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13,分1775页显示  上一页  379  380  381  382  383  385  386  387  38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林大猷(子道 思轩 )
沈棨(元节 吾匏 )
薛敬之(显思 思庵 )
谢铎(鸣治 方石 文肃 )
赵宝(德用 古愚 )
赵让(元逊 逊甫 )
金时习(悦卿 梅月堂、东峰、清寒子 )
陈珷(德章 敬斋 )
雍泰(世隆 正谊、谊庵 端惠 )
马愈(抑之 清痴、痴痴道人 )
黄仲昭( 退岩居士、未轩 世称 未轩先生 仲昭 )
刘大夏(时雍 别称 东山先生 忠宣、忠宣有东山集 东山、东山居士 )
张泰(亨父 沧州、沧洲 )
张海(文渊 函山 )
方守(宜约 省斋、省庵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497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子道,号思轩。天顺间举人。授新建教谕。成化中官国子监学录,执经从学者数百人,斋舍不能容,大猷为之编次,使轮番听讲。官至翰林检讨。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
棨,字元节,号吾匏,平湖人。天顺甲申进士,授工部主事,监龙江税,有廉声。知潮州,严通番之禁,宽私盐之课。历延平、临江,不改其操。庄定山有十年清沈美南京,今日临江沈更清之赠,因相传曰清沈。终贵州参政。诗文冲澹纯雅,五言古最得柴桑风致。有颐贞集行世。
维基
沈棨(1435年—?),字元节,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进士出身。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二十八名。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会试第四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十四名。历官广东惠州府知府、贵州布政司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508 【介绍】: 明陕西渭南人,字显思,号思庵。从周蕙学,鸡鸣候门开,洒扫设座,跪而请教,精研理学。成化初,贡入国子监。成化末,选授应州知州,有治绩。弘治中,官至金华府同知。有《道学基统》、《洙泗言学录》、《尔雅便音》、《思庵野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510 【介绍】: 明浙江太平人,字鸣治,号方石。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直经筵。遭丧服除,遂不起。弘治初,以原官召修《宪宗实录》,擢南京国子祭酒,累官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居五年引疾归。经术湛深,文章有体要。任职国子监时,严课程,杜请谒,增号舍。卒谥文肃。有《赤城论谏录》、《伊洛渊源续录》、《赤城新志》、《桃溪净稿》。
沧海遗珠
谢铎(1435-1510)字鸣治,号方石。浙江太平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编修,历官至礼部右侍郎,经术精湛,文章有体要。卒谥文肃。著有《桃溪净稿》《赤城新志》《伊洛渊源续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鸣治,台州太平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右侍郎掌国子祭酒事赠礼部尚书谥文肃有桃溪净槁
明诗纪事·丙签·卷四
铎字鸣治,太平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南国子祭酒,擢礼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肃。有《桃溪净稿》八十四卷。 (《麓堂诗话》:谢方石出自东南,人始末之知。为庶吉士时,见其送人兄弟诗曰:坐来风雨不知夜,梦入池塘都是春。」争传赏之。学诗自立程课,限一月为一体,如此月读古诗,则凡翰林官课及应答诸作皆古诗,故其所就沈著坚定,非口耳所到。既其老也,每出一诗必令子指疵,不指不已。及予有所质,亦倾心应之,必使尽力。子尝为《崖山》,内一联渠意不满,予以为更无可易,渠笑曰:「观子胸中似不止此。」最后曰: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渠又笑曰:「微我子不到此。」予又为《端礼门》古乐府,渠以为末句未尽,往复再四,最后乃曰:「碑可毁,亦可建。盖棺事,久乃见。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渠不待辞毕,已跃然而起矣。方石古乐府最得古意,如《过河怨》曰:「过河过河,不过河,奈此中原何!」《夜半檄》曰:「国威重,空头敕。相权轻,夜半檄。」皆警句也。 《诗谈》:天台谢铎刚毅英华,焉用藻饰。 姜南《蓉塘纪闻》:桃溪谢文肃公铎有《顺天乡试录次韵寄潘时用》诗云:「又是西风桂子秋,不闻仙录上瀛洲。青灯入夜西涯老,谁复朱衣为点头。」末注云:「时西涯李学士为考官,而时用不第,岂非命哉!」盖时用与西涯平生最相知者。时用名辰,后以荐举,官至太常。 《三台诗录》:文肃既归,路过新河,有军笑之曰:「有官不会做,有钱不会接。」文肃闻之,笑曰:「军其知我哉!」遂赋一绝云:「五陵裘马日更新,白发归来苦爱贫。除却新河军识我,平生知己更何人!」亦前辈一段佳话也。)
维基
