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613,分1775页显示 上一页 413 414 415 416 417 419 420 421 422 下一页
杭淮(字 东卿 号 复溪、双溪 )
段敏(字 惟勤 号 南州居士 )
王瓒(字 思献 号 瓯滨、环庵 文定 )
秦镒(字 国重 号 古岸、藕塘 )
米鲁(号 无敌天王 )
罗侨(字 维升 号 东川 )
邢珣(字 子用 号 三湖 )
邵天民(字 聘夫 号 梦觉 )
郑光弼(字 士勋 号 守夫 文翼 )
金逵(字 达卿 号 望山 )
陈彝(号 西溪 )
陈恪(字 克谨 号 矩斋 )
韩宗尧(字 仁卿 号 爱轩 )
颜颐寿(字 天和 号 梅田 )
其它辞典(续上)
杨玮(字 伯玉 号 玉峰 )杭淮(字 东卿 号 复溪、双溪 )
段敏(字 惟勤 号 南州居士 )
王瓒(字 思献 号 瓯滨、环庵 文定 )
秦镒(字 国重 号 古岸、藕塘 )
米鲁(号 无敌天王 )
罗侨(字 维升 号 东川 )
邢珣(字 子用 号 三湖 )
邵天民(字 聘夫 号 梦觉 )
郑光弼(字 士勋 号 守夫 文翼 )
金逵(字 达卿 号 望山 )
陈彝(号 西溪 )
陈恪(字 克谨 号 矩斋 )
韩宗尧(字 仁卿 号 爱轩 )
颜颐寿(字 天和 号 梅田 )
人物简介
维基
杨玮(1462年—?),字伯玉,号玉峰,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匠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历官光禄寺丞,正德二年(1507年)闰正月被调外任,遂调为山西隰州同知,累升南京工部署郎中,六年九月升广西布政司左参议,十年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38 【介绍】: 明常州宜兴人,字东卿,号复溪。杭济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诗集》、《二杭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东卿,济弟。弘治己未进士,累官南京总督粮储右副都御史有双溪集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六
淮字东卿,济弟。弘治己未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出为浙江按察佥事,进副使,改山东,又改云南,历湖庸按察使,山东、河南布政使,擢南太侯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有《双溪集》八卷。 (《四库总目》:淮兴兄济并负诗名,与李萝阳,徐祯卿、王守仁,陆深诸人还相倡和,其诗格清体健。在弘治、正德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 《遵岩集》:双溪持虽裁制错出,律调不同,归之严整雅健,体高而意正,音舒而节越,有前世作者之风。《静志居诗话》:双溪诗极其道练,如网丝抽自梭肠,似湿而有条理,五言尤擅场,可亚少谷。 田按:东卿诗不事叫嚣,自饶古格,在七子派中,与大复、昌毂为近。)维基
杭淮(1462年—1538年),字东卿,号双溪,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民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式己未科二甲第五十七名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升广西司员外郎,正德三年(1508年)二月升浙江按察司佥事,不久升本司副使,五年丁父忧归。服阕,复除山东副使、整饬天津兵备,十年七月改任云南督学副使。十六年正月升湖广按察使,嘉靖二年(1523年)三月升山东右布政使,不久升河南左布政使,四年十月升南京太仆寺卿,六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七年正月吏部尚书桂萼言其长于文学,短于吏事,令回籍听用。著有《双溪集》。嘉靖十七年卒,享年七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金坛人,字惟勤,号南州居士。弘治三年进士。知新城、庐陵,有异政。历浙西参议,调运军需,支持镇压峒民起事,升副使。卒年五十五。能诗。有《南州集》。维基
段敏(1460年—?年),字惟勤,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医籍,治《书经》。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六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联捷庚戌科会试第一百九十名,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十一年任江西庐陵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永嘉人,字思献。弘治九年进士。充经筵讲官,进讲时举直错枉,以讽刺刘瑾。瑾矫旨诘责。瑾诛,擢礼部侍郎,鉴于储位久虚,疏请育宗室一人,并乞停止巡幸。维基
王瓒(1462年—1524年),字思献,号瓯滨,一号环庵,浙江永嘉县(今属龙湾区)人,弘治丙辰榜眼。官至礼部右侍郎。弘治八年(1495年)乡试中举。次年会试第十五名,殿试登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大明会典》。正德五年(1510年)升翰林院侍讲,充经筵讲官,因得罪刘瑾,被贬国子监司业。刘瑾被诛后,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改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十二年(1517年)升任礼部右侍郎。嘉靖初年(1522年)大礼议中,因与张璁支持明世宗封生父兴献王为皇考,而遭到礼部尚书毛澄、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反对,并被贬为南京礼部侍郎。随后母丧丁忧,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赠礼部尚书,谥文定。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镒,字国重,号古岸,别号藕塘,明无锡人。