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610,分1774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王嗣(字 承宗 号 呼涕泣 )
袁侃(字 公然 号 清平 )
竺昙摩罗刹( 支 号 燉煌菩萨 )
严武(字 子卿 号 八绝 )
刘惇(字 子仁 号 神明 )
士壹(号 交趾太守 )
嵇含(字 君道 号 亳丘子 简、宪 )
慕容廆( 辽东郡襄公、武宣皇帝、襄 号 鲜卑大单于 辽东公、平州牧、辽东郡公 )
胡毋辅之(字 彦国 号 四友 阴平男 )
顾荣(字 彦先 号 三俊 元 嘉兴伯 )
乔智明(字 元达 号 神君 )
杨茂搜( 令狐 号 辅国将军、右贤王 )
杜曾(号 南中郎将 )
靳准(号 大将军、汉天王 )
其它辞典(续上)
刘伶(别称 枕曲先生、醉乡侯、醉侯 字 伯伦 )王嗣(字 承宗 号 呼涕泣 )
袁侃(字 公然 号 清平 )
竺昙摩罗刹( 支 号 燉煌菩萨 )
严武(字 子卿 号 八绝 )
刘惇(字 子仁 号 神明 )
士壹(号 交趾太守 )
嵇含(字 君道 号 亳丘子 简、宪 )
慕容廆( 辽东郡襄公、武宣皇帝、襄 号 鲜卑大单于 辽东公、平州牧、辽东郡公 )
胡毋辅之(字 彦国 号 四友 阴平男 )
顾荣(字 彦先 号 三俊 元 嘉兴伯 )
乔智明(字 元达 号 神君 )
杨茂搜( 令狐 号 辅国将军、右贤王 )
杜曾(号 南中郎将 )
靳准(号 大将军、汉天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沛国人,字伯伦。肆意放荡,常以宇宙为狭,不以家产有无为意。性嗜酒,作《酒德颂》,嘲弄礼法。魏末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策,盛言无为之化,以无用罢。寿终。为竹林七贤之一。全晋文·卷六十六
伶字伯伦,沛国人。仕魏为建威参军。晋泰始初对策,盛言「无为之化」,以无用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犍为资中人,字承宗。举孝廉,稍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招抚羌胡,待以恩信,北境得以宁静。姜维北征,羌胡辄出马牛粮谷以为军资。迁镇军。从维北征,中流矢卒。戎夷送葬者数千人,号呼涕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陈郡扶乐人,字公然。袁涣子。论议清当,善与人交,时人称之。历位黄门选部郎,号为清平。稍迁至尚书,早卒。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法护。其先月氏人。姓支氏。后家燉煌。八岁弃家师事沙门竺高座。日诵万言。性纯粹苦行笃学。武帝时。京师寺像虽崇丽。而方等深经未至。护慨然随师游历西域诸国。凡三十六种。异言异书。皆精研无遗。遂东归。自燉煌至长安。随轩译写。为晋文。如贤劫法华光赞等百六十五部。以行世。法被中华。护力也。护山居每漱涧中。樵者秽涧侧。涧为涸。护叹曰。人之无德。致清泉不流。苟无以给。正当移去耳。俄泉流如故。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声称甚远。众常千人。惠帝西奔开中扰乱。护与弟子东下。至渑池而殁。寿八十八。世号燉煌菩萨。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竺昙摩罗刹。此云法护。其先月支人。本姓支氏。世居燉煌郡。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诵经日万言。过目则能。天性纯懿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是以博览六经游心七籍。虽世务毁誉。未尝介抱。是时晋武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蕴在葱外。护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遂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外国异言三十六种。书亦如之。护皆遍学。贯综诂训。音义字体。无不备识。遂大赍梵经。还归中夏。自燉煌至长安。沿路传译写为晋文。所获览即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务。唯以弘通为业。终身写译劳不告勌。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护以晋武之末。隐居深山。山有清涧。恒取澡漱。后有采薪者。秽其水侧俄顷而燥。护乃徘徊叹曰。人之无德。遂使清泉辍流。水若永竭。真无以自给。正当移去耳。言讫而泉涌满涧。其幽诚所感如此。故支遁为之像赞云。护公澄寂。道德渊美。微吟穷谷。枯泉漱水。邈矣护公。天挺弘懿。濯足流沙。领拔玄致。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精勤行道。于是德化遐布。声盖四远。僧徒数千咸所宗事。及晋惠西奔关中扰乱百姓流移。护与门徒避地。东下至渑池。遘疾而卒。春秋七十有八。后孙绰制道贤论。以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贤。以护匹山巨源。论云。护公德居物宗。巨源位登论道。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矣。其见美后代如此。时有清信士聂承远。明解有才笃志务法。护公出经多参正文句。超日明经初译。颇多烦重。承远删正得今行二卷。其所详定类皆如此。承远有子道真。亦善梵学。此君父子比辞雅便。无累于古。又有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皆共承护旨执笔详校。安公云。护公所出。若审得此公手目。纲领必正。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而宏达欣畅。特善无生。依慧不文。朴则近本。其见称若此。护世居燉煌。而化道周给。时人咸谓燉煌菩萨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彭城人,字子卿。善围棋,时人莫之与比,与皇象等八人,号为八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平原人,字子仁。明天官,达占数。避难庐陵,事孙辅,为军师。军中皆敬事之,号曰神明。擅诸术,尤精太乙,能推演尽妙。著书百余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苍梧广信人。