:suì shǒu
一年的开始。《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唐。李颀〈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毌潜〉诗:「明朝东路把君手,腊日辞君期岁首。」
《國語辭典》:元辰  拼音:yuán chén
1.元旦。晋。庾阐〈扬都赋〉:「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唐。杨师道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
2.吉辰、良辰。《礼记。月令》:「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文选。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
《漢語大詞典》:端良
(1).指正人贤士。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拜御史丞兼左丞,束拔端良,风威益振。”
(2).谓正直良善。 宋 苏辙 《代张公安道祭李宥侍郎文》:“世称至治, 咸平 景德 。士生其间,端良纯一。”
(3).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明 文徵明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诗》之五:“古人惜端良,今我胡不乐?”
《國語辭典》:开岁(開歲)  拼音:kāi suì
岁首、一年的起始。汉。冯衍〈显志赋〉:「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晋。陶渊明〈游斜川〉诗:「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
《国语辞典》:故将军(故将军)  拼音:gù jiāng jūn
旧时的将军或失势的人。北周。庾信〈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谁知灞陵下,犹有故将军。」
《漢語大詞典》:年开(年開)
(1).谓新年开始。 唐太宗 《除夜》诗:“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2).谓老人年龄开始进入新阶段。 白居易 《七年元日对酒》诗:“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清 钱大昭 迩言:“年开八秩:古人以年过六十为开七秩;年过七十为开八秩。”
《國語辭典》:椒酒  拼音:jiāo jiǔ
加椒浸成的酒。《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兰肴山竦,椒酒渊流。」宋。陈造 闻师文过钱塘诗:「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
《漢語大詞典》:椒柏酒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
《漢語大詞典》:新元
(1).新年号。后汉书·律历志中:“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者也。” 宋 陆游 《春晴登小台》诗:“谁知老子痴顽甚,看改新元十一回。”
(2).新春元旦。农历正月初一。 宋 赵长卿 《探春令·寻春》词:“新元纔过,渐融和气。”
《國語辭典》:怒目  拼音:nù mù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妇人将盘一搠,且不收拾,怒目道:『适间老死魅曾对贵人说些甚话么?』」《聊斋志异。卷八。梦狼》:「俄有两金甲猛士怒目入,出黑索索甲。」
《國語辭典》:贺正(賀正)  拼音:hè zhēng
农历正月初一,彼此互相拜年。
《國語辭典》:元朝  拼音:yuán cháo
朝代名。(西元1279~1368)元世祖忽必烈灭宋后称帝,建立元朝。版图跨越亚、欧两洲,是世界史上罕有的庞大帝国。
《漢語大詞典》:空日
(1).不标日期。犹某日。 宋 苏轼 《论桩管坊场役钱札子》:“ 元祐 元年六月空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 苏軾 白。”
(2).闲空的日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号件》:“其清号日期,一月六次,择定空日查比。”
(3).某些历法中不记日月的日子。如傣族历法中除夕和次年元旦之间的一天或两天。
《漢語大詞典》:中严(中嚴)
谓中庭戒备。古代帝王元旦朝会或郊祀等大典的仪节之一。隋书·礼仪志四:“ 梁 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侍中奏中严,王公卿尹各执珪璧入拜。” 唐 郑谷 《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四:“綵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
《漢語大詞典》:元春
元旦。《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隋元会大飨歌》:“展礼肆乐,协此元春。”
分類:元旦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