谢铎(1435年—1510年),字鸣治,号方石,浙江台州府太平县桃夏(原属黄岩县,今温岭市大溪桃夏)人。明朝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是成化、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重要成员。谢铎年少颖悟,弱冠入县学,天顺三年(1459年)举己卯科浙江乡试第二,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编修,参与预修《英宗实录》。成化九年(1473年),奉旨校勘《通鉴纲目》,上书劝诫宪宗励精图治,不被采纳。又上言边事,切中时弊。秩满,升任侍讲。不久,连遭两丧,丁忧守制。期满后,以养亲为由,没有复官。弘治初年,因多人推荐,重新启用原官,参修《宪宗实录》。弘治三年(1490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次年,称病归里,家居十馀年,荐举者更多。时值国子监祭酒职务空缺,部议启用谢铎,孝宗对其素来器重,命为礼部右侍郎,管理祭酒事务。谢铎屡次推辞不成,最终就任。五年后,再次称病去职。正德五年(1510年)二月二日,谢铎在家中病卒。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肃。《明史》有传。
赵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宝,字德用,号古愚,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明朝理学家、政治人物。成化乙酉解元,联捷丙戌进士。官至广东佥事。宋朝庄懿王赵德昭之后。成化元年(1465年)己酉科福建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二年(146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广东佥事,卒于官。
赵让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嘉兴府桐乡人,字元逊。成化十一年进士。任松滋知县,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官至南宁知府。
维基
赵让(1435年—?),字元逊,亦号逊甫。浙江桐乡人。天顺六年(1462年)壬午科举人,此后困春闱十馀年,直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登乙未科第三甲进士。初授松滋县知县,行取升刑部主事,历本部员外郎中。弘治六年(1493年)出为广西南宁府知府,有惠政,卒于任所。

人物简介

简介
金时习(韩语读音:Kim Si-seup,1435-1493)朝鲜李朝时期诗人、小说家。字悦卿,号梅月堂、东峰、清寒子等。生于汉城一封建贵族家庭。幼年聪颖过人,5岁能诗,人称“5岁文章”。 曾随名师金泮攻读中国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的著作。15岁去三角山读书堂学习。1455年朝鲜世祖李瑈篡位后,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并废除集贤殿,屠杀文人学士。他对世祖暴政不满,焚毁书籍,撕碎儒服,削发为僧,四处云游,并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从1464年左右起,在庆州金鳌山居住 6年。1471年拒绝世祖召他进京为官。后移居京畿道扬州郡水落山。1481年还俗。晚年在江原道雪岳山隐居。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三一
陈珷,字德章,号敬斋。顺德人。明宪宗成化五年(一四六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监察御史。以疏劾宦官汪直等获罪,谪戍居庸,后放归。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五、咸丰《顺德县志》卷二三有传。
维基
陈珷(1435年—?),字德章,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广东乡试第十五名。成化五年(1469年)乙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名,,改庶吉士。成化七年,授监察御史,参与弹劾汪直,后巡按云南,以劾钱能被逮,戍居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514 【介绍】: 明陕西咸宁人,字世隆,号正谊。成化五年进士。除吴县知县。太湖涨没田千顷,泰作堤为民利,称雍公堤。累官为山西按察使,以故降官。弘治十二年,迁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屡抑军吏,坐暴虐黜为民。正德初起南京户部尚书。以不与刘瑾往来,复罢归;瑾诛,复官。卒谥端惠。
维基
雍泰(1436年—1515年),字世隆,号谊庵,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咸宁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成化己丑进士,正德间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成化五年(1469年),登进士,授南直隶吴县知县,在任期间修太湖堤坝,人称“雍公堤”。召为监察御史,巡按两淮盐运,后出任凤阳府知府。父丧丁忧去职,除服后起用为南阳府知府。余子俊督师时,推荐其为大同备副使,擢山西按察使,其性格刚廉,并屡次抵制当地豪强。后因太原府知府尹珍弹劾下诏狱,降湖广参议。弘治四年,转为浙江右布政使,因母丧丁忧离去。弘治十二年(1499年),起用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明武帝继位,给事中潘铎等举荐其有敢死之节,克乱之才。吏部尚书马文升起用其为南京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固辞不赴。正德三年(1508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因与刘瑾不合,勒令辞职削籍。刘瑾伏诛后,恢复官职,致仕。天启年间,追谥端惠。

