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613,分1775页显示 上一页 396 397 398 399 400 402 403 404 405 下一页
过鹤(字 九皋 号 心月 )
陈振(字 时起 号 主静 )
陈烓(字 文用 号 蒙庵 )
陶琰(字 廷信 号 逸庵 恭介 )
黄珂(字 鸣玉 简肃 号 蕨山 )
周旋(字 克敬、中规 号 西溪 )
庞泮(字 元化 号 石壁 )
徐宝(字 信之 号 石林 )
李文利(字 乾遂 号 两山 )
杨茂元(字 志仁 号 麟洲 世称 掌三法司 )
林廷选(字 舜举 号 竹田 )
沐琮(字 廷芳 号 益庵 武僖 )
洪远(字 克毅 号 弘斋 )
王鏊(字 济之 文恪 号 守溪 世称 震泽先生 )
其它辞典(续上)
谢迁(字 于乔 号 木斋、能持正 文正 )过鹤(字 九皋 号 心月 )
陈振(字 时起 号 主静 )
陈烓(字 文用 号 蒙庵 )
陶琰(字 廷信 号 逸庵 恭介 )
黄珂(字 鸣玉 简肃 号 蕨山 )
周旋(字 克敬、中规 号 西溪 )
庞泮(字 元化 号 石壁 )
徐宝(字 信之 号 石林 )
李文利(字 乾遂 号 两山 )
杨茂元(字 志仁 号 麟洲 世称 掌三法司 )
林廷选(字 舜举 号 竹田 )
沐琮(字 廷芳 号 益庵 武僖 )
洪远(字 克毅 号 弘斋 )
王鏊(字 济之 文恪 号 守溪 世称 震泽先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9—1531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明诗纪事·丙签·卷七
迁字于乔,馀姚人。成化乙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历谕德、庶子、少詹,兼侍讲学士,入阁参顶机务。进詹事,擢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改礼部尚书,进武英殿太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请诛刘瑾忤旨,致仕,除名。瑾诛复职,再致仕。起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正。有《归田稿》八卷。 (《四库总目》:谢迁文集全稿嘉靖中倭乱被毁,《归田稿》八卷乃其致仕以后。及再召时所作也。集中奏疏类,多晚年陈谢之作,凡在朝时嘉谟谠论,均已无存。即史所称「请罢选妃嫔,禁约内官」诸疏亦散失。然迁当归里以后,正刘瑾、焦芳等挟怨修邵,日在危疑震撼之中,而所作诗文,大抵词旨和平,惟眷眷寄江湖魏阙之思。老臣忧国,退不忘君,读此一编,已足以知其忠悃矣!) 王鍪《震泽纪闻》:成化、弘治间,翰林声望最重者吴宽,次则谢迁。两人皆状元及第,仪干修整。宽温粹含宏,迁明畅亮直,宽诗文俱有古意,迁亦亚之,故一时并有公辅之望。迁入内阁十馀年,号能持正,不失为贤相。时刘健为首相,迁数言宽当入阁,健曰:「待我去用之。」他日又以为言,又曰:「待我去用之。」迁争之不得,至声色俱厉,健但笑而已。 皇甫庸《近峰闻略》,弘治乙丑,大学士木斋谢公乞致仕,荐吴文定、王文恪二公以代己,言极恳至。一时恬让之风,感动中外。 田按:木斋以忤刘瑾致仕。瑾意叵测,人皆危之。木斋曰:「天佑皇明,我当无他,不见刘元城之事乎?」处之裕如,日与家围棋赋诗。可谓雅量。)维基
谢迁(1449年—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谥文正。成化十一年(1475年)状元,三朝元老,累官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浙江余姚泗门(今泗门镇)人。其父亲曾任都事,参与张楷征讨邓茂七之乱。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过鹤,字九皋,号心月,无锡人,明成化十四年进士。任太仆寺丞。维基
过鹤(1449年—?),字九皋,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军籍。进士出身。八月初六日生。早年出身国子生,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四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九名。授江西安福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9—1520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时起,号主静。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吴县知县,升监察御史,所至皆著风采,以山东右布政使致仕。生平清廉自持,为人文雅酝藉。居官三十年,室庐萧然。维基
陈振,字时起,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丙签·卷十二
烓字文用,㷆弟。成化戊戌进士,除监察御史。出为浙江按察佥事。有《留馀稿》。维基
陈烓(1449年—1527年),字文用,号蒙庵,更号留馀叟,福建福州府闽县人,进士出身。成化四年,福建戊子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登戊戌科会试中进士,任潮州府推官,擢南京监察御史,清两浙戎政兼刷三司案牍,得兵万人。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五月,擢广西按察司佥事,丁母吕孺人忧。服阕,不复起,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吏部以旧官起补浙江佥事。赴任三月,引疾辞官,时年五十二。卒年七十九,著有《留馀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9—1532 【介绍】: 明山西绛州人,字廷信,号逸庵。陶铨子。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官刑部右侍郎,以忤刘瑾,下狱革职。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嘉靖初,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恭介。维基
