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充饥(充飢)  拼音:chōng jī
进食解饿。如:「画饼充饥」。《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其时离开中饭还远,姚老夫子叫儿子向楼下买了五块麻爿饼,拿上来叫大家充饥。」
分類:充饥进食
《国语辞典》:漏脯充饥(漏脯充饥)  拼音:lòu fǔ chōng jī
漏脯,被屋漏水浸染的隔夜肉类,会生漏脯毒,食后上吐下泻,胸膈满胀,肠如刀割,甚而致死。漏脯充饥比喻只顾眼前小利与欲望而不顾后患。《抱朴子。外篇。嘉遁》:「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也。」
《國語辭典》:画饼充饥(畫餅充饑)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魏文帝令大臣卢毓推举人才,强调须有真才实学,不可徒具名声,否则便像在地上画饼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续传灯录。卷二○。(卢山)开先(广鉴)行瑛禅师》:「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也作「画饼充饥」、「充饥画饼」。
《國語辭典》:充饥画饼(充饑畫餅)  拼音:chōng jī huà bǐng
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参见「画饼充饥」条。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亦喻为聊以空想,安慰自己。元。刘时中〈端正好。生灵套〉:「无实惠尽是虚椿,充饥画饼诚堪笑。」
《國語辭典》:食不充饥(食不充飢)  拼音:shí bù chōng jī
肚子填不饱。形容生活穷困。南朝宋。明帝〈立晋熙王嗣诏〉:「而诸孙纩不温体,食不充饥,付之姆奶之手。」《七侠五义》第二八回:「老汉衣不遮体,食不充饥,如何还能够开茶楼呢?」也作「食不充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