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全璧,字君玉,号皋初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度宗全皇后戚属。曾官侍从、直秘阁。入元不仕,入孤山社,交接遗民故老。为月泉吟社第九名,署名全泉翁。事见《月泉吟社诗》、《鲒埼亭集》外编卷四七《乞详示》。
全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庆元鄞县人。全鼎孙子。受学于从父谦孙,自署味道子。
全彦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浙江鄞县人,号遁翁。全晋孙子。习父业,传杨简之学。洪武中诏征不就。在家教读,传其学于黄润玉。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七
字汝德,号九山,以进士充庶吉士。历官修撰。出册封鲁藩。前此册使俱厚有馈贻。公却不受。王重公。为手题九山图相赠。曰此可无玷太史装也。时相嵩方当轴。倾首相夏公及杨沈诸君相继赴西市。举朝冤之莫敢言。公愤然曰:使吾职台谏,当以言争;职廷尉,当以法争。吾职史,独有董氏笔在耳。因作告天文,极陈诸公冤状。词义慷慨,相嵩闻之怒甚。使人伺公隙,无有,乃出为南学士。公抗疏乞归,不许,改南太常寺卿。时京营卫士多穿郊坛堧垣为径道,公惊曰:此何地,敢若是耶?遂限以崇垣,有犯者治。诸卫士以道纡不便,相聚出横语撼公,公不为动。有乐舞生某坐罪,事连勋贵人,贵人为居,间欲寝其狱。公曰:勋贵人得自免,俱坐幸矣,尚欲挠吾法耶?再迁南工部右侍郎。会岁旱,两都大臣俱自劾,相嵩从中持之,遂听公乞归。公性至孝,归时发且斑白,益严。事太夫人,出必告,反必面。属母病,自秋涉,春不缓带,居丧柴立,竟以积毁卒,年六十八。生平无他嗜好,庳屋数椽,与伯仲皓首同居。性耿直,负节槩不挠。初在史馆,尝典教内侍,有过辄挞之。后公之孙天叙入馆,复教内侍,有老珰来语,知为公孙,摇首曰:当日全先生太严。其见惮若此。
维基
全元立(1498年—1565年),字汝德,号九山,浙江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学者、藏书家,同进士出身。嘉靖四年乙酉科浙江乡试第八十八名举人,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科会试第三百七名,三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正月授检讨。二十年充辛丑科会试同考官,丁父忧归。服阕,起补原官,参与修纂大明会典。二十七年八月进翰林院修撰,充任经筵曰讲官,三十年册封鲁藩,三十二年再次任会试同考官。时严嵩专权,全激愤愤然作《告天文》,为被严嵩陷害诸臣申冤,引来严嵩嫉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二月升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又因拒作青词,三十八年五月外放任南京太常寺卿,兼署光禄寺卿。南京任上裁撤闲杂人等,肃清吏治。四十年三月升迁南京工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但不久就在六月被严嵩排挤致仕。严嵩一党垮台后,朝中群臣交相推荐全,但全辞不赴任。生性极为孝顺,母亲逝世后,竟然因悲伤过度去世。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字伯典,号铁庵,少司空元立孙也。进士,改庶吉士,授编脩。万历中,皇长子出阁,充日讲官。公词旨高畅,睿听晓然。尝小疾,属同官代直,辄顾问全先生何在?历官侍读学士,以母杨在京邸,不习苦寒,力请使得奉母归里门。公自以两世载笔为侍从之臣,务持大体严重,人望而畏之,竟坐此得谤,改官留都,卒于家。天启改元,赠礼部右侍郎。所著《铁庵集》。
维基
全天叙(1566年—?),字幼度,又字伯典,号玄洲,又号铁庵,浙江宁波府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进士出身。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浙江乡试二十八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四十五名,登二甲第二十名。礼部观政,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十月授编修。以省亲归。丁外艰,服除,复除原职,二十一年三月编纂六曹章奏,二十三年祖母丁氏去世丁忧。二十五年七月升左春坊左中允兼编修,八月与修撰焦竑主考顺天府乡试,三十一年正月升左谕德兼侍讲、掌司经局印,十二月迁左庶子兼侍读、掌左春坊印,三十三年五月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纂修玉牒,因其母在京邸不习苦寒,乃乞奉母归。三十九年四月辛亥京察,调南京别用,卒于家。天启改元,赠礼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平康人。字叔嘉。号鹤松。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八
