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6,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阳明
耿光
黎明
纯熙
昭焕
章灼
光熙
昭列
鲜光
熙缉
焞耀
炤炤
烈精
颎光
耀焞
《國語辭典》:阳明(陽明)  拼音:yáng míng
1.明亮、光明。《续汉书。卷一四。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文选。束晰。补亡诗六首之三》:「玉烛阳明,显猷翼翼。」
2.浙江绍兴会稽山的阳明洞。为道家洞天之一,明代王守仁尝结庐其侧,因自号「阳明」。
3.经脉名称之一。为阳气升发的最后阶段。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漢語大詞典》:耿光
光明;光辉;光荣。书·立政:“以覲 文王 之耿光,以扬 武王 之大烈。” 孔 传:“能使四夷宾服,所以见祖之光明,扬父之大业。” 唐 李白 《明堂赋》:“遵先轨以继作兮,扬列圣之耿光。” 宋 王安石 《双庙》诗:“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盖 中国 今日,亦颇思歷举前有之耿光,特未能言,则姑曰左邻已奴,右邻且死,择亡国而较量之,冀自显其佳胜。” 郭沫若 《红花岗》诗:“冬来我謁 红花岗 ,烈士陵园溢耿光。”
《國語辭典》:黎明  拼音:lí míng
天将明而未明的时候。指天快亮的时候。《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唐。司马贞。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一夜没睡,黎明即雇了挂车子在黄河边伺候,也是十里长亭送别的意思。」也作「犁明」。
《漢語大詞典》:纯熙(純熙)
光明。多用于道德或品德。《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 马瑞辰 通释:“纯熙,谓大光明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伊 唐 之炎精。” 李善 注:“尔雅曰:纯,大也。” 明 唐顺之 《书王氏传家录后》:“岂其翊赞於遵晦之日者,不及乎纯熙大介之会。”
《漢語大詞典》:昭焕
犹光明。晋书·张载传:“皇道昭焕,帝载缉熙。”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诗:“宗英 李端公 ,守职甚昭焕。” 明 宋濂 《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云汉成章而日星昭焕也。”
分類:光明
《漢語大詞典》:章灼
(1).明亮;光明。《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鑠鑠,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 李善 注:“镐镐鑠鑠,赫奕章灼,皆谓光显昭明也。”
(2).明显;昭著。三国志·蜀志·李严传:“ 亮 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 平 违错章灼。” 宋 司马光 《论张方平第二状》:“不才之跡,章灼如此,而朝廷犹掩覆包含,一无所问。”
《國語辭典》:光熙  拼音:guāng xī
1.晋朝惠帝的年号(西元306)。
2.光耀显明。《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使四表同风,回首面内,德教光熙,九服慕义。」唐。李白〈大猎赋〉:「惟开元廓海宇而运斗极兮,总六圣之光熙。」
3.光大。《南齐书。卷二○。皇后传。史臣曰》:「佩管晨兴,与子同事,可以光熙阃业,作俪公侯。」
分類:光明光大
《漢語大詞典》:昭列
(1).光明。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承明堂於少阳,昭列显於奎之分野。” 李善 注:“其光昭列,显於奎之分野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皇涂昭列,神路幽严。”
(2).明显地排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是以 庄周 《齐物》,以论为名; 不韦 春秋,六论昭列。”
《漢語大詞典》:鲜光(鮮光)
(1).犹光明。尚书大传卷四:“以勤 文王 之鲜光,以扬 武王 之大训,而天下大治。”隶释·汉石经尚书残碑:“王之鲜光,以扬 武王 。” 洪适 释:“鲜, 孔 ( 孔安国 )作耿。”按,书·立政作:“以覲 文王 之耿光,以扬 武王 之大烈。” 孔 传:“能使四夷宾服,所以见祖之光明,扬父之大业。”
(2).鲜艳的光彩。《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傅纯 《雉赋》:“应炎离之诞育,包造化之淳精,鲜光皎粲,丽采繁盈。”
《漢語大詞典》:熙缉(熙緝)
犹光明。语本《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明 李东阳 《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诗:“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 明 祈顺 《白鹿洞赋》:“踵夫子之步趋兮,叹 文王 之熙缉。”
分類:光明
《漢語大詞典》:焞耀
光明。 汉 崔瑗 《河间相张平子碑》:“初举孝廉,为尚书侍郎,迁太史令,实掌 重 黎 歷纪之度,亦能焞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 有汉 。”
分類:光明
《國語辭典》:炤炤  拼音:zhào zhào
1.光明的样子。《淮南子。俶真》:「弊其元光,而求知之于耳目,是释其炤炤而道其冥冥也,是之谓失道。」《南史。卷三三。范泰传》:「去白日之炤炤,袭长夜之悠悠。」
2.明察秋毫的样子。《荀子。儒效》:「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炤炤兮其用知之明也。」
《漢語大詞典》:烈精
光明。《文选·班固〈典引〉》:“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上之烈精,藴 孔佐 之弘陈云尔。” 蔡邕 注:“谓火, 汉 之德也。” 李周翰 注:“言 汉 德之盛,如火炎上有其光明。”
分類:光明蔡邕
《漢語大詞典》:颎光(熲光)
犹光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一:“祖父头衔旧熲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分類:光明
《漢語大詞典》:耀焞(燿焞)
光明。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究古始以宣流衍,頫法象以显燿焞。”
分類: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