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05,分1801页显示  上一页  381  382  383  384  385  387  388  389  39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瀚(约之 樗庵 )
吴琛(舆璧 愚庵 )
张弼(汝弼 东海 世称 王瘸子 )
方泌(继源 二宜老人 )
杨守陈(维新 镜川 文懿 )
王一夔(大韶 约斋 谢 )
胡荣(希仁 东洲 )
薛世晅(惟焯 诚斋 )
谢士元(仲仁 约庵 )
赵昌(鸣盛 朴庵 )
金湜(本清 太瘦生、朽木居士 )
韩殷(阜民 雪鸿 世称 韩铁笔 )
伍方(公矩 听雪、柳庵 )
刘珝(叔温 古直 文和、文和有古直集 )
张宁(靖之 方洲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505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约之,号樗庵。刘铉子。天顺元年进士。奉使南方,铉检视其箧,往返如故。授大理寺右寺副,历右寺丞,谳狱谨慎,平反甚多。出为延平府同知、迁漳州知府,官至陕西按察副使。
维基
刘瀚(1425年—1505年),字约之,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出为云南大理府知府。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任福建漳州府知府《漳州府志》误作吴江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擢陕西按察司副使。致仕归,居家十七年,卒年八十一。
吴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75 【介绍】: 明太平府繁昌人,字舆璧,号愚庵。景泰二年进士。擢御史,巡按四川,能黜奸贪,雪冤滞,英宗复辟后,以劾石亨专恣,出知迁安县。旋还台职,累加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成化间巡抚湖广,后继韩雍总督两广,卒于官。有《愚庵集》。
维基
吴琛(1428年—1475年),字舆璧,号愚庵,直隶太平府繁昌县人,民籍。同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八十八名。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六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七名。授监察御史。升大理寺右寺丞,进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成化五年(1469)己丑,晋右副都御史、两广总督。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八月二十五日卒于广州任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87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明诗纪事·丙签·卷五
弼字汝弼,松江华亭人。成化丙戌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员外,出为南安知府。有《东海集》九卷。 (《东海集》:成化壬寅九月既望,石斋先生白沙陈献章公甫应诏起而之京,道过南安,而大守东海居士华亭张汝弼欲用曹参礼盖公故事,款留于周、程吟风弄月台上数月以受教。石斋不可,曰:「当不俟驾矣!今方度岭,又值积雨,装弗亟办,容与数日耳!」东海不能强。石斋有诗曰:「玉枕山前逢使君,西风吹破玉台巾。」巾乃石斋自制,类华阳巾,直方而无襞积者。东海籧籧龂龂,论议或有戾于其道,而云破此巾也。遂以一绝激之,曰:白沙村里玉台巾,不耐风吹易染尘。莫笑乌纱随俗态,宋廷章甫是何人?」石斋复以《玉枕山》诗曰:「一枕横秋碧玉新,金鳖阁上见嶙岣。使君得此原无用,卖与江门打睡人。」跋曰:东海居士咏《玉台巾》,侮我太甚,口占《玉枕山》诗答之。」东海和答曰:「炎瘴多收一雨新,独看天柱耸嶙峋。横秋玉枕真无用,自是乾坤不睡人。」天柱山亦南安之照山也,故自依天柱以玉枕与石斋,顺其意耳!而又作二绝句云:「客囊羞涩客衣单,欲买南安玉忱山。纵有枕头那得睡,鸡声催入紫宸班。」「寄语江门打睡人,而今天地正芳春。觉来莫管闲花鸟,须扫昆仑顶上尘。」 《麓堂诗话》:张东海草书名一世,诗亦清健有风致。《假髻曲》等篇皆为时所传诵。尝自评其书不如诗,诗不如文。又云大字胜小字。予戏之曰:「英雄欺人每如此,不足信也,」 李濂《嵩渚集》:笔声张汝弼诗文俱自成家,草书天趣逸发,论者推为一代冠冕。