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5,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友恭
昆玉
三马
公公
鸿雁行
痴叔
不友
友悌
结义
单丁
原鸰
两苏
玉季
如兄弟
小侄
《漢語大詞典》:友恭
指兄弟间相处的准则。兄应友爱,弟应恭敬。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为人之弟,继体承祧,岂使沽名之贼臣,重害友恭之大义。”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称人兄弟的敬词。《西游记》第四三回:「我且饶你这次:一则是看你昆玉分上;二来只该怪那厮年幼无知,你也不甚知情。」也作「昆玉」。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产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洁、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琎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
2.陆机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来敬称别人兄弟。如:「多年不见,不知贤昆玉近来可好?」也作「昆玉」。
《漢語大詞典》:三马(三馬)
(1).指 北齐 马子结 三兄弟。北史·儒林传上·马子结:“ 子结 及兄 子廉 、 子尚 三人,皆涉文学。 阳休之 牧 西兗 , 子廉 、 子尚 、 子结 与诸朝士,各有赠诗。 阳 总为一篇酬答诗云:‘三 马 皆白眉’者也。”
(2).三枚筹马。马,投壶时用的筹子。礼记·投壶:“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
(3).复姓。见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姓氏
《國語辭典》:公公  拼音:gōng gong
1.称祖父或外祖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问铁生道:『你上代有个绣衣公么?』铁生道:『就是吾家公公。』」
2.丈夫的父亲。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
3.对老年人的敬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出:「谢得公公意甚美,凡事仗托扶持。」
4.旧时称宦官为公公。《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马老太爷是司礼监老公公的侄儿,现今内里传出信来,务必要找寻尸首。」
5.太师。《三国演义》第八回:「老夫不敢有违,随引貂蝉出拜公公。」
《漢語大詞典》:鸿雁行(鴻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鸿雁行中,伯仲一门皆秀;鸳鸯牒上, 朱 陈 两姓偏多。”
分類:兄弟出行
《國語辭典》:痴叔  拼音:chī shú
晋代王济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为痴。王济尝与其论《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侃问其痴叔死否。王济答以王湛并不痴,并推崇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闻名。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
《漢語大詞典》:不友
谓兄弟不相敬爱。书·康浩:“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漢語大詞典》:友悌
亦作“ 友弟 ”。
(1).兄弟相友爱。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
(2).谓能与兄弟相友爱。 唐 白居易 《和答诗·和〈阳城驿〉》:“上言 阳公 行,友悌无等夷,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 张观 ﹞父名 居业 ,周易学究,性友弟。”
《國語辭典》:结义(結義)  拼音:jié yì
朋友间因意气相投而相约为兄弟姊妹。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小生在这本庄上,结义了两个朋友,哥哥是王安道,兄弟是杨孝先。」也作「结拜」。
《國語辭典》:单丁(單丁)  拼音:dān dīng
1.独生子。《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其单丁在军无有兼重者,皆遣归家,终身不调。」
2.仅只、单单。《金瓶梅》第五二回:「我就单丁摆布不起你这小淫妇儿?你休笑哗,我半边俏还动的!」
3.独自、独个儿。宋。黄庭坚〈送密老住五峰〉诗「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句下宋。任渊。注:「倚遇禅师三十年单丁住法昌山。」
《漢語大詞典》:原鸰(原鴒)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孔颖达 疏:“脊令者,当居於水,今乃在於高原之上,失其常处,以喻人当居平安之世,今在於急难之中,亦失常处也……以喻兄弟既在急难而相救。”脊令,即鶺鴒,水鸟名。后以“原鴒”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原鴒奕奕,沼雁驯驯。”
《漢語大詞典》:两苏(兩蘇)
宋 代文学家 苏轼 和 苏辙 兄弟的合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己未九日同季弟子侄饮》词:“不羡两 苏 并二 宋 ,愿弟兄、岁岁同吹帽。”宋史·巢谷传:“ 谷 独慨然自 眉山 诵言欲徒步访两 苏 。”
《漢語大詞典》:玉季
对人兄弟的美称。 前蜀 贯休 《杜侯行》:“金昆玉季轻三鼓,煮海悬鱼臣节苦。” 明 王九思 《锦上花·寿康对山太史》套曲:“阳春白雪起歌声,金昆玉季足怡情。”
分類:兄弟
《国语辞典》:如兄弟  拼音:rú xiōng dì
相亲相爱,如同兄弟。《史记。卷四二。郑世家》:「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
《國語辭典》:小侄(小姪)  拼音:xiǎo zhí
称谓:(1)称兄弟的儿子。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2)在父执辈面前谦称自己。《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老年伯请宽坐,容小侄出堂,同这起数与老年伯看,释此不决之疑。」《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世叔恭喜回府,小侄就该来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