陶琰(1449年—1532年),字廷信,号逸庵,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人。成化间乡试解元,再中进士,累官户部、工部尚书。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恭介。成化七年(1471年),陶琰登山西乡试第一;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弘治初年,晋升为刑部员外郎,二年(1489年)升任陕西按察司佥事,以抚臣举荐,升固原兵备副使,九年后,升福建按察使,因每次吃饭只有一个蔬菜,闽人谓之“青菜陶”。升浙江右布政使,转福建左布政使,正德元年(1506年)调任山东左布政使,不久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二年(1507年)迁刑部右侍郎。陕西甘肃游击将军徐谦讦攻巡按御史李高、兵备副使张天衢、兰州知州姜闳三人,徐谦为刘瑾馀党,欲诬陷李高;陶琰调查后上书,刘瑾大怒,借其他事情逮捕陶琰入诏狱,禠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正德六年(1511年),转为南京刑部右侍郎。次年,刘七率众侵犯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陶琰担任右都御史,巡视浙江。此后平定叛乱,并赈灾飓风灾害。此后又命总督漕运,连续上疏七次乞求归乡。明世宗继位后,起用恢复官职。此后加升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为工部尚书。同年冬,改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致仕归乡后九年去世。赠少保,谥恭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9—1522 【介绍】: 明四川遂宁人,字鸣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龙阳知县,历兵部侍郎、南京都御史,官至工部尚书。正德初朱宸濠谋复护卫,珂坚执不署,时以为难。卒谥简肃。维基
黄珂(1449年—1522年),字鸣玉,号蕨山,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潼川州遂宁县(今四川省遂宁市)人,官至南京工部尚书。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三甲十三名进士,授龙阳县知县,丁父母忧,服阕,弘治六年(1493年)擢升陕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东城,出按贵州等地,整理当地吏治官民,奏劾巡抚钱钺、总兵官焦俊等罪,改巡按京畿顺天等府,督修内皇城,征贵州土官米鲁,任监军及纪功御史。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巡视海道,正德三年(1508年)升任山西按察使。正德四年(1509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并参与平定安化王朱寘鐇谋反。正德六年(1511年),与总兵官马昂督军战,平定亦不剌寇乱。同年秋,入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改刑部左侍郎。宁王朱宸濠意图恢复护卫,黄珂坚持阻挡。正德九年(1514年),升任南京右都御史,十一年拜南京工部尚书,之后致仕。嘉靖元年十二月卒,享年七十四,赠太子少保,谥简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19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克敬。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选户科给事中。在科九年,屡上疏,论事剀切。后出参广藩。有《西溪小稿》、《杜诗质疑》、《东湖十咏》、《慈溪志》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克敬,慈溪人。成化丁未进士,以兵科给事中出参广藩有西溪小槁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旋字中规,永嘉人。正统丙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进侍讲,兼左春坊左庶子。有《畏庵集》十卷。维基
周旋(1450年—?),字克敬,号西溪,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民籍。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七名,二甲第九十二名进士。弘治三年(1490年)五月除南京户科给事中,转北兵科,十一年十二月升刑科右,奏请疏通南旺湖,十三年九月升兵科左,十四年三月出为广东右参议,十二月因考察去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16 【介绍】: 明浙江天台人,字元化。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屡迁刑科都给事中。敢言不避,直声甚著。弘治十一年擢福建右参政,迁河南右布政使,转广西左布政使,致仕卒。有《谏垣》、《薇垣》、《归田》三稿。维基
庞泮(1450年—1516年),字元化,号石壁,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进士出身。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甲辰科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弘治年间,升刑科都给事中,并救副使杨茂元等人。弘治九年(1496年)因岷王朱膺鉟弹劾武冈州知州刘逊,被牵连下狱。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福建右参政,改河南右布政使,后迁广西左布政使,致仕回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24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信之。弘治三年进士。授知华容县。筑黄洋渡堤以免垦田水患,民称徐公堤。以治绩入为南京户部主事,累迁南京刑部郎中,拒里中故旧干请。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有《石林稿》。维基
