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02,分1854页显示  上一页  261  262  263  264  265  267  268  269  27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遇(用之 洞斋 )
杜晔(良仲 世称 南湖先生 )
杨应龙(汝济 性斋 )
真德秀(景元、希元 西山、原姓慎 文忠 )
童居易(行简 世称 杜洲先生 )
罗必先
董煟(季兴、继兴 南隐、尚隐 )
薛师石(景石 瓜庐 )
许文蔚(衡甫、行父 环山 )
赵崇先
赵汝湜(澹轩 )
魏了翁(华父、华甫 鹤山 文靖 )
向水若(冰甫 松林居士 )
吕午(伯可 竹坡 )
吴昶(叔夏 友堂 他师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8—1248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用之,号洞斋。与刘克庄同受业于真德秀之门。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官至秘书少监。所为奏疏引经据史,议论精当。尝论内治,于君子小人,辞严气劲,为时所称。有《诗解》。
全宋诗
李遇(一一七八~一二四八),字用之,号洞斋,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理宗端平间知绩溪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召为监察御史。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知潮州,擢广东运判,移湖南提刑。八年卒,年七十一。有《诗解》等,已佚,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五《秘书少监李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四四
李遇(一一七八——一二四八),字用之,号洞斋,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冲子。与刘克庄同受业于真德秀之门。嘉定七年进士及第。端平初为绩溪令,迁监察御史。改秘书少监,主管云台观。起知潮州,擢广东转运判官,移湖南提刑,随以台疏罢官归。淳祐八年卒,年七十一,著有《诗解》及杂论著若干卷。见刘克庄《秘书少监李公墓志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五),《淳熙三山志》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良仲。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官终东阳主簿。初与弟知仁从石墩学,继师事朱熹十余年。学者称南湖先生。有《南湖文集》。
杨应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定人,字汝济,号性斋。宁宗时官武功大夫、两浙西路兵马钤辖。晚年请祠,主管建宁府冲祐观。尝著《进授册》五万余言,又有《知见录》、《性斋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8—1235 【介绍】: 宋建宁府浦城人,字景元,一字希元,后改作景希,号西山。一说原姓慎,避孝宗赵慎讳改。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开禧元年中博学宏词科。理宗时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史弥远惮之,被劾落职。起知泉州、福州。端平元年,入朝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拜参知政事,旋卒,谥文忠。立朝有直声,于时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数十万字。学宗朱熹。修《大学衍义》,称可作《大学章句》之佐。庆元党禁后,程朱理学得以复盛,与力为多。有《真文忠公集》。
全宋文·卷七一三五
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字景元,后更为希元,号西山,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南剑州判官。继中博学宏词科,嘉定元年迁太学博士。历迁校书郎、秘书郎、军器少监,又迁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以权臣擅政,力请外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历知泉州、隆兴府、潭州。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寻迁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在任屡进鲠言,为权臣史弥远所忌,罢职归。后复用,历知泉、福州。端平元年召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拜参知政事。二年卒,年五十八,谥文忠。德秀学宗朱熹,庆元党禁后,程朱理学复盛,其力为多。著述繁富,今存《四书集编》、《大学衍义》、《读书记》、《文章正宗》(辑)、《西山文集》等。见《宋史》卷四三七本传。
童居易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慈溪人,字行简。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赵葵开阃淮东,命摄天长簿。元兵攻城,邑令与主将不合,居易力促之协力防御,城赖以全。调诸暨簿,以政绩迁知泰宁,累官德庆知府。乞归,居杜洲之滨,学者称杜洲先生。卒年八十八。
全宋文·卷七七○九
童居易,字行简,庆元府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嘉定十年进士。赵葵开阃淮东,以居易摄天长簿。元兵攻城急,邑令与主将不协,居易力为陈解,遂协力捍防,城赖以全。调诸暨簿,上绩课最,转宣义郎、知邵武之泰宁。移判夔州,入为太学博士,出判吉州,升中奉大夫,知广东德庆府。上章乞归,居杜洲之滨,学者从之,称为杜洲先生。见《宋元学案》卷七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一六八。
罗必先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定元年(1208)任道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季兴,一作继兴,自号南隐,或作尚隐。光宗绍熙四年进士。授筠州新昌尉,历知应城、瑞安,改辰溪。以行救荒策,宁宗诏褒之。有《救荒活民书》、《抱膝稿》。
全宋诗
董煟(?~一二一八),字季兴(《江西诗徵》卷一七作继兴),自号南隐,德兴(今属江西)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历知应城、瑞安、辰溪县。值岁饥,行救荒策,宁宗褒之。嘉定十年十二月七日以疾卒。有《抱膝稿》十卷、《南隐集》,已佚。事见《洺水集》卷一○《董知县墓志铭》、《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五。
全宋文·卷六七七三
董煟(?——一二一七),字季兴,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从学于程迥,登绍熙四年进士。初授筠州新昌尉,再调成都征商,历应城令,郢州文学,知瑞安县,改辰溪。嘉定十年卒。著有《救荒活民书》(存)、《辩明圣孝书》、《寿国脉书》、《求贤变俗书》及《抱膝稿》。见程珌《洺水集》卷一○《董知县墓志铭》,《宋史》卷二○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八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8—1228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景石,号瓜庐。薛弼曾孙。隐居不仕,筑室会昌湖上。工小楷,篆籀斯隶,深造其极。尤工诗。有《瓜庐集》。
全宋诗
薛师石(一一七八~一二二八),字景石,号瓜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善书,生平未仕,筑室会昌湖上,与赵师秀、徐玑等多有唱和。理宗绍定元年卒,年五十一。有《瓜庐集》。事见本集附录宋王纬《薛瓜庐墓志铭》。 薛师石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瓜庐诗》(简称名贤集)、《四库全书》所收《瓜庐诗》(简称四库本)。另辑得散句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衡甫,一字行父,号环山。尝从朱熹、吕祖谦学。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通州教授,改海陵丞。时有旨审察,因耻于干进,杜门不出六年。宁宗嘉定初始赴调,差户部架阁,除国子录。历国子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中,官终著作郎。
