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12,分1775页显示  上一页  216  217  218  219  220  222  223  224  22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吴潜(毅夫 履斋 许国公 )
孙守荣(富春子 大显 )
方万里(子万、鹏飞 蕙岩 )
朱复之(几仲 湛庐、湛卢 )
李南金(晋卿 三溪冰雪翁 )
林子云(质夫 世称 乡先生 )
段克己(复之 遁庵 世称 遁庵先生 )
汪真(文通 竹轩 )
胡侁(子先 云岫 )
赵汝普(秉义 )
郑侃(潜甫 德言 村边 )
陈畴(少锡 九仙野叟 )
何处恬(智夫 云岫 )
刘震孙(长卿、长翁 朔斋 )
吴子良(明辅 荆溪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1262 【介绍】: 宋宣州宁国人,字毅夫,号履斋。宁宗嘉定十年进士第一。历官江东安抚留守、淮东总领、兵部尚书、浙东安抚使。理宗淳祐中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又于淳祐十一年、开庆元年两度入相。元兵渡江攻鄂州、广西及湖南等地,以论丁大全等误国,被劾贬建昌军,屡徙循州,病卒。善诗词,多感怀之作。有《履斋遗集》
全宋诗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历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为《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为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为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七七六五
吴潜(一一九六——一二六二),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定中,累官至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端平初,上章言时政九事,以直论忤时相,罢职奉祠。后历知隆兴、庆元、平江、镇江、临安、绍兴诸府,在朝历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淳祐十一年,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后数年,授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府,又判宁国府,拜特进、左丞相,封许国公。以立太子事忤理宗意,复为人所劾,落职谪建昌军,徙循州安置。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七。著有《履斋遗稿》、《许国公奏议》。见《宋史》卷四一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富阳人,号富春子。七岁病瞽,遇异人教以风角鸟占之术,相传能以音律推五数,播五行,预测休咎。理宗宝庆间游吴兴,言事屡验,名大显。淮南帅李曾伯荐于朝。后为丞相史嵩之所忌,诬以他罪,贬死远郡。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方万里,字子万,一作鹏飞,号蕙岩(《诗苑众芳》),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家于吴。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一年,为江阴军教授(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知江阴军。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方万里,字子万,号蕙岩。本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移居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嘉定四年登进士第。宝庆、绍定间为庆元府、江阴军教授。绍定五年以朝奉郎知江阴军。累官至太常寺主簿。见《吴郡志》卷二八,《宝庆四明志》卷二,《姑苏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建安人,字几仲,号湛庐。以迪功郎知婺源县,有惠政。理宗端平中尝充使北使展谒八陵。后除军器监主簿,兼权知惠州。
全宋诗
朱复之,字几仲,号湛卢,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历知婺源县,太府寺簿(《蒙斋集》卷九《朱复之除太府寺簿制》、卷一二《婺源县思政堂记》)。理宗宝庆中知高邮军(清道光《高邮州志》卷八)。端平中使北展谒八陵,使还迁军器监簿(《平斋文集》卷二一《朝谒八陵朱复之除军器监主簿制》)。知惠州(《鹤林集》卷九《朱复之授军器监主簿兼权知惠州制》)。有《盱翁诗集》(《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三),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一。今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六九八二
朱复之,字几仲,号湛庐,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开禧元年进士。历知婺源县、太府寺簿、军器监主簿、知惠州,有政声。端平中尝使北展谒八陵。见《蒙斋集》卷九、卷一二制词,《平斋文集》卷二一制词,《鹤林集》卷九制词,《宋诗纪事》卷六五,《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九,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南金,字晋卿,自号三溪冰雪翁,乐平(今属江西)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调光化军教授。事见《鹤林玉露》乙编卷二、丙编卷一、三,清同治《乐平县志》卷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长溪人,字质夫。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为融州教授。潜心理学,身体力行,多所自得。学者称为乡先生。有《易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绛州稷山人,字复之,号遁庵。举进士。金亡不仕,避地龙门山,与弟段成己齐名,时称二妙。有《二妙集》。
元诗选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词学图录
