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439,分1763页显示  上一页  415  416  417  418  419  421  422  423  42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于鏊(器之 云心 )
伍文定(时泰 松月 忠襄 别称 皇弟 )
吴山(静之 讱庵 忠襄 )
吴昂(德翼 南溪 )
吴江(从岷 与斋 )
周东(伯震 雨村 )
唐寅(伯虎、子畏 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 )
廖汉(天章 五洪大夫 )
张九叙(禹功 桐冈 )
张润(汝霖 西磬、西磐 恭肃 )
张羽(伯翔 中梁 )
戴恩(子充 东滨 )
文徵明(璧、壁 徵仲、征明、徵明 衡山、吴门四家、衡山居士 贞献先生 )
方鹏(时举 矫亭 )
曾大显(世荣 凤陂 )
于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于鏊(1470年—1548年),字器之,号云心,直隶滁州卫(今安徽滁州市)旗籍扬州府仪真县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贵州按察使。于鏊先世为扬州仪真人,元末迁居至滁州。于鏊在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应天乡试中式第十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二百九十三名,廷试二甲四十三名进士,任户部四川司主事,正德五年(1509年),拜广西道监察御史,不久奉敕督长芦盐法,兼视河道。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浙江按察司副使,擒大盗汤毛九等。嘉靖元年(1522年)升山东按察使,因为考察被调任贵州按察使,嘉靖四年入京觐见后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30 【介绍】: 明湖广松滋人,字时泰,号松月。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善弓马。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以断案得罪权贵,下狱,斥为民。刘瑾败后,再起。后任吉安知府。佐王守仁平桶冈、横水等山寨。宸濠反。文定迎守仁入吉安,出兵平叛。嘉靖间累官兵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卒谥忠襄。
维基
伍文定(1470年—1530年),字时泰,号松月,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松滋县(今湖北省松滋市西北老城)人,军事将领,同进士出身。伍文定强于骑射,有力气,喜欢议论。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授常州府推官,善于决断案件,期间劝魏国公徐与勿佔用民田,退田予民。后因刘瑾接受徐与贿赂,巡抚艾朴等十四人悉数被逮捕,当时伍文定已经升至成都同知,也因此下诏狱,被贬斥为民。刘瑾伏诛,伍文定重新起用,并平定江西姚源、王浩八等民乱,此后升为河南府知府,擒拿张勇、李文简叛乱。因政绩,调任吉安府知府,平定永丰及大茅山叛乱,此后辅佐巡抚王守仁平定桶冈、横水。宁王朱宸濠称兵造反,吉安府官民争相逃亡,是为宁王之乱,伍文定斩杀一个逃亡者后,众人纷纷安定,并迎接赣南巡抚王阳明入城抗敌。此后知府邢珣、徐琏、戴德孺等纷纷前来共同讨伐,伍文定担任大帅。在战场上,伍文定中弹,火烧其须而不动。平定叛乱后,因功最大,升江西按察使。太监张忠、许泰抵达南昌,意图冒功,但王阳明已经俘虏朱宸濠抵达浙江。至此张忠大恨,伍文定反被捆绑,伍文定怒骂张忠是想帮宁王报仇,张忠听到指控颇惊,只好将他放了。之后,伍文定仍然升为广东右布政使,未赴任时,世宗已经嗣位。伍文定于是上疏称张忠自称皇弟、刘晖自称皇子,许泰自称皇帝的副手威武副将军,都是欺君之罪,并请发放朱宸濠赀财,还给江西官署,并释放被张忠、许泰冤枉之人、宁王王府中的宗室兄弟,明世宗对此表示嘉奖并批准。此后论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嘉靖三年(1524年)讨平海贼董效,后因病请辞。嘉靖六年(年)召为兵部右侍郎,同年冬升任右都御史,掌管都察院事。次年,升任兵部尚书,提督云南、四川、贵州、湖广军,讨伐云南土酋安铨叛乱,并后因尚书方献夫、李承勋诋毁而令致仕。嘉靖九年(1530年)去世。天启初年(1621年)追谥忠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42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静之,号讱庵。吴洪子。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中,刚直不挠,为权贵所不喜。巡抚河南,以河南惟河患最甚,遂根极利害,著《汾河通考》。宗室将军朱祐椋招纳亡命,侵掠民间。山疏免为庶人。旋被祐椋诬,左迁浙江参议。后以佥都御史巡抚四川,论罢不职武臣。晋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军务。官至刑部尚书,以论翊国公郭勋触帝怒,免官归,道卒,谥忠襄。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静之。尚书洪子。正德戊辰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南赣河南四川巡抚进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追谥忠襄
维基