全宋诗
许文蔚,字衡甫,一字行父,休宁(今属安徽)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始赴调。五年,为户部架阁,累迁国子博士。七年,除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卒于官。事见《洺水集》卷一○《许郎中墓志铭》,《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
全宋文·卷六七○六
许文蔚,字衡甫,亦曰行父,号环山,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幼贫苦学,尝从朱熹、吕祖谦游,绍熙元年第进士。嘉定元年始赴调,五年差户部架阁,除国子录。任国子博士,逾年迁太学博士,除秘书郎。七年除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官,八年除秘书丞。终著作郎。见《新安文献志》卷七○《许着作文蔚墓志铭》,《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弘治《徽州府志》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三。
赵崇先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定元年(1208)任判军器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汝湜,号澹轩,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居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清嘉庆《馀杭县志》卷二三)。今录诗十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8—1237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华父,号鹤山。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累知嘉定府。史弥远入相,了翁力辞召命,居白鹤山授徒讲学。历知汉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为兵部郎中,至权工部侍郎。遭诬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复职,擢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筑城修武备,兴学校。曾上章论十弊,召还,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后除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卒谥文靖。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师友雅言》等。
全宋诗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为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谥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为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为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魏了翁(1178-1237) 字华甫。蒲江(今属四川)人。曾筑室白鹤山下。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鹤山词》。
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国子正,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改秘书省正字。明年,迁校书郎,以亲老乞外,乃知嘉定府。历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八年,兼提举,迁转运判官。十年,知泸州,主管潼川路安抚司公事,后知潼川府。十五年召对,进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官,迁太常少卿、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即位,迁起居郎。会论济王事忤时相,为言者所劾,诏降三官,靖州居住。绍定中复职奉祠,进宝章阁待制、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还朝,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六月之间,论奏二十馀上,皆当时急务。忌者合谋挤之,乃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未几兼江淮督府,改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诏赠太师,谥文靖,累赠秦国公。了翁穷经博古,学术自成一家。著述甚丰,今存者有《周易要义》、《尚书要义》、《毛诗要义》、《古今考》、《经外杂抄》、《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事迹见《宋史》卷四三七本传。
向水若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八二
向水若,字冰甫,号松林居士,其先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宁宗时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9—1255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伯可,号竹坡。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历知馀杭、龙阳县,有政绩。累拜监察御史,疏论切直,独立无党。迁浙东提刑,复为监察御史,屡为史嵩之所忌。官至中奉大夫。有《竹坡类稿》、《左史谏草》。
全宋诗
吕午(一一七九~一二五五),字伯可,歙县(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调乌程簿。历当涂丞,监温州天富北监盐场,知馀杭县。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以言罢。入浙东提举常平章良朋幕,旋兼沿海制置司事,知龙阳县,为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监三省枢密院门兼提辖封桩上库。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太府寺簿,迁监察御史。三年,迁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出知泉州。二年,除浙东提点刑狱。三年,复入为监察御史,迁起居郎兼史院官。四年,丁母忧。闲居十二年,宝祐三年卒,年七十七。有《竹坡类藁》、《左史谏草》。事见方回《左史吕公家传》(《左史谏草》附),《宋史》卷四○七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三
吕午(一一七九——一二五五),字伯可,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年十五入郡学。嘉定四年第进士,授乌程主簿,次太平州当涂县丞,次监温州天富北监盐场。改知杭州馀杭县,以言罢,自此名益重。绍定二年知龙阳县,继监三省枢密院门兼监提辖封桩上库。嘉熙元年六月除太府簿。十月除监察御史。三年正月除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二月差知泉州。淳祐元年除浙东提刑,三年再入为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迁起居郎兼史院官。宝祐三年卒,年七十七。著有《竹坡类稿》五卷、《左史谏草》一卷,今存。见《宋史》卷四○七本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九《吕公家传》。
吴昶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9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叔夏,号友堂。孝宗淳熙中朱熹归省先茔,昶首执礼馆下。后伪学禁作,弟子多更名他师,而昶徒步走寒泉精舍,就正所学。有《易论》、《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