观其送子弘宜会试诗云:「直道逊词真要诀,权门利路是危机。」可以见其为人。 《诗谈》:张弼清俊,明珠数颗,举世宝之。 姜南丑《庄日记》:成化间,妖人王臣者,跛一足,人称王瘸子,游食京师,以左道事中贵,得授锦衣千户。请为上合大丹,以采药为名,与中贵偕出川、广、直隶、两浙等处买办,搜索宝玩,需求珍异,民不堪命,巡镇大臣莫敢谁何。有司官吏颐指气使,奔命不暇。及回京,为各处巡抚守令交章飞劾,而科道并弹。于是上大怒,斩臣首,传诣所历地方令,民心大快。初臣至广东,南安守华亭张东海目睹其骄横,作诗叹曰:「过岭囊箱下濑船,丁夫日夜少安眠。薄田荡尽犹输税,恶客时来横索钱。穷发东南皆赤子,举头西北是青天。不才无计苏民困,食禄乘轩自赧然。」 《武进县志》:云间张汝弼有盛名。赴南安郡守,道经毗陵。时陆詹事简方得告南归,张访之,适展墓不见,乃索纸笔题一绝于陆世经堂,有「始知东阁先生贵,不放南安太守参」之句。陆归急追之,已行远矣。 《震泽集》:张汝弼诗多警句,往往为人传诵。其草书尤多自得,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欹如堕石,瘦如枯藤,狂书醉墨,流落人间,虽海外之国,皆购其迹,世以为颠张复出也。 田按:东海诗有豪气,不受羁勒,七言断句,尤推擅场。)
维基
张弼(1425年—1487年),字汝弼,号东海,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同进士出身。官至福建南安府知府。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举人,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兵部主事,累升至员外郎。外迁为南安府知府,在任期间平定盗乱、摧毁淫祠、建立社学。借病辞职归乡。
方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方泌(1425年—1500年),字继源,别号二宜老人,浙江衢州府开化县人。同进士出身。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十三名。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第八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十四名。历刑部山西司主事、福建司员外郎,擢升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巡海道,以内忧归。服阕,复除贵州佥事,年五十四致仕归。卒于弘治十三年庚申正月十八日,享年七十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8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新,号镜川。景泰二年进士,授编修。成化时历侍讲、侍讲学士。编《文华大训》,改变不录涉及宦官诸事之成例,备列善恶得失。弘治初,擢吏部右侍郎。修《宪宗实录》充副总裁。上疏言帝王治世之道。后以编纂事繁,乞解部务,以本官兼詹事府,专事史馆。卒谥文懿。
甬上耆旧诗·卷八
公字维新,母张太夫人,梦大星入怀,乃妊。及公生,天庭有黑子七如北斗。五岁,读书五行下,举于乡第一,以进士入翰林五品,十六年不调。当轴有欲相援者,公谢不往,私曰:吾犹婺妇也,今老矣,岂至白头改节?孝宗出阁,充日讲,时太子以奉制立听,阁臣请殿下坐,讲官宜跪讲,公执不从。文华大训成,进讲凡事,涉中官俱削去。公曰:此不足训。为迹其善恶,具录以进。诸因事开陈,冀感上意,在侍俱竦,然退语曰:杨学士真讲官也。孝宗即位,阁臣忌公,拟迁南京吏部侍郎,上手除南京二字下之。次年改元,二月,公上劝学听政疏,略曰:陛下御极以来,听纳忠谏,躬览题奏,人谓可几尧舜。臣愚过虑,若内养未深,外资未博,岂能始终如一?伏愿遵祖宗遗制,开大小经筵以讲学,御早午二朝以听政,慎择讲官,与之徵诘疑义,曲赐清问,左右惟置经书及祖宗典训。轮阁大臣尝值殿右厢,备顾问,必使居文华之时多,居乾清宫之时少,则所得于内者深矣。午朝章奏,俱亲为裁决。有大政,则召诸大臣面谕得失,使各尽谟议,诸臣俱得进言。常用天下之耳目,为一人之聪明,则所资于外者博矣。内外交养,日深以宏,即尧舜何远之有?若日讲午朝,徒应故事章奏,并付司礼,积弊未革,臣窃忧其所终。上温旨报闻。次月,即御经筵午朝。后数年,上时召辅臣论政,人谓孝宗十八年圣治,俱公一疏发之。公在部,与三原王公恕左右,共持正论,为阁臣所忌。公因屡疏请老,且言吏部进退百官,众怨所集。尚书恕老成公忠,然且不免,于臣何有,盖为阁臣发也。诏以本官兼詹事,专职史馆。乃太息言:国家史事,有三大阙未举。靖难后不记建文帝事,使当时朝政与方黄死事诸臣,皆阙落无传。及今蒐采,尚可辑补。景帝已复位号,英宗实录犹书郕戾王附,宜改正。凡疏留中者,即有可传,例不登实录,宜宣付史馆,择而书之。