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804,分1854页显示 上一页 248 249 250 251 252 254 255 256 257 下一页
赵汝洙(号 泗山 )
僧行秀( 蔡 号 万松老人、万松 )
危和(字 应祥、祥仲 号 蟾塘、闲静居士、閒静居士 )
吴仁杰(字 斗南、南英 号 蠹隐、蠹豪 )
尤台(字 公辅 号 退翁而终 )
李心传(字 微之、伯微 号 秀岩 )
王澡(别称 王藻 号 瓦全先生 字 身甫、子知 名 津 )
赵希仿(字 寅父 号 野云 )
丁黼(字 文伯 号 涎溪、延溪 恭悯、忠悯、节悯 )
何异(字 同叔 号 月湖 )
余端臣(字 正君 世称 讷庵先生 )
俞澄(字 子清 号 且轩 )
刘准(号 南窗 )
刘宰(字 平国 号 漫塘病叟、漫堂 文清 )
其它辞典(续上)
赵汝暖( 汝暌 号 文林 )赵汝洙(号 泗山 )
僧行秀( 蔡 号 万松老人、万松 )
危和(字 应祥、祥仲 号 蟾塘、闲静居士、閒静居士 )
吴仁杰(字 斗南、南英 号 蠹隐、蠹豪 )
尤台(字 公辅 号 退翁而终 )
李心传(字 微之、伯微 号 秀岩 )
王澡(别称 王藻 号 瓦全先生 字 身甫、子知 名 津 )
赵希仿(字 寅父 号 野云 )
丁黼(字 文伯 号 涎溪、延溪 恭悯、忠悯、节悯 )
何异(字 同叔 号 月湖 )
余端臣(字 正君 世称 讷庵先生 )
俞澄(字 子清 号 且轩 )
刘准(号 南窗 )
刘宰(字 平国 号 漫塘病叟、漫堂 文清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汝洙,号泗山,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汝暖弟。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进士。官国史编修。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6—1246 【介绍】: 宋僧。解州解县人,俗姓蔡,号万松老人。出家于邢州净土寺。嗣雪岩,构万松寺以居,潜志自修。通孔老百家之学,三阅藏教,恒业《华严经》。有《祖灯录》、《鸣道集》、《辨宗说》等。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行秀。号万松。河内人。族蔡氏。自幼不凡。超然有出世志。屡白父母求出家。父母初难之。然知终不可以世相夺。因携送邢州净土寺。礼赟允公为师落䰂焉。具戒后。决力参究。即担囊抵燕。栖憩潭柘。过庆寿。叩胜默老人。老人曰。学此道。如锻金。滓秽不尽。精真不显。观君眉宇间大有物在。此物非一番寒彻。不能放下。子后自见。不在老僧多言也。师益厉精猛。至寝食俱忘。后至磁州。参云岩满公。遂于言下大悟。曰得恁么近。始知胜默为人处婆心切落草深也。依雪岩二年。尽其底蕴。付僧伽黎。勉以流通大法。自是两河三晋之人。皆饮师名。法门隐然。倚以为重。明昌中。章宗请入内庭说法。亲奉锦绮大衣。腋而升座。自后妃以下。皆从师受法。罗拜位下。各施珍爱。建普度会。数日之内。祥瑞叠见。道猷远闻。承安改元。特诏住仰山栖隐寺。寺先为世宗所建。奉玄冥顗公为开山。顗公。故金国大禅老。给田度僧。虽极一时之盛。然未大弘法音。师登座一宣。万指倾听。以洞上孤冷不振之宗。一旦得师而起之。扶颓继绝。功不在青华严下也。次迁宝集万寿。又移席报恩。连住钜刹。道化不少衰。晚年退居从容庵。幽林多暇。评唱宏智百颂。又著请益录。踵碧岩之后尘。开宝镜之重垢。甚有补于宗门。学者至今传习。师天资敏利。于百家之学。无不淹通。三阅大藏。首尾熟贯。虽座主老于翻检者。不敢以汗漫欺。李屏山居士。著论弘宗。人称。使摩诘枣柏再出无以加。然以日叩函丈。受师启发者居多。则师于法门树立宏矣。后无疾而终。年八十一。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行秀,字万松,姓蔡氏,河内解人也。父真,才气俊爽,好善多能,雅信因果。皇统初,宦游洛水,喜永年风物之盛,因而家焉。秀年十五,即求出家,父母不能夺其志,礼邢州净赟,业五大部,试于有司,在选者二百人。与老僧靖恩皆为众所属望,恩自以为不如,不能出其右。秀闻而让之,试之日,独献律赋而归。考官孙椿年读其文,乃大叹服,请冠其发而妻之以子。秀拒之曰:“与其挂名吏曹,曷若取牃祠部。”明年受具足戒,遂游燕,历潭柘、庆寿诸刹,晚归西刘村寺。西刘村者,今广济寺也。秀初出家时,参万寿胜默光禅师,半载无所入。复于元沙未彻语有疑,行脚至磁州大明,请益雪岩满禅师,力参二十七日,于满言豁然大悟,满以衣偈付之。旋还中都,居万寿。金章宗景其道行,请入内廷,敷座说法,宫嫔罗拜。建普度会,香花阒咽,万众云屯。复奉诏命住大都仰山,更移锡报恩、洪济。元太祖庚寅,乃奉敕主万寿。已而退居从容庵,幽室独处,冥然入定,心相俱清。生平励行苦志,勤修弗倦,数典名蓝,发扬洞旨,宗风茀茀,动人神髓。至是疲于津粱,盖将终焉。至元元年丙午后四月四日示疾,七日,书偈别众,悠然坦化。世寿八十有一,僧腊六十,建塔于西刘村寺前。今乾石桥北砖塔是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6—1229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应祥,一作祥仲,号蟾塘,又号闲静居士。危稹弟。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嘉定七年为上元主簿,立祠祀程颢,真德秀为之记。知德兴县,振荒有惠政。有《蟾塘文集》。全宋诗
危和(一一六六~一二二九),字应祥,号蟾塘,又号閒静居士,临川(今属江西)人。稹弟。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嘉定七年(一二一四)于上元主簿任立祠祀程颢(《西山文集》卷二四《明道先生祠堂记》)。知德兴县。理宗绍定二年卒,年六十四。有《蟾塘文集》,已佚。事见《蒙斋集》卷一七《危君墓志铭》,《宋史》卷四一五《危稹传》附。全宋文·卷六八七七