吴山(1470年—1542年),字静之,号讱庵,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人。官至刑部尚书。吴洪之子。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乡试一百二十一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员外郎、刑部郎中。正德十五年,外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嘉靖二年(1523年),担任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次年改江西左参政。嘉靖六年,任福建按察使。嘉靖八年,改江西左布政使。嘉靖十年,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嘉靖十三年,贬为浙江右参议,次年升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同年授应天府府丞。嘉靖十六年,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四川等地。嘉靖十七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嘉靖十八年,授刑部右侍郎,次年改左。嘉靖二十年,升为刑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44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德翼。少时刻苦力学。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宣城知县,改新建。宁王朱宸濠暴虐,民不堪命,结山寨抗命。昂以为民乃有激而然,亲入山谕之。累升福建按察佥事、山东副使,所至有善政。官终福建布政使,以廉介为同僚所不喜,知不能谐俗,逾年即致仕。既归,每混迹农渔,布衣毡帽,人或轻侮之,亦不较。有《周礼音释》等。
槜李诗系·卷十一
昂,字德翼,号南溪,海盐人。少时闻海宁祝先生萃,履方笃行,以员外郎家居教授。昂裋褐草鞋,负书往从。先生奇之曰:“生来晚,书舍满,唯一牛屋,生宁得居乎?”昂欣然受。书日夜诵不辍,衣一败絮,时解与所从老仆,更相衣。或周走室中,跳踊却寒。除夕归,上母寿,即走诣祝先生所。自是学大成,登弘治乙丑进士,授宜城令。改新建会宸,濠横虐民不能堪,匿丁家山以拒。昂入山谕之立散。历迁兵刑二曹,擢福建接察佥事。有妻杀夫坐死者,昂疑而默祷,梦一小儿据人腹,昂曰:“杀人者必杜福子也”捕得之。闽人以为神。累升布政,乞归。居白苧溪上,著书自乐。布袍芒履,混迹农渔人,或狎之亦不校。尝驾舴艋入郡城,遇两生,舟相触,怒止昂,索钱以偿。昂乞至西门汤别驾家行贷,至则别驾大惊曰:“何得辱前辈。”昂逊谢,益恭。两生惭沮而去。晚年不涉世故,及岁饥,数为请赈。又上书请筑海塘一方赖之。著有《南溪集》。郑端简云:“明有两方伯,天台陈公,华亭夏公,皆人杰也。”昂学问淳固如天台,见几明哲如华亭,而安贞履顺,敛华就实,尤不可及焉。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昂字德翼,海监人。弘治乙丑进士,授宜城知县。改新建,历兵部,刑部郎,出为福建按察佥事,终布政使。有《南溪集》。
维基
吴昂(1470年—1544年),字德翼,号南溪,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成化六年出生。浙江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四十一名进士。授宣城县知县,改新建县。历南京刑部主事,告归。六年后,起为南京兵部武选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十四年(1519年)四月擢云南按察司佥事,十五年四月调任福建佥事,嘉靖二年(1523年)十月升山东按察司副使,致仕归。数年后,又于嘉靖八年(1529年)拜原官,五月转升福建左参政。十年五月进右布政使,十一年八月引疾乞休
吴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江(1470年—?),字从岷,号与斋,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弘治八年(1495年)浙江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科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河南布政使。正德十六年(1521年)罢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0 【介绍】: 明河间府阜城人,字伯震,号雨村。成化二十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以伉直忤刘瑾,勘事陕西,死于安化王寘鐇之叛。有《雨村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23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从周臣学画。弘治十一年举人第一。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宁王朱宸濠厚礼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而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游宴其中。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诗文亦工。有《画谱》、《六如居士集》。
