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毫猪(毫豬)
即毫猪。体长60--70厘米。全身黑色或褐色,有时混有灰白短毛,身上密布长刺。穴居在山脚或山坡中,夜间活动。以植物为食。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兽:“山猪即毫猪,身有棘刺,能振发以射人,三二百为羣,以害禾稼。”
《國語辭典》:产褥热(產褥熱)  拼音:chǎn rù rè
病名。产妇在生产后产道因病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烧、下腹疼痛、阴道流血等。最常感染的部位为子宫内膜。也称为「月子病」。其症状为发热、低血钙、肌肉无力、麻痹、循环虚脱等,常发生于分娩后七十二个小时内。
《国语辞典》:擦澡  拼音:cā zǎo
用湿毛巾擦拭全身,而不沐浴,称为「擦澡」。
《國語辭典》:被发佯狂(被髮佯狂)  拼音:pī fǎ yáng kuáng
披散著头发,假装成疯狂的样子。《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韩诗外传》卷七:「纣杀王子比干,箕子被发佯狂。」也作「被发阳狂」。
《國語辭典》:从头至尾(從頭至尾)  拼音:cóng tóu zhì wěi
从开始到结束。《三国演义》第六○回:「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两公子说起两番访杨执中的话,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國語辭典》:穿衣镜(穿衣鏡)  拼音:chuān yī jìng
镜面长度可供穿衣时映照全身的镜子。《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书案上摆著一大块不曾琢过的璞,十二张花梨椅子,左边放著六尺高的一座穿衣镜。」《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先在穿衣镜里照了一番,又踱来踱去看了两遍,自己觉得甚是俏俐。」
《国语辞典》: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拼音:shén jīng xì tǒng
对脑、脊髓及神经的总称。为统治全身的系统,由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联络而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也称为「神经系」。
《漢語大詞典》:水胀(水脹)
水肿。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疾患。灵枢经·五癃津液别:“津液不化……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一说,“水胀”为胀病之一,有别于水肿。见 清 汪必昌 《医阶辩证》
《漢語大詞典》:甲壳动物(甲殻動物)
节肢动物的一类,全身有硬的甲壳,头部和胸部结合成头胸部,后面是腹部。头胸部前端有大小两对触角,足的数目不等。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虾和蟹是最常见的甲壳动物。
《國語辭典》:见骥一毛(見驥一毛)  拼音:jiàn jì yī máo
只看到良马身上的一根毛。形容见识短浅。《淮南子。说林》:「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比喻只了解事物的一部分。如:「学海浩瀚渊博,我不过见骥一毛而已,哪里称得上是大师。」
《国语辞典》:浸礼(浸礼)  拼音:jìn lǐ
一种基督教仪式。基督教徒入教时,全身浸于水中,或以水洒身的仪式。
《漢語大詞典》:金环蛇(金環蛇)
毒蛇的一种。头颈部的背面黑色,全身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环带,毒性大,吃小动物。
《漢語大詞典》:毛孩
面部或全身生有长毛的小孩。为遗传上的一种返祖现象。
《國語辭典》:落汤鸡(落湯雞)  拼音:luò tāng jī
1.比喻人浑身湿透。如:「外出没带伞,午后一阵大雷雨,瞬时成了落汤鸡。」
2.比喻人处于困境,十分狼狈。《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老妪闻言,好像落汤鸡一般,口不能言。连忙在箱子内查看,不见了一锭银子。」
《漢語大詞典》:幂篱(冪籬)
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头巾。亦可障蔽全身。后传入中原。北史·秦王俊传:“ 俊 有巧思,每亲运斤斧,工巧之器,饰以珠玉。为妃作七宝幂篱,重不可戴,以马负之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