疏巳具,病不果上。适金星犯进贤,占者谓贤臣当厄,公竟卒。上闻讣惊悼,赠礼部尚书,谥文懿。公生平孝友方直,喜论著,为五经四书私抄,常以所见立说,务求其是,不尽从先儒传注。文章力追大家。所著有晋庵藁、桂坊藁、镜川藁、东观藁、金坡藁、铨部藁行世。维风编载公为洗马,乞假归里,次一驿,其丞与公抗坐,卒然问曰:公职洗马,日洗几何?公漫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忽有一御史乘传至,则公门人也,跪而起。居此丞乃匍伏请死罪,公笑,使去。其雅量复如此。公自为儿时,作诗辄能吐奇语,在史馆,遂以文章名世,李文正公称其博采深诣,典则沉厚,自成一家言。而爱君忧国,感事写物,则得诸三百篇者深。盖公诗裒然大家,为宗匠所推重,固如此矣。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守陈字维新,鄞人。景泰辛未进士,改庶吉士,除编修。历侍讲、洗马,进侍讲学士,再进少詹事,擢吏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有《晋庵》、《桂坊》、《镜川》、东观》、《金坡》,《铨部》等集三十卷。 (《双槐岁钞》:景泰初开经筵,每讲毕,命中官布金钱于地,令守讲官拾之,以为恩典。户部尚书高谷,年六十馀,俯仰不便,恒莫能得。有一讲官忘其氏名,常拾以贻之。有识者病其媟渎。时宫中又赐诸内侍以银豆等物为哄笑。杨文懿公守陈时在翰林,赋银豆谣》云:「愿将银豆三千斛,活取枯骸百万人。」呜呼!国阜用汰,至此极矣!)
维基
杨守陈(1425年—1489年),字维新,号镜川,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栎社人,明朝大臣。景泰庚午浙江解元,联捷进士。弘治初官至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府丞。卒谥文懿。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景泰二年(1451年)联捷辛未科二甲进士。擢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成化初年,授经筵讲官。成化八年(1472年),迁侍读学士。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明孝宗即位后,授南京吏部右侍郎。弘治二年(1489年),请辞不准,兼任詹事府府丞。逝世于京(今北京)吏部右侍郎任上。卒谥文懿,赠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87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大韶,号约斋。本姓谢,祖以避仇改。天顺四年进士。复姓。授修撰,进左谕德。成化七年,星变求言,一夔应诏陈正宫闱、亲大臣、开言路、慎刑狱、戒妄费五事,被旨切责。累官至工部尚书。有《谢文庄集》。

人物简介

维基
胡荣(1425年—?),字希仁,号东洲,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十七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三百四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四名。历官户科给事中、广东按察司提学佥事,成化十一年四月升浙江提学副使。二十年五月复拜福建按察司副使,弘治元年七月升广西右参政。著有《道器图》、《东洲稿》。

人物简介

维基
薛世晅,字惟焯,号诚斋,大明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福清县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景泰元年,乡试中举。天顺四年(1460年),登进士,曾担任承德郎、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临江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94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字仲仁,号约庵,晚更号拙庵。景泰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建昌知府。莅事明敏,民有持伪券讼田宅者,士元察其券为今式,而所讼乃二十年事,立知其伪。弘治初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坐事下狱。事白,遂致仕。有《咏古诗集》。
维基