士燮弟。初为郡督邮,辟司徒掾。董卓作乱,壹亡归乡里。州郡扰乱,燮表壹领合浦太守,兄弟并为列郡。官至偏将军,都乡侯。后孙权分合浦以南为广州,吕岱为刺史;交趾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士燮子士徽自署交趾太守,发兵拒吴,为岱所诛,壹免为庶人。数岁,坐法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3—306 【介绍】: 西晋谯郡铚县人,字君道。嵇绍从子。好学能属文。家居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楚王玮辟为掾。举秀才。除郎中。齐王同辟为征西将军。同被杀,暴尸三日,莫敢收葬。含与同故吏荀闿、李述请葬,论者称之。后奔襄阳,依镇南将军刘弘,弘待以上宾之礼。表为广州刺史。含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为劢掩杀。谥简。有《南方草木状》,为我国现存最早植物学文献之一。全晋文·卷六十五
含字君道,绍从子,自号亳丘子。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齐王囧辟为征西参军,长沙王乂召为骠骑记室督尚书郎,怀帝为抚军,以为从事中郎。惠帝北狩,转中书侍郎。永兴初除太子中庶子,道阻未拜。范阳王虓召为征南从事中郎,授振威将军襄城太守。虓败,镇南将军刘弘表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行,为弘司马郭劢所杀。怀帝即位,谥曰宪。有《南方草木状》□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9—333 【介绍】: 十六国时辽东昌黎棘城人,鲜卑族首领,字弈洛镶。晋武帝时为部众推为首领。晋怀帝永嘉初,自号鲜卑大单于。时中原大乱,廆修明刑政,招纳中原流亡士庶,重用汉人士子裴儗等,建立地方政权。然晋元帝太兴初,受晋封为辽东公、平州牧。其孙慕容俊称帝,追谥武宣皇帝。全晋文
字奕洛环,昌黎棘城鲜卑人,武帝时袭父涉题位为鲜卑单于。惠帝时,王浚承制以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千,悯帝以为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元帝承制以为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并不受,大兴中拜监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寻加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进封辽东郡公。成帝即位,加侍中,位特进,又加开府仪同三司,不受,咸和八年卒,策赠大将军,谥曰襄,慕容廆僭号,追谥曰武宣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269—318 【介绍】: 西晋泰山奉高人,字彦国。嗜酒任达,与王澄、王敦、庾敱号为四友。试守繁昌令,节酒自励,有能名。迁尚书郎。豫讨齐王司马同,赐爵阴平男。为乐安太守,昼夜酣饮,不视郡事。渡江避乱,晋元帝命为湘州刺史。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2 【介绍】: 西晋吴郡吴人,字彦先。顾雍孙。弱冠仕吴。吴亡,与陆机、陆云同入洛,号为三俊。拜郎中,转廷尉正。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又先后辟为僚属,荣纵酒伪醉以自保。惠帝征为散骑常侍,以世乱不应。广陵相陈敏反,以荣为丹杨内史。周玘潜与谋攻敏,敏败还吴。怀帝永嘉元年,司马睿镇江东,以为军司,加散骑常侍。凡所谋划,皆与荣议。卒谥元。全晋文
荣字彦先,吴国吴人,吴丞相雍孙。仕吴为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入晋拜郎中,历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赵王伦篡位,迁大将军长史。伦败,齐王囧召为大司马主簿,转中书侍郎,封嘉兴伯,转太子中庶子。长沙王乂召为骠骑长史,转成都王颖丞相从事中郎,入兼侍中。惠帝西迁,避乱还吴。陈敏据江东,以为右将军丹阳内史;寻起兵攻敏,事平,复迁吴。怀帝徵侍中,不就。元帝为安东将军,以为军司马,加散骑常侍。永嘉六年卒,表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元;及帝即晋王位,追封为公。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3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鲜卑前部人,字元达。以德行著称。晋成都王司马颖辟为辅国将军。历任隆虑、共二县令,吏民爱之,号为神君。后与颖有隙,会永嘉之乱,仕于刘曜为司隶,从攻长安,为晋将所袭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7 【介绍】: 西晋时略阳清水氐王,本姓令狐。杨飞龙甥,收为养子。惠帝元康六年,避齐万年乱,率部落还保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群氐推以为主。关中人士避乱者多依之。悯帝以为骠骑将军、左贤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9 【介绍】: 东晋义阳新野人。骁勇绝人。始为新野王司马歆镇南参军,累迁南蛮司马。永嘉之乱,故牙门将胡亢聚众起事,假曾竟陵太守。后斩亢并其众,自号南中郎将。据有沔汉。陶侃、荀崧、王廙攻之,均为所败。后为梁州刺史周访所破,斩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9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人,匈奴族。仕前赵主刘聪为中护军。二女均嫁于刘聪,大女立为皇后。刘聪死,子刘粲即位,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粲荒耽酒色,军国之事一决于准。未及二月,准杀粲自立,号大将军、汉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晋。旋石勒、刘曜共讨之,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