徐宝(1450年—1524年),字信之,号石林,应天府江宁县民籍,直隶吴县人。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八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六十四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华容县知县,擢升南京户部主事,改工部,分司仪真。丁母忧,服除,补南京刑部,升员外郎、郎中。正德四年(1509年)秋七月升浙江布政司右参议、专理粮储,不久告归。嘉靖三年四月卒于家,享年七十五。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16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志仁,号麟洲。杨守陈子。成化十一年进士。历仕湖广、山东副使。弘治七年河决张秋,宦官李兴等以治河为名,威虐百姓,絷辱按察使。茂元上疏乞召还李兴等,反为兴等诬陷下狱。山东父老遮道诉茂元冤。旋得言者交章救,谪长沙同知。后迁广西参政,正德中刘瑾索贿不予,勒令致仕。谨诛,起复,官终刑部侍郎。甬上耆旧诗·卷十二
字志仁。生能视烈日,久不眩。六岁所读书,一过即诵。客或指铜炉使作破题,应声曰:范金以为体,然火以为用。及长,策名俱高等。授刑部曹,善执法。尚书林公聪倚以为重,凡事关会鞫,俱使兼理,人称为掌三法司。同曹主事杨仕伟以事忤汪直,诬坐受贿,徵其赃。仕伟廉不能输,同曹敛手莫敢顾,公独为代输,且手署曰:刑部主事杨茂元俸银十两。直见之,诧曰:此人大好胆气。仕伟遂得白。出虑江南囚多,释冤狱。后曹录其论,奏为式,由郎中迁湖广副使。弘治二年,改山东,适河决张秋,公乃陈三事各一疏合上。其一言天下事任专则功成,官多则民扰。今河决张秋,事诚至急。皇上既命都御史刘大夏来治,复遣太监李兴、总兵平江伯陈锐同治之。以张秋方掌地,而三大臣群聚于此,费用万亿,此可寒心。臣闻各官初至,祭大河之神,天气阴晦,帛久不然。及将焚,忽结为人形,面目毕具,万人惊骇。此神明特垂警戒。乞朝廷将太监总兵取回,独用大夏。盖大夏不妄费财,不携妻子,不惮劳苦。若朝廷专其任,重其权,自可责以成功。且水阴象也,欲消其变,宜严宫禁,重边防。近闻后戚家威权太盛,其假名号横行河道间,不可胜数,乞稍裁抑。况运道未通,外敌不知,国家有十年之积,恐生觊觎。宜严加堤备,庶使地变可消。后又陈治河诸策,乞命廷臣会议。其二言:近闻明旨,访求天下画工赴京供奉。臣谓自皇上御极,收用名贤,罢传奉之官,塞宝石之门,绝四方贡献,出奇禽异兽于外。时俱谓尧、舜复生。今甫七八年,而明诏及此,使人得窥圣心所向,此魏徵所以献十渐于太宗也。乞皇上挽初心,却小僻,收涣汗于既颁,天下幸甚。其三言:山东连年旱涝相仍,差科繁童,民至不能堪。近又差都知监右监丞李全前来镇守,加派供给,将何所出?况朝廷设官,可谓极备,不知此镇守复理何事?乞皇上即将李全取回,以苏民困。三事前后数千言,后家愤甚。兴锐亦指疏中焚帛数语,斥为妖言。诏遣锦衣百户胡节槛系如京。所至民遮路哭,节马至不前。及陛见,公挺身跪,不伏。上大怒,命系锦衣狱。而胡节独入,与诸中官泣白公冤,且具言遮道状。诸中官俱心动,为之解。上亦察其忠,谪同知长沙。其后河治一如公所策。论者谓公三事疏与文懿讲学听政疏义相表里,而剀切过之,若公可谓不负君父者也。公在官,数以疾乞身,不许,历迁广西参政。时逆瑾擅命使御史出查盘取赂,人谓公若以千金馈御史可免祸。公曰:千金非盗官帑,则下剥民脂。以此自救,是畏无妄之灾,而显犯有名之律,某誓死不为也。瑾遂勒公致仕。公以书寄子曰:昔求之不得,今不求而得之,喜可知矣。即日买舟归里。瑾诛,起迁副都御史,抚贵州,讨平篁子坪诸苗。再晋南刑部侍郎,卒于官。公为人强介独立,见义辄赴,毅然不可回。性孝友天至志成,文懿所未行。拓始祖及五世祖墓地,树碑益田。从弟二人早孤,以文懿所授田分给之,抚恤终其身。值大父母、父母讳辰,必斋素,尽日往吊。有丧者之家,虽数十里不烦其饮食。诸嘉言行,不能尽载。所著有麟洲稿。维基
杨茂元(1450年—1516年),字志仁,号麟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进士出身。礼部尚书杨守陈之子。成化十一年(147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郎中,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出为湖广按察使副使,改山东副使。弘治七年(1494年)治理黄河决口,因与中官对抗被弹劾,明孝宗下诏逮捕。当地百姓遮道诉节,乞求归还。朝议上,杨茂元坚持不跪,明孝宗大怒,置之入诏狱。当地百姓多次诉冤,加上言官论救,改为长沙同知,之后谢病归还。数年后,起用为安庆府知府,升广西左参政。正德四年(1509年)刘瑾派监察御史孙迪索贿不成,被勒令致仕。刘瑾被诛杀后,起任为云南左布政使,再以右副都御史担任贵州巡抚,改负责南京都察院,官至刑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26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初姓樊,字舜举。成化十七年进士。授苏州府推官,擢御史。正德中,由大理寺卿迁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地方。九年,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致仕。明诗纪事·丙签·卷七
廷选字舜举,长乐人。成化辛丑进士,授苏州推官。迁监察御史,出为浙江佥事,进副使,历广东按察使、布政使、南大理卿。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拜南工部尚书。有《竹田集》。维基