全璞,号辉山,金溪人。宜春胡光莹继室。有《全恭人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5—1755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绍衣,号谢山。乾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借读《永乐大典》,钞难得之书。散馆后以知县用,不就。后曾主蕺山及广东端溪书院讲席。生平钦佩黄宗羲,学问长于史学,对明末忠烈及清初学者事迹,最为留意,所撰《鲒埼亭集》,收此类人士碑、表、传、志极多。又续补黄宗羲《宋元学案》。另有《经史问答》、《勾馀土音》、《汉书地理志稽疑》,并校《水经注》,笺《困学纪闻》,辑《甬上耆旧诗》。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知县。有《鲒埼亭诗集》。
词学图录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室名双韭山房。清鄞县洞桥乡沙港口村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入庶常馆,授翰林院庶吉士。后绝意仕途,家境渐贫,竟至三餐难继。1742年与同县蒋拭之等成立"真率社",赋诗唱和。1748年应聘至绍兴主讲蕺山书院。后因郡守失礼,拂然辞归。贫病继迫,为学益力。1751年往广东主端溪书院讲席,次年因病归里。1754年寓居扬州,病中仍校著不辍,冬返里。次年,子昭德病夭,悲恸至极卒。家人售双韭山房藏书万卷,获银200两始予安葬。墓在南郊王家桥畔。研治宋末及南明史事最精。著《鲒埼亭文集》、《鲒埼亭文集外编》、《鲒埼亭诗集》。以10年功夫续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仅完成约十之三四之《宋元学案》,又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另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尤有功于宁波地方文献,搜求、抄录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志》、《甬上耆旧诗》,编《句余唱和集》,撰《句余土音》等。
维基
全祖望(清末宁波话:,;当代宁波话:,,(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清朝史学家、文学家。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月初五日亥时,全祖望生于鄞县白坛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宫詹公故宅。其四岁能解《四书》、《五经》,七岁能读《资治通鉴》,人称神童,师从董次欧。十九岁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京,见当时侍郎方苞。雍正十年(1732年)中顺天乡试,临川翰林李绂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叹曰:“此深宁、东发后一人也!”是年八月其妻张氏因难产而死。雍正十三年(1735年)续娶满洲学士春台之女曹孺人为妻,家贫,典当二万卷书于仁和黄坚仓。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二岁。初为庶吉士,不久受权贵排斥,散馆归班,乾隆二年九月回乡,专心著述,授徒为业。应绍兴太守杜甲之请,任蕺山书院山长,因杜甲傲慢,不久辞去,又主讲过广东高要端溪书院。为谢山学派创始者,弟子有董秉纯、卢镐、蒋学镛等。其遗作由董秉纯整理。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底,全祖望不复能言,日夜作鼾声如睡,七月二日,声渐微,卒年五十一岁。全祖望既逝,董秉纯、蒋学镛又请杭世骏校订《鲒埼亭集》书稿,并代为作序。杭世骏的原稿后来不知所终,但董秉纯还保存着副本,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1 【介绍】: 清满洲镶白旗人,尼奇哩氏。乾隆十六年进士,累擢侍讲。赴琉球册封国王,并以见闻所得,纂《琉球国志略》。终侍讲学士。
维基
全魁(1725年—1791年),尼吉哩氏,字斗南,号穆斋,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连捷进士,补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奉命为册封正使,与副使周煌一起出使琉球,册封尚穆为琉球国中山王。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任盛京礼部侍郎;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任盛京户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