人物简介

维基
马愈(1435年—?),字抑之,号清痴、痴痴道人,直隶嘉定府嘉定县人。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六十六名。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会试第二百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名。马愈能诗善书,擅长山水画,为吴门画派先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508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明诗纪事·丙签·卷五
仲昭名潜,以字行,莆田人。成化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纶修。坐谏鳖山烟火予杖,谪湘潭知县,迁南大理评事,进寺副,乞休。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寻致仕。有《未轩集》十四卷。 (《升庵文集》:宋时御前内宴,翰林撰致语,八节撰帖子,虽欧、苏、曾、王、司马、范镇皆为之,盖张而不弛,文武不能,百日之蜡,一日之泽,圣人亦不之非也。成化中,黄编修仲昭、庄检讨昶不撰元宵词,又上疏论列以去,以此得名。然自是而后,内外隔绝,每有文字,别开幸门,有文华门、仁智殿辈,每得美官,至蠹政害人,曷若仍旧之愈乎!愚谓于丽语中寓规谏意,如六一公「玉辇经年不游幸,上林花好莫争开」,「君王念旧怜遗族,长使无权保厥家」,亦何不可? 田按:成化三年,宪宗将以元夕张灯,命词臣撰诗词进奉。仲昭与编修章懋、检讨庄昶谏:张灯岂尧舜之道?诗词岂仁义之言?乞将烟火停止。帝以元夕张灯,祖宗故事,仲昭等妄言,并杖之阙下,左迁其官。时修撰罗伦先以言事被黜,人称翰林四谏。检程克勤《篁墩集》有《元夕观灯应制》诗云:「五朝故事传来久,乐与民同上元酒。想像先皇得众心,尚有灯词播入口。」「太平喜是百载过,边燧不惊天气和。古来张弛皆有道,赏心一日非为多。」未免近于迎合上旨矣!
维基
黄仲昭(1435年—1508年),名潜,字仲昭,以字行,号未轩,福建莆田县(今莆田市)东里(今荔城区英龙街东里巷)人,明朝官员。明宣宗宣德九年(1435年)出生,“性端谨”,“年十五、六即有志正学”。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与编修章懋等上《谏<元宵烟火>诗》疏,讽朝廷耽于逸乐,谪为湘潭知县。弘治元年(1488年),由吏部尚书推荐,弘治三年(1490)任江西提学佥事。弘治八年(1495年),辞官返乡。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一日,黄仲昭病逝,葬于华亭云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16 【介绍】: 明湖广华容人,字时雍。刘仁宅子。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子,授职方郎中。传成化间曾隐匿郑和航海档案,以防宪宗仿成祖所为。弘治六年治张秋镇河决,擢户部左侍郎。十一年,引疾归,筑草堂于东山下,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越二年,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十五年拜兵部尚书,数疏陈国事,深得孝宗信任。武宗立,权幸用事,争之不得,乞休归。刘瑾复坐以事,戍肃州。瑾诛复官,寻致仕。卒谥忠宣。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雍,华容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职方郎中历官右都御史总督两广拜兵部尚书赠太保谥忠宣有东山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四
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以忤阉系狱。寻出为福建参政,进广东布政使,改浙江,擢副都御史,治张秋河,进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理宣府兵饷,移疾归。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赐归。以忤刘瑾逮系,遣戍肃州,赦归。卒赠太保,谥忠宣。有《东山集》。 (何孟春《燕泉集》:刘东山公晚年肃州之谪,虽由逆瑾,其实公同年焦阁老芳为之。公与焦素无他,焦特忌公名耳。岑猛赂既行,瑾集大臣议欲置公重辟,诸大臣惴不敢吐一语,独都御史屠公滽曰:「刘某何罪,必欲文致之!」瑾怒,明日大臣以屠议奏,瑾谋于焦及吏部尚书刘宇,宇又素嫉公者,署:「刘某轻议夷人迁徙,发远戍。」瑾初拟广西边卫,焦曰:「是送彼归也。」乃定肃州。公《西行稿》载公赴肃州时,故旧皆避不来会,独乡人严仲洪赠诗,公和笞之。公《过六盘山寄西涯阁老》诗末句云:「寄语同年老知己,天涯孤客几时还?」叹同年也。后归自六盘,和前韵末句云:「凭谁寄语中州子,前度刘郎今已还。」中州子,焦与刘也。其事盖如此。 《蠖斋诗话》:刘忠宣公乎生不刻意作诗,间有为而作者,皆事核意真,情到兴具。如《抚谕田州》句云:「如何万顷桑麻地,天与夷人作战场。」虽土官岑溥亦感也。出锦衣狱中有句云:「红尘未了清时债,白发重来此地游。」盖公为兵部郎中,尝下狱也。谪戍甘肃,《过六盘山》句云:「绿野误为三品地,白头今到六盘山。」盖以为终于侍郎不起,未必有此谪也。《谪所示子侄》句云:「报国未能平海宇。充军终是累儿孙。」盖以逆瑾有刘某永远充军之批旨也。又云:「犹有先朝宣召梦,急趋黄屋面承恩。」盖思孝庙君臣相遇,千载一时,虽在谪所不忘情也。《谪所赠同事》诗曰:「时事何人苦变更?边城持戟半儒生。」盖刘瑾用事,士大夫有罪多谴谪甘肃也。 田按:忠宣一代名臣,诗非所留意,语特轩爽。)