谢士元,字仲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州市长乐区)人。明朝官吏、进士出身。景泰五年(1454年),登进士,授户部主事,督查通州粮仓,屡次与太监矛盾。天顺七年(1463年),升为建昌府知府,期间平定豪强。之后因丁忧离去,除服后医用为广信府知府,发兵讨伐处州盗民,后受伤,仍力战获胜。之后改为永平府知府,因母丧不赴任,除服后,启用四川右参政,晋升为右布政使。弘治元年(1488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期间平定当地土官煽乱。次年因事情连坐下狱,事情后来清白,于是致仕回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宁国府泾县人,字鸣盛,号朴庵。景泰五年进士。除户部主事,操守廉勤。天顺时,历郎中,以库金被盗,被劾“疏纵”,谪长沙同知。成化初复为户部郎中,值苏松旱灾,奉使检核,奏减秋粮三十余万,民困以苏。累迁山东右布政卒。
维基
赵昌(1425年—1476年),字鸣盛,号朴庵,直隶宁国府泾县人,军籍。进士出身。生于洪熙元年,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八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九十二名。礼部观政,次年授户部主事,天顺元年(1457年)历官户部郎中,以山西司库金被窃下狱,谪长沙府同知。成化初,复为户部广西司郎中,丁母忧归,服阕,成化三年(1467年)复授山东司郎中,值苏松旱灾,赵昌奉使检核,奏减秋粮三十馀万,民困以苏。成化五年二月升福建右参政,九年六月升山东右布政使,以父忧去。十二年(1476年)七月起复,九月复补山东,舟次德安府,生病调理,赴任九日,于十一月十五日卒于官,享年五十二。所至以清操著。有《朴庵文稿》八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本清,号太瘦生,又号朽木居士。正统中举人。以善书授中书舍人,升太仆寺丞,风节甚著。成化间使朝鲜,还朝致仕,屡征不起。善画竹石,篆隶行草,皆有晋人风度,亦善摹印篆。
甬上耆旧诗·卷五
先生字本清,为人气体甚高,自童时辄能诗,长益渔猎史籍。举于乡,以善书法授中书舍人,待诏文华殿,迁太仆寺丞,督山东、河南马政。初,监牧者多以墨败,士林畏居之。公笑曰:谁谓必廉泉方可饮耶?即日乘传诣部,尽釐剔宿奸,风节大著。时俱曰:此公诚金铸人也。因荐,敕赐一品服,宣诏朝鲜。其国雅尚文学,陪臣闻公有诗名,请留词翰。公即席草答数十首,文义溢发。自王以下尽惊曰:前天使所未有也。因请公使节所历文章,镌诸国中,名曰皇华集。复选美人侍夜。公赠以小诗,笑遣之。诸馈贻尽却不受。还朝,遂请致仕,屡徵不起。家居三十年,足不一迹公。府,即族党庆唁,亦谢不往,唯里中耆旧觞咏为集。居尝坐卧一小楼,嗜,学至老不衰。尝曰:吾平生喜读易,窥造化之微,适有所得,即涣。然有馀乐,他书则未然也。为诗多逸韵,篆、隶、行、草,俱有汉晋人风。性嗜竹,因善写竹,每命笔,姿态横生,率题小诗于上,人称为三绝。喜杖策过禅舍,所交多高逸沙门。一日口占一律示僧,有谢世语,后数日果卒。公事亲至孝,执丧尽礼。待诏时以书法荐其弟溥并入直,与诸弟侄分田宅,多让肥美,人以是益高之。太仆居里门,萧然四壁,风格最高,每画竹,辄有一诗。杨文懿公每称太仆先生,重其笔墨,谓在子瞻与可之间。晚年尝过湖南延庆寺,为老僧画竹一纸,悬诸寺壁,后时过之,辄加题一绝,积至十首。及垂老,复至寺中,见尚有素处一方,即欣然命笔曰:草堂南北路高低,林下相逢日又西。只为诗多不碍竹,几番题过又重题。以后遂不复过。今此画为好事家所得,尚传在人间,先辈人风,良足爱重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六
湜字本清,鄞人。正统辛酉举人,授中书舍人,迁太仆丞。有《皇华集》。 (《无声诗史》:金湜号朽木居士,善书法,写竹石甚佳,其钩勒竹尤妙。 《甬上耆旧集》:倪味易与金太仆交最深。味易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皆属和。太仆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味易得之大喜。其作达如此。 田按:本清归四后,与洪郎中常、卢给事瑀、严员外端、宗员外佑、局布衣祜、章布衣珍、宋布衣恢、张布衣憬、倪布衣光、李布衣端、邹通判訚、王布衣政、周理问颂、馀宾、周恺、陈渭等十八人为高年社会。倪光有《怀金太仆》诗云,「诗社几人在?湖山空舟圆。」纪其事也。社中诗不尽可传。李杲堂所谓诸公皆解外胶、略世事,身当太平之日,从容吟唱,良足志也。馀择其诗之雅令者,录四人。其有句可采者:洪常《宿方丈》云:「花外雨腥龙出钵,松间云暖鹤归巢,」周祜《送人还滇南戍所》云:「楚江树色经寒早,巫峡猿声向晚多。」李端《送日本僧归国》云:「已向檀林修白业,更携飘史历青山。」本清有游天童寺过中峰》云:「满地竹阴人迹少,四檐花气鸟声闲。」皆琅琅可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番禺人,字阜民,号雪鸿。景泰五年进士。历仕至刑部郎中。能伸理冤屈,不避权要,人称韩铁笔。尝与给事中白莹赴福建治御史朱荣之狱,守正不阿。有《雪鸿稿》。