词学图录
唐寅(1470-1524)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逃禅仙吏。苏州吴县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以第一名中举,世因以"唐解元"称之。以画名,与沈周、文徵明、仇英有"明四家"之目。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有《唐伯虎全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人。弘治戊午乡试第一。有六如居士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蒲圻人,字天章。弘治六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孤介有声。正德初,刘瑾柄政,汉上疏论时政,不报。遂归。
维基
廖汉,字天章,号五洪大夫,蒲圻人。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乡试,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陈情便养,改南京户部主事。正德初,刘瑾当国,廖汉上疏抗论时政不报,再上疏自陈,去官归里。结茅五洪山潜修以居,卒年85岁。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九叙(1470年—1529年),字禹功,号桐冈,山东商河县人。弘治五年(1492年)山东乡试第七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第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授户科给事中,四年五月升刑科右给事中,六年三月升户科左,丁忧归。九年正月复除户科左,十六年二月升吏科都给事中。嘉靖元年(1522年)十二月升太仆寺少卿,三年五月改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升巡抚山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五年五月改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七年正月回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2 【介绍】: 明山西临汾人,字汝霖,号西磬。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宜阳知县。正德时擢给事中,抗言大计,侃侃不阿。核甘肃边储,稽察精明。迁户科都给事中。历顺天巡抚,条上边民疾苦等事,均见施行。后为宁夏巡抚,边备颇饬。以户部尚书致仕。
维基
张润(1470年—1552年),字汝霖,号西磐,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人,民籍,官至户部尚书。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山西乡试第一名解元,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三甲第六十名进士。初授河南宜阳县知县,正德元年(1506年)擢刑科给事中,累迁礼科右、吏科左,升户科都给事中。九年擢顺天府丞,十三年转左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十四年丁外艰,十六年起宁夏巡抚,嘉靖二年(1523年)召还理院事,四年以九载考绩,晋左副都御史理院,六年以大狱谴归。嘉靖十八年诏复原职,转兵部右侍郎,又转户部左侍郎,督太仓。嘉靖十九年(1540年),晋工部尚书。二十年因内艰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尚书,二十七年以考绩赴京,觐见后即便道过家,恳求致仕,时已改户部尚书,仍督太仓,被准致仕,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恭肃。
张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33 【介绍】: 明陕西南郑人,字伯翔,号中梁。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武宗时刘瑾败后,始授御史,出按山东,大僚属善视其门生某,至则知为山东大害之一,乃首劾去之。旋为广平知府,创建漳川书院,躬自课士。调河间,亦著声誉。嘉靖中擢贵州布政使,终南京工部侍郎。
维基
张羽(1470年—1533年),字伯翔,号中梁,陕西汉中府南郑县人。陕西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二名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正德六年十二月选授四川道试监察御史,十一年巡按山东,弹劾山东左布政使陈一经衰老废事,令致仕,又弹劾山东按察司佥事牛鸾,使其降职。后出任广平府知府,创建漳川书院,调河间府知府,超升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四年(1525年)四月升江西按察使,晋贵州左布政使。八年(1529年)九月升南京太仆寺卿,十月升南京大理寺卿,十年闰六月升南京工部右侍郎,卒年六十四。十五年六月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28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子充,号东滨。正德六年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迁员外郎,督运营建大木,怜民夫劳扰,疏请用近京军士番替运输,民称之。历郎中,专理仪真至临清河道。正德末,迁陕西布政司参议,未任归。
