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荫赎
良裘
荫籍
新先辈
荫袭
荫德
予末小子
先亲后不改
佛类词典
先辈
其它辞典
林先辈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不详。进士。世次无考。《吟窗杂录》卷一二引沙门文彧《诗格》录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漢語大詞典》:荫赎(蔭贖)
根据先辈的功劳、地位许其子孙赎罪。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国初吏人﹞犯罪许用荫赎。吏有所恃,敢於为奸。”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六年:“﹝道官可自大夫以上﹞共带职人并令封至朝官,许荫赎私罪为官户。”
《漢語大詞典》:良裘
(1).精制的皮衣。古代供君王所服。周礼·天官·司裘:“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良裘,王所服也。” 孙诒让 正义:“王所服凡冕服弁服之裘,皆是以尊者所亲御,当择毛物纯縟,人功密致者献之,故称良裘。”
(2).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孔颖达 疏:“言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后以“良裘”喻先辈高超的技艺。 唐 何延之 《兰亭始末记》:“ 右军 亦自爱此书,留付子孙,传之七代孙 智永 ……捨家入道,俗号 永禪师 。禪师克嗣良裘,精勤此艺,常居 永欣寺 阁上临书。”
《漢語大詞典》:荫籍(蔭籍)
因先辈功勋而得的官籍。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 燕 寇突来,人士骇散。荫籍朘削,龟绳用稀。” 宋 司马光 《送同年郎景微归会稽荣觐序》:“余又与 景微 以荫籍同官,偕举进士。”
《漢語大詞典》:新先辈(新先輩)
唐 时考中进士者互称先辈。新先辈是对新进士的敬称。
《國語辭典》:荫袭(蔭襲)  拼音:yìn xí
承袭先辈的名位爵禄。《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一日有个姓刘的,是个荫袭公子,到京师荫袭求官,数年不得。」《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按察司姓崔,是太监的侄儿,荫袭出身,做到按察司。」也作「荫袭」。
《國語辭典》:荫袭(廕襲)  拼音:yìn xí
承袭先辈的名位爵禄。《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老爷封了侯,那一品的荫袭,料想大爷、二爷也不稀罕,就求大爷赏了我,等我戴了纱帽,给细姑娘看看,也好叫他怕我三分。」也作「荫袭」。
《漢語大詞典》:荫德(蔭德)
先辈遗下的德泽。 梁斌 《播火记》二一:“自从 明 朝时代,老辈爷爷们建下了基业,子子孙孙丰衣足食,都是老人们的荫德。”
《漢語大詞典》:予末小子
(1).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后汉书·明帝纪:“詔曰:‘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寧。’”
(2).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明 章衮 《书〈临川文集〉后》:“公之纯疵得失,犹方员之囿于规矩也。予末小子安敢復有所赘。”
《漢語大詞典》:先亲后不改(先親後不改)
谓先辈结成的亲戚关系,后辈应予保持。《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这出月初一日,是 乔 亲家 长姐 生日,咱也还买分礼儿送了去。常言‘先亲后不改’,莫非咱家孩儿没了,断了礼,不送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露着你们‘先亲后不改’,欺负我老迈无能!”
先辈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先进先达之人。临济录曰:「自古先辈,到处人不信,被递出,始知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