全粤诗·卷一○八
韩殷,字阜民,号雪鸿。番禺人。明代宗景泰五年(一四五四年)进士。官刑部郎中。有《雪鸿集》四卷。事见清罗学鹏编《广东文献》四集卷十三。韩殷诗,以清罗学鹏编《广东文献》四集《韩比部雪鸿集》为底本,并参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维基
韩殷(1425年—?),字阜民,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广东乡试第六十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百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百零四名。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九
方,字公矩,号听雪,一号柳庵,嘉兴人。景泰甲戌进士,官武冈州守,以罪累戍柳州。有集十八卷。
维基
伍方(1426年—?),字公矩,浙江嘉兴府嘉兴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浙江乡试第五十九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三百四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五十七名。曾祖伍文昭。祖父伍刚中。父伍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6—1490 【介绍】: 明山东寿光人,字叔温,号古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次年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寻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学士。后因万安构陷,乞休归。卒谥文和。有《刘古直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温,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有古直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屡迁太常卿,进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文渊阁,预机务。进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再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卒谥文和。有《古直先生集》十六卷。
维基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人。宪宗成化年间官至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与万安、刘吉并称纸糊三阁老。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为太子朱见深(即明宪宗)的老师。宪宗即位,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当时刘珝讲学认真,被当时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因此宪宗十分器重,称呼为「东刘先生」。成化十一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后又为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刘珝个性正直。例如:员外郎林俊弹劾太监梁芳、僧人继晓因而下狱,即为刘珝所解救的。后又有道士李孜省乱政,欲动摇东宫。刘珝也秘密上疏谏言,但是因不够谋略而无法传达。刘珝与万安不合,曾经训斥万安为负国无耻之辈。因此与万安斗争多年。成化十八年,万安上疏罢西厂,但刘珝不愿与万安同名上疏,因此后来被万安与刘吉合谋阴讦他与汪直相通。最后失权致仕。当时内阁三人,万安贪婪狡猾,刘吉阴险狡诈。刘珝较二人稍好,但是只顾著批评斗争,被认为是狂躁之徒。刘珝被逼仓卒引退后,而又有彭华、尹直狡诈之辈相继入内阁,万安、刘吉之党还是把持朝政。