瑞五公六世孙,弘治五年举人,授涿州学正,升瑞安知县,颇著惠政。历官南京刑部员外郎加授中宪大夫,卒年七十八岁,祀瑞安名宦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 【介绍】: 明云南沾益州人。土知州安民女,嫁贵州普安州土判官隆畅。以事被出。畅老,前妻之子礼袭职,父子不协。鲁乃令所属营长阿保讽礼迎己。礼迎而与之通。畅怒,杀礼,米鲁复毒杀畅。弘治十二年,遂自号无敌天王,反于普安。十五年为王轼等所破,被擒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34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维升,号东川。受业张元祯,讲学里中。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会知县。正德初迁大理右评事,五年因旱霾上言,逆刘瑾,几遭极刑,因李东阳力救,得改原籍教官。瑾诛复职,以病归。朱宸濠反,王守仁起兵讨伐,请侨留守吉安。世宗即位,授台州知府,擢广东左参政,逾年谢病归。有《东川集》。维基
罗侨(1461年—1534年),字维升,号东川,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同进士出身。弘治、正德年间罗侨为人性情纯静,寡嗜贪欲。其受学于张元祯。弘治十二年,登进士,授新会县知县,受到民众爱戴。正德初年,入朝担任大理右评事。正德五年四月,顺天府大旱,罗侨于是因灾进言,称:当时,朝中官员长期避诿谏言。罗侨奏疏呈上时,内心揣度必死无疑,于是便将棺材放在车上听后发落。刘瑾大怒,假传内宫圣旨谴责长达百句,命令朝廷大臣商议刑罚。大学士李东阳极力营救,得以改判贬为原籍担任教职。同年秋天,刘瑾事败,罗侨不久被徵召恢复原职,随后他称病辞职归乡。宁王朱宸濠反叛,王守仁在吉安起兵,罗侨首先赴义讨伐平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32 【介绍】: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子用,号三湖。弘治六年进士。正德初,官南京户部郎中,忤刘瑾,除名。瑾诛,起南京工部郎中,迁赣州知府,招降剧盗满总,从王守仁镇压横水、桶冈诸寨,功第一。又从王守仁讨平朱宸濠。官至江西右布政使。维基
邢珣(1462年—1532年),字子用,号三湖,直隶当涂县(今安徽省当涂县)人,弘治进士。正德末参与平定朱宸濠叛乱。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正德初年,改刑部,转员外郎、郎中,复改官至南京户部郎中,因忤逆刘瑾被除名,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南京工部郎中,累升至赣州府知府,曾经招降剧盗满总等。王守仁进攻横水、桶冈时,邢珣经常担任此前锋。此后论功,增二秩,任江西右参政。朱宸濠谋反时,曾经以重金赏诱满总,满总逮捕使者给邢珣,并跟从邢珣一同平定宸濠之乱。屡疏乞休,乃诏升左布政使致仕。嘉靖十一年卒,享年七十一。
人物简介
简介
邵天民(1462-1539),字聘夫,号梦觉,宜兴人。郡庠生。
人物简介
简介
郑光弼(정광필,1462年—1538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字士勋,号守夫,本贯东莱,在朝鲜中宗年间两次被拜为领议政,与黄喜并列为朝鲜王朝两大贤相。死后谥号文翼,配享中宗庙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19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达卿,号望山。金泽子。弘治九年进士。授阳信知县,为政以不扰民为旨。治最,擢太仆寺丞。正德初,官至广东按察佥事,参与镇压大帽山农民起事。维基
金逵,应天府江宁县富户人,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科三甲第十九名进士。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号西溪,昆山人。弘治壬子举人,任台州太平教谕,迁县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18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克谨,号矩斋。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宿松知县。正德初迁江西副使,刘瑾用事时削籍。后再起为贵州副使,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吏部奏旌天下能员,以恪为首。官至大理寺卿,卒于官。工诗,有《小孤山诗集》。维基
陈恪,字克谨,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军籍。浙江乡试第七十六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进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38 【介绍】: 明湖广巴陵人,字天和,号梅田。弘治三年进士。授宝丰知县,累官都御史,居官有清望。副使胡世宁发朱宸濠谋不轨,命偕驸马都尉崔元往勘处。未至,宸濠已反,因会师纪功。嘉靖中为刑部尚书,妖人李福达狱起,郭勋等合谋为蜚语惑上,颐寿受诏鞫问,忤旨下狱,寻革职闲住卒。隆庆初复官。维基
颜颐寿(1462年—1538年),字天和,号梅田,湖广岳州府巴陵县人,军籍,弘治庚戌进士,嘉靖间官至刑部尚书。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科湖广乡试第七十七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初授河南宝丰县知县。调治淇县。擢贵州道监察御史。正德改元,奉旨出按广西。升光禄寺少卿。不久,升大理寺少卿,再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嘉靖四年(1525年)补左都御史。改刑部尚书,因李福达狱,忤旨下狱,不久革职。隆庆初年平反,追赠太子太保,赐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