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劈拉著腿坐崖头(劈拉著腿坐崖头)  拼音:pǐ la zhe tuǐ zuò yá tóu
张开双腿成八字,旧时用来污辱女性的话。《醒世姻缘传》第六七回:「你劈拉著腿去坐崖头,挣不出钱么?只在人耳边放那狗臭屁不了!」
《国语辞典》:没脸的忘八蛋(没脸的忘八蛋)  拼音:méi liǎn de wàng bā dàn
骂人的话。比喻人忘记礼、义、廉、耻、孝、弟、忠、信八字。《红楼梦》第六七回:「呸!没脸的忘八蛋!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姨奶奶!」
《国语辞典》:外八字脚(外八字脚)  拼音:wài bā zì jiǎo
走路时双脚向外叉开,状如八字,称为「外八字脚」。
《国语辞典》:合八字  拼音:hé bā zì