维基
戴恩,字子充,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十八名,登第二甲第六十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文林子。从吴宽学文章,从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同以画名,号吴门四家。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旋致仕归。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善诗文,工行草,精小楷。画尤胜,擅山水、花卉、兰竹、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又熟于元末明初故家遗老之轶事。每与人言,历历如数家珍。既卒,私谥贞献先生。有《甫田集》。
词学图录
文征明(1470-1559) 初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苏州长洲人。正德末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开"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祝允明有"明四家"之目。又擅书,工行草,尤精小楷。诗文与徐祯卿、唐寅、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主吴中风雅之盟四十年。有《甫田集》。今人辑有《文徵明集》,词在集中。
人物简介
文征明(一四七零—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征明,号衡山居士,明长洲人。擅画山水,名重当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明四家”。能诗,工行、草、隶书,尤精小楷。正德末以岁贡生荐授翰林院待诏。有《甫田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徵仲,吴人。嘉靖中为翰林待诏。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温州知府林子。以岁贡入京,用荐授翰林待诏。有甫田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一(上)
徵明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人。用蔗授翰林院待诏。有《甫田集》三十五卷。 (《四库总目》:徵明舆沈周皆以书画名,亦并能诗。周诗挥洒淋漓,但自写其天趣,如云容水态,不可限以方圆。徵明诗则雅饬之中,时饶逸韵。 《艺苑卮言》:文徵仲诗如仕女迷妆,雏摩坐语,又如小阁疏客,位置都雅,而眼境易穷。《读书后》:馀当谓吴兴赵文敏公孟烦风流才艺,惟吾郡文待诏微阴可以当之,而亦少有差次,其同者诗文也、书画也,又皆以蔗辟起家。赵诗小壮而俗,文稍雅而弱,共浅同也。文皆畅利而乏深沈,其离古同也。书小楷赵不能去俗,文不能去纤,其精绝同也。行押则赵于三王近,而文不能近,少逊也。署书则文复少逊也。八分古隶则文胜,小篆则赵胜也。然而篆不胜隶。画则赵之入唐、宋人深,而文少浅,其天趣同也。其鉴赏博考复同也。位在赵至一品,而文仅登一命。寿则文逾九龄,而赵仅垂七帙,异也。若出处大节之异,前辈固巳纷纷言之,吾待诏不与同年语也。 《四友齐业说》:衡山当对馀言;我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门,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声也。 《国雅》:文徵仲,吴中往哲如公之博鉴雅步艺苑者。宜冠林壑矣。其文恬寂整饬,诗亦从实境中出,特调硝织弱。其字法画品尤得三昧,故是一氏逸品。) 《(夷白齐诗话》:衡山文先生有《病起遗怀》二律,盖不就宁藩之徵而作也。词婉而峻,足以拒之于千里之外。诗云:「潦倒儒官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推南赋小山。病起秋风吹白发,雨中黄叶暗松关。不嫌穷巷频回辙,消受炉香一味闲。」「经时卧病断经过,自拨闲愁对洒歌。意外纷纭如命在,古来贤达患名多。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心事悠悠那复识,白头辛苦服儒科。」后宁藩败,凡应辟者崎岖万状,公独晏然,始知不可及也。 六砚斋二笔:文衡山先生诗有极似陆放翁者,如煮茶句云:「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吴中诸公遗力往宾云取泉,恐其近取他水以欺,乃先以竹作筹子付山僧,侯力至随水运出,以为质。可补茗社故寅。《鸟衣佳话》:苏郡虎丘剑池,其水不流,终崴不竭。正德辛未水忽涸,其下嵌岩空洞,深邃莫测。好事者执烛而入,见内有叠板如门户状,相传阖闾王所葬处。文衡山诗云:「吴王埋玉几千年,水落池空得墓瓦。地下谁曾求宝剑,眼中吾已见桑田。金袅寂寞随麈规,石阙分明有洞天。安得元之论往事,满山寒日散苍烟。」越岁其泉复旧。黄佐《泰泉集》:文公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劄,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精妙,有细入毫发者。李文正公东阳以篆自负,及见公隶,曰:「吾之篆,文生之隶,蔑以加矣。」 《书史会要》: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画仿涪翁尤佳。