林廷选,原姓樊,字舜举,号竹田,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军籍。成化十三年(1477年),福建丁酉乡试中举。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辛丑科进士。授苏州府推官,擢监察御史,按广西。因平定倭寇有功,升任浙江佥事,历副使,广东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入为大理寺卿。以右都御史镇两广。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496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字廷芳,号益庵。沐斌子。父卒时年幼,从兄沐璘、沐瓒相继代任。通经义,能词章。成化三年至镇。广西土官暴虐,奏请更设流官。又平定马龙、丽江诸地部族起事。卒谥武僖。无子,以瓒孙沐昆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19 【介绍】: 明徽州歙县人,字克毅,号弘斋。成化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居官勤慎廉直。朱宸濠反,调兵械备御,力疾视事,以劳瘁卒。维基
洪远(1450年—1519年),字克毅,号弘斋,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十二月十六日生,行三,早年出身国子生,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二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二百四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七名。初授莆田县知县,丁忧去职。起补浚县,改交河县。弘治八年(1495年)四月由南京都察院理刑知县实授南京福建道监察御史,十三年十月升浙江按察司佥事,十七年十二月升本司副使,复除湖广副使,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升广西按察使,五年四月升四川右布政使,六年九月升陕西左布政使,七年闰五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九年七月改任南京大理寺卿,十年十二月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十四年三月升南京工部尚书,七月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24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沧海遗珠
王鏊(1450-1524)字济之,江南吴县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第一,正德初(1506)累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恪。博于学问,文章尔雅。著有《姑苏志》《震泽长语》《春秋词命》《震泽集》《史馀》等。明诗纪事·丙签·卷七
鏊字济之,吴人。成化乙未第二人及第,授编修。历侍讲、谕德、少詹,兼侍讲学士,擢吏部侍郎,入阁参预机务。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赠太傅,谥文恪。有《震泽集》三十卷。 (《乌衣佳话》:吴中落花诗,自沈石田起一咏三十律,一时诗人倡和者斐然,至有和韵者,未免东坡捣辛之诮。王文恪公《咏落花》绝句云:「鱼鳞滴地雪斑斑,蝶怨蜂愁鹤惨颜。只有道人心似水,花开花落总如闲。」观此诗一洗山林陈腐之陋,奚以多为? 田按:文恪以文章名一世,集中七言律绝格调风致,竟尔不凡。维基
王鏊(1450年—1524年),字济之,号守溪,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朝正德、嘉靖年间重臣。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谥文恪。王鏊之父王琬于成化九年(1473),年五十五岁始授湖广光化县知县,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弃官还吴。王鏊自幼随父读书,善写文章,国子监诸生争诵其文。成化十年(1474年)举甲午科应天乡试第一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联捷会试第一,殿试登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王鏊廷试原拟第一,一说因对策指陈时弊,为执政所忌;一说时任大学士商辂(明朝当时唯一连中三元者)不欲让他人俪己,故抑之。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讲、右春坊右谕德、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弘治十三年七月(1500年)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元年(1506年)升吏部左侍郎。十月以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与焦芳一同入阁参政。十二月升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国事总裁、同知经筵事。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升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尚书仍旧。王鏊居官清廉,为人正直,时称“天下穷阁老”。当时中官刘瑾擅权,郎中张玮、副使姚祥、尚宝卿崔璿被刘瑾荷杖几死,王鏊怒斥刘瑾:“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又与韩文等上疏请诛刘瑾等“八党”,不被采纳。正德四年(1509年)四月致仕归里,读书著作,常与诗友游山玩水。学者称震泽先生。閒居十四年而卒。朝廷追赠太师,谥文恪。退休后,在苏州学士街天官坊建有“怡老园”,清代改作江苏布政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