危和(一一六六——一二二九),字应祥,号閒静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危稹弟。开禧元年进士,为上元主簿。改知德兴县,多有惠政。绍定二年八月卒,年六十四。著有《蟾塘文集》。见袁甫《危君墓志铭》(《蒙斋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五《危稹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迁居昆山。字斗南,一字南英,号蠹隐,又号蠹豪。孝宗淳熙间进士。历罗田令、国子学录。博学洽闻,尤精汉史,讲学于朱熹之门。以《三刘汉书标注》未臻尽善,博考订正成《两汉刊误补遗》,号称精确。又撰《汉通鉴》,集编年、纪传之长而去其短,与《补遗》相表里。尚有《易图说》、《离骚草木疏》、《陶靖节先生年谱》等。全宋诗
吴仁杰,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全宋文·卷六一一七
吴仁杰,字斗南,一字南英,号蠹隐,又号蠹豪,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居昆山(今江苏昆山)。淳熙五年登进士第,尝为罗田令。庆元初,主管户部架阁文字,迁国子录,未几罢。仁杰学识广博,尤长经史,尝讲学于朱熹之门,著有《易图说》(存)、《古周易》(存)、《离骚草木疏》(存)、《陶靖节先生年谱》(存)、《两汉刊误补遗》等。见《吴中人物志》卷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三,《吴郡志》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安溪人,字公辅。八岁能属文。宁宗庆元二年应童子举,中书试以说赋,片刻立成,词藻精绝。不求仕达,优游林石,自号退翁而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7—1244 【介绍】: 宋隆州井研人,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李舜臣子。宁宗庆元初应试落第,绝意科举,闭户著书。晚以崔与之等荐,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修《中兴四朝帝纪》,甫成其三,因言者罢。又踵修《十三朝会要》,书成,擢工部侍郎。以言去,奉祠居潮州。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旧闻證误》、《丙子学易编》、《道命录》等。全宋文·卷六八八○
李心传(一一六七——一二四四),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舜臣长子。庆元元年下第,遂闭户著书,不复应举。宝庆二年以魏了翁等荐召入朝,补从政郎,充秘阁校勘。赐同进士出身,为将作监丞,兼国史院编修官,专修《中兴四朝帝纪》。绍定间除秘书郎,以直宝章阁出通判成都府。迁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许辟官置局,踵修《十三朝会要》。书成召赴阙,权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后奉祠居湖州。淳祐四年卒,年七十八。心传通故实,有史才,著有《高宗系年录》二百卷(存)、《学易编》十五卷(存一卷)、《诵诗训》五卷、《春秋考》十三卷、《礼辨》二十三卷、《读史考》十二卷、《旧闻證误》十五卷(今存四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存)、《道命录》五卷(存)、《西陲泰定录》九十卷、《辨南迁录》一卷以及诗文一百卷等。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黄震《戊辰修史传》,《宋史》卷四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澡(一一六六~?),号瓦全先生(《深雪偶谈》),字身甫,初名津,字子知(《文献通考》卷二四五),宁海(今属浙江)人,一说四明人(《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下)。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历监进奏院,国子、太常博士,以朝散郎通判平江府。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全宋文·卷六八七七
王藻(《嘉定赤城志》、雍正《浙江通志》均作王澡,一一六六——?),字身甫,初名津,字子知,号瓦全先生,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绍熙元年进士。尝通判平江府。嘉定十二年为国子博士、监都进奏院,奉诏同管干三省枢密院铨试公试类试。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六,《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深雪偶谈》,《文献通考》卷二四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9 【介绍】: 宋池州石埭人,字文伯,号涎溪。丁泰亨子。孝宗淳熙年间进士。宝庆初年官成都制置使,为政宽大,蜀人德之。嘉熙三年元兵趋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迎战,至石笋街力战死。谥恭悯。全宋诗