维基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自号东山居士,湖广华容县(今属湖南)人。天顺己卯湖广解元,甲申进士。弘治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天顺三年(1459年),刘大夏中式湖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天顺八年(1464年)成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宪宗成化初年馆试,大夏本可留任翰林官,但他自请改部职,被任命为职方司主事,升兵部车驾司郎中。成化十九年(1483),升福建右参政,有政绩。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担任过广东布政使。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刘大夏前往平息。弘治十五年(1502年)官至兵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上疏请求归隐。正德三年,九月,以岑猛事,入北镇抚狱,刘瑾欲置之死地。幸赖左都御史屠滽和宰相李东阳相救,改判处充军肃州(今甘肃酒泉)。在肃州的官吏怕得罪刘瑾,不敢供给膳宿,只有三名学生供养他。正德五年(1510)夏,遇赦归。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卒。赠太保,谥忠宣。葬于华容县胜峰乡话岗村的山坡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480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四
泰字亨父,太仓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迁修撰。有《沧洲集》十二卷。 (《升庵集》:张亨父诗句清拔,名于一时。其《正月十六日》诗云:「长安元夕少灯光,此夜欢娱觉更忙。十里东风吹翠袖,九门银烛照红妆。虹桥御陌争春步,云阁谁家晚香?醉著吟鞭急归去,老夫当避少年狂。」其手书稿,慎于先师李文正公处见之。 《南濠诗话》:张修撰亨父工于诗,尝岁晚与翰林诸公联句有云「生事残年话,风流后辈誇」,竟以是月卒,亦诗谶也。 田按:亨父才华烂漫,与陆鼎仪、陆文量号「吴中三凤」。馆选时,刘文安为院长,语某吉士云:「古诗、律诗各右体裁,与亨父叩其妙可也。」其为老辈推重若此。)
维基
张泰(1436年—1480年),字亨父,号沧洲,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文学家。天顺三年(1459年)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中副榜,八年(1464年)甲申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成化十六年(1480年)升翰林院修撰,踰月得暴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498 【介绍】: 明山东德州人,字文渊。成化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进都给事中,数因灾陈时政得失,劾两京大臣,以刚直称。累官至兵部左侍郎,降授山西右参政,致仕。
维基
张海(1436年—1498年),字文渊,号函山,山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天顺己卯解元,成化丙戌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终山西布政司使右参政。天顺三年(1459年)己卯科山东乡试第一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会试第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八十七名。历官户科给事中,升顺天府丞、太仆寺卿、云南鹤庆知府、顺天府尹,擢兵部右侍郎,进左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04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宜约,号省斋。成化五年进士。累官云南参政。时土司互相仇杀,劝谕使归和好,地方宁息。官至湖广右布政使。
维基
方守(1436年—1504年),字宜约,号省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盐籍。进士出身。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福建乡试第五十五名。成化五年(1469年)参加乙丑科会试第六十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五十四名。授户部主事,历升员外、郎中,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升云南右参政,七年三月升湖广右布政使,以病致仕,卒于弘治十七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