段克己(1196-1254) 字复之。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有《遁庵乐府》,与弟成己《菊轩乐府》合刻为《二妙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汪真(一一九六~一二六四),字文通,号竹轩,缙云(今属浙江)人。多次应举不第。理宗景定四年十二月卒,年六十八。事见民国丙辰本《缙云汪氏宗谱》卷三。今录诗九首。
胡侁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永康人,字子先,号云岫。理宗宝庆二年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劾董宋臣专权,理宗不纳,遂弃官归。后知泉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汝普,号秉义。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二)。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今录诗五首。
郑侃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七八五
郑侃(一一九六——一二五一),初名潜甫,字德言,号村边,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端平二年进士,累迁知古田县,未上,辟主管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擢知瑞州。淳祐十一年卒,年五十六。见刘克庄《郑德言墓志铭》(《后村大全集》卷一五四)。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三五
陈畴,字少锡,号九仙野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昭嗣子。理宗宝庆中知永州,绍定二年除广南西路转运判官。见《桂故》卷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三四,《粤西金石略》卷一二。
何处恬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
何处恬,字智夫,自号云岫,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初治《尚书》,嘉定中入太学。工部尚书胡矩欲和金人,处恬伏阙上书,乞斩之以谢天下。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端平初尝添差信州通判。寻召为宗学博士,历宗正寺簿、太学博士。嘉熙四年除秘书郎,迁著作佐郎。见赵蕃《章泉稿》卷五《重修广信郡学记》,杜范《杜清献集》卷一七《题何郎中和陶韩诗后》,袁甫《蒙斋集》卷九《除宗正寺簿制》,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二三《除太学博士制》,《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卷四○《宁宗纪》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震孙(一一九七~?),字长卿(《文溪集》卷二《寿安院记》作长翁),号朔斋。挚六世孙。寓蜀。曾知宛陵县。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湖州。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提举广东常平(清乾隆《广东通志》卷二六),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提举江东常平。官至宗正少卿兼中书舍人。事见《清容居士集》卷三三《师友渊源录》。
全宋文·卷七七八五
刘震孙(一一九七——一二六八),字长卿(一作长翁),号朔斋,祖籍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刘挚六世孙,魏了翁之婿。端平初召自蜀,嘉熙元年知安吉州,历知建州、宁国府、福建提刑。宝祐三年为广东提举常平。入为宗正少卿。景定二年除直宝谟阁、江东提举。三年,入为太常少卿、权直舍人院。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咸淳二年除秘阁修撰,出为福建提举、转运使,终礼部侍郎。咸淳四年卒。见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九三《铁壁堂记》,李昴英《文溪集》卷二《寿安院记》,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五《诸侄约至黄檗》诗注,《癸辛杂识》别集上,《宋史》卷四七四《丁大全传》,《清容居士集》卷三三,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7—?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明辅,号荆溪。少从陈耆卿、叶适学。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宝祐四年以忤史嵩之罢职,寻卒。有《荆溪集》、《荆溪林下偶谈》。
全宋诗
吴子良,字明辅,号荆溪,临海(今属浙江)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淳祐二年(一二四二)除淮东提举,四年除秘书丞(《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五年为两浙转运判官(《咸淳临安志》卷五○)。八年以江南两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官至太府少卿。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因忤史嵩之罢。有《荆溪集》,已佚,今存《荆溪林下偶谈》四卷。《宋元学案》卷五五、民国《临海县志》卷二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八六三
吴子良,字明辅,号荆溪,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幼从陈耆卿学,长登叶适之门。举宝庆二年进士,淳祐中为朝散大夫、直敷文阁、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迁湖南转运使、太府少卿。宝祐四年,以忤史嵩之罢职,寻卒。著有《荆溪集》、《荆溪林下偶谈》(存)。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宋史翼》卷二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