丁黼(一一六七~一二三六)(《鹤林集》卷三四《褒忠庙记》),字文伯,号延溪,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历崇德县尉、秀州录事参军。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信州(《西山文集》卷一二《荐知信州丁黼等状》),迁夔州路安抚使兼知夔州。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为军器监(《鹤山集》卷八一《赠奉直大夫丁公墓志铭》),因言事被逐。绍定四年(一二三一)起为广西制置副使兼知静江府(《鹤山集》卷四四《夔州卧龙山记》)。六年,改四川安抚副使兼知成都府(《鹤山集》卷一二《制置丁少卿生日》)。端平三年,蒙古军入成都,力战殉难,谥忠悯。有《延溪集》五十卷,已佚。事见明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元学案》卷六一,《宋史》卷四五四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七三二七
丁黼(?——一二三九),字文伯,号延溪,故徐州人,迁居池州石埭(今安徽青阳南)。泰亨之子。从徐谊学,为真德秀、魏了翁称重。嘉定七年干办诸司审计司,九年任太府寺簿。宝庆元年累官军器监。知信州、吉州,皆有治绩。真德秀荐之,诏迁江西提刑。寻除夔州路安抚使兼知夔州,移广西制置副使、知静江府,复以四川制置副使守成都。为政宽大,蜀人戴之。嘉熙三年,元兵侵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力战死之,赐谥节悯(或作恭悯)。著有《延溪集》、《六经辩正疑问》等。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八、选举二一之一四,《宋史》卷四五四本传,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史翼》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同叔,号月湖。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朝以知萍乡县政绩迁国子监主簿,旋迁监察御史、右正言。疏谏光宗朝太上皇,语颇峻直,出湖南转运判官,还权礼部侍郎。以忤韩侂胄,被劾奉祠。起知夔州兼本路安抚使,立循环通济仓以济民。嘉定初召为刑部侍郎,寻权工部尚书,出知泉州。卒年八十一。有诗名。有《月湖诗集》、《宋中兴三公年表》。全宋诗
何异,字同叔,号月湖,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石城主簿。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萍乡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历监察御史,右正言,浙西提点刑狱,知夔州兼本路安抚。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刑部侍郎,权工部尚书。出知泉州,旋致仕。卒年八十一。有《月湖诗集》,已佚。《宋史》卷四○一有传。今录诗十三首。全宋文·卷五三九三
何异,字同叔,号月湖,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第,调石城主簿。累迁监察御史,右正言。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浙西刑狱。后为秘书监,权礼部侍郎、太常寺。以劾罢。起知夔州兼本路安抚。以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潭州。嘉定元年召为刑部侍郎,二年权工部尚书。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泉州,进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一。著有《月湖诗集》。见《宋史》卷四○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正君。为太学生,尝从辅广学。后以经学教授乡里,从之者数百人,学者称讷庵先生。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三九
俞澄,字子清,号且轩,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以伯祖俟荫入仕,中刑法科,累官福建检法。光宗时除大理卿,为刑部郎中,庆元中知常德府,嘉泰间为权刑部侍郎,至刑部侍郎,卒年七十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五三、五之五九,《宋诗纪事补遗》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号南窗。自幼好学。当宋末知国事日非,隐居教授,卜筑青山之原,日以教子读书为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7—1240 【介绍】: 宋镇江金坛人,字平国,号漫塘病叟。先宗绍熙元年进士。调江宁尉,当地巫风甚盛,令保伍互相纠察,多使改业为农。授泰兴令,有能名。以父丧至京,极言韩侂胄轻挑兵端。授浙东仓司干官,寻告归。退居三十八年,在乡置义仓,创义役,赈济万余人,又定折麦钱额,毁淫祠八十四所。有《漫塘文集》。全宋诗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八二○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号漫堂。镇江府金坛(今江苏金坛)人。绍熙元年赐进士出身,历江宁尉、真州司法、泰兴令。开禧间为浙东仓司干官,寻告归,监南岳庙。理宗即位,以为籍田令,屡辞,改添差通判建康府,又辞,以直秘阁主管仙都观。端平元年,升直宝谟阁,祠如故。未几,迁太常丞,迁将作少监,又以直敷文阁知宁国府,皆不拜。进直显谟阁,主管玉局观。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清。宰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着有《漫塘文集》(存)、《语录》、《京口耆旧传》(存)。见《宋史》卷四○一本传、《漫塘文集》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