评者云,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涧。谢肇制《五杂俎》:文徵仲书得法于峻子山而参以松雪,亦时为黄、米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尝行。惟小楷正书譬即山阴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画远学郭熙,近学松雪,而得意之笔,往往以工致胜。至其气韵神采,独步一时。《丹青志》:文先生画师李唐、吴仲圭,翩翩入室,大园小轴,莫非奇致。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喧溢里门,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一时砚食之士沾脂浥香,往往自润。年龄大耋,神明不凋,断烟残楮,篝灯夜作。故得者益深保爱,奉如圭璋。 《画禅室随笔》:文太史本色画极颊赵承旨,笔微尖利耳。同能不如独异,无取绝肖,似所谓鲁男子学柳下惠。 《画史会要》:朱子朗为衡山高足,衡山应酬之作多出于朗手。金陵一人客寓苏州,遗童子将币于子朗,求衡山赝木。童子误送衡山宅,致主人意,衡山笑而受之,曰:「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乎?」一时傅以为笑。 方薰《山静居画论》:衡山太史书画办香松雪,笔法到格,浸浸乎入吴兴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别厂径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东泉诗话》:《甫田集戊午元旦》一律:「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祗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集中多有元日、除夕等题,衡山大年,几至百岁,王弁州为作傅云:「海内习文先生名久,几以为异代人,而怪其在,谓为仙且不死。」情事逼真。 田按:衡山诗龠州帮助以吴饮少之。馀谓和平蕴藉,于风雅为近,奚必以模宋范唐,自矜优孟衣冠耶!书画亦精绝过人,为世实重。名德大年,林见索、王宗贯于艺事外推之,可称具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举,号矫亭。正德三年进士。嘉靖初大礼议起,以张璁议为是,遂官至南京太仆卿。然实不欲事事附和张璁,不久,即引疾辞去。有《责备馀谈》、《昆山人物志》、《矫亭存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举,昆山人。正德戊辰进士,历南武选郎擢山西提学副使以疾辞用荐徵拜春坊庶子迁太常卿有矫亭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六
鹏字时举,昆山人。正德戊辰进士,授南礼部主事。改南刑部,历员外、郎中、改南兵部、吏部,出为浙江参议,历山西副使。用荐改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修撰,迁南太常卿。有《矫亭存稿》十八卷、《续稿》八稿。 (凤《改亭续稿》:矫亭诗文平实典雅。 《静志居诗话》:矫亭古时效陶,近体学白,颇饶自得之趣。其自题小像云:「此像何人斯?吴淞方矫亭。颇记前身事,生可六七龄,一疾遽夭死,天地为冥冥。苍头抱我哭,诸妇痛拊膺。其家乃城居,面北高檐楹。临街列屠沽,阴风助哀声。思之宛如昨,语及辄涕零。性灵想不寐,还复得此生。」乃知记忆前身事,匪独鲍井羊环也。)
维基
方鹏(1470年—?年),字时举,号矫亭,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治《易经》,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辛酉科(1501年)应天府乡试第二名举人,年三十九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十六名,第二甲第十名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丁外艰,服阕,改南京刑部,升员外、郎中,丁内艰,服阕,改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调任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升浙江左参议,三年十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致仕。六年十月起为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修撰,加四品服,充经筵讲官。七年八月与韩邦奇主持顺天府乡试,九月以乡试题目被弹劾,夺俸四月。八年四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七月升南京太常寺卿,十年正月被革职令闲住。

人物简介

维基
曾大显(1470年—?),字世荣,号凤陂,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三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六名,三甲第一百八十七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选授礼科给事中,查盘延绥等处仓库粮料,违刘瑾意,被逮系锦衣卫狱,杖二十,三年十一月贬浙江布政司照磨,六年(1511年)任慈溪县知县,升苏州府同知,七年十二月升河南按察司佥事,官至四川布政司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