刘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弘治三年卒,谥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靖之,号方洲。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擢都给事中。言京卫武职,人员既众,又多老弱,宜严加考核。格不行。宪宗时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以病免归。致仕后家居三十年,累荐不起。工书画,能诗。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集》。
沧海遗珠
张宁(1426-1498)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工书画,能诗。著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集》。
槜李诗系·卷九
宁,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人(或云海宁人,误。)七岁题画龙,有莫点金睛恐飞去之句。景泰甲戌登进士,受知于少保谦、姚尚书夔,授礼科给事中。内阁陈循、王文以子不得举,中伤考官,宁疏言其失大臣体,又疏请裁止曹、石陈乞等事,闻者竦然。天顺中,奉使朝鲜,馈遗一无所受。朝鲜为树亭曰却金,陪臣朴元亨从游太平馆,宁赋百韵诗,朴随手和之,殊不相下。宁得溪流才白春前雪,柳折新黄夜半风。朴乃阁笔曰:不能和矣。升都给事中。宪宗朝首劝经筵,又荐起王竑、李秉,诸大臣不悦。太后生辰,设斋醮,礼官敛大臣金钱祈福,宁言不可。给事中王徽等劾内阁李贤,宁又合六科申救,人益忌之,出知汀州。未几乞归,家居三十年,日杜门以琴书自娱。放志山水,䌽舟蜡屐,随意所之,兴至成文,呼笔立就。性喜绘事,特饶姿逸,然不轻与人点染。没后无子,有二妾曰寒香、晚翠,剪发自誓,不下楼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著有方洲集。是时风雅寝微,宁力为振起。厥后董许朱陈辈出,武原诗学所以独盛于他邑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宁字靖之,海盐人。景泰甲戌进士,除礼科给事中,出为汀州知府。有《方洲集》二十六卷。(《诗谈》:海盐张靖之,高雅得唐调。《艺苑卮言》:张靖之如小棹急流,一瞬而过,无复雅观。 《国雅》:靖之纵调骋情,颇称作者。其《采莲》《昭君》,风力丹彩俱备,堪以陶写幽心。至「林叶经霜尽,河冰近午开」,是前贤末振语。殷璠所谓意新理惬,斯得之。 《紫桃轩杂缀》:张黄门靖之负海内重名,与时不能俯仰,拂衣早退,性喜绘事,不轻与人点染。馀少时曾见其《海天落照》、《石梁飞瀑》二帧,极诡丽奇伟之观。近又见李白看庐山瀑布图》,泉壑树石,纵横森布,一唐帽红衫人,仰面掀须,豪态溢出,知其有倾河倒峡之气郁盘于胸也。抑先生假以自寓乎? 《无声诗史》:张晴之诗思敏捷,工人物山水。 《静志居诗话》:黄门致仕归,筑方洲草堂于海澨,叠石为山,上有峰曰「苍玉」、曰「拄颊」、曰「小飞来岩」、曰「宿雨」、曰「滴露洞」、曰「归云坡」、曰「兰雪岫」、曰「茶烟峤」、曰「咏月誉」、曰「卓笔泉」、曰「洗砚池」、曰「英山」,皆刂于石,而通目之曰「一笑山」。家居三十年,歌诗画笔与云东逸史齐称。暮年无子,有二婢子曰寒香、晚翠,剪发自誓,不下楼者四十年。有司以闻,诏旌为「双节」。释明秀诗云:「交剪云鬟报主恩,镜台花落洗头盆。同心誓死方洲上,霜月寥寥夜照门。」一时和者甚众。黄门尝过杭州,泼墨写《目关飞鸿手挥五弦图》,纵横潦草,侍婢笑之。题诗云:「闲寻败笔作图画,小鬟侍立笑欲倒。山头颓似土灰堆,树根乱若蓬蒿草。」所云小鬟殆即寒香、晚翠乎? 田按:靖之成化中以给事中使朝鲜,有《赠朴判书》诗云:「朝鲜贤臣朴判书,老成风雅非凡儒。缑山玉笙凤凰侣,弱流铁网珊瑚株。鸭绿江头始相见,雅度清谈便依恋。曲池春水晓同吟,驿路东风夜共燕。」判书名元亨,朝鲜陪臣充馆伴者也。靖之游太平馆赋七言长律六十韵,朴随和之,殊不相下。靖之得「溪流残白春前雪,柳拆新黄夜半风」之句,朴搁笔曰:「不能属和矣!」靖之对客挥毫,惊动远裔,马工不如枚速矣!)
维基
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县人。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明英宗夺门复辟后,曹吉祥、石亨窃政,事关礼部者,张宁均朝中裁损,英宗遂知。当时朝鲜王朝与相邻的毛怜卫仇杀,诏令张宁同都指挥武忠调解。升礼科都给事中。因救王徽而得罪给事中李贤,出为福建汀州府知府,有政绩。以病免归。家居三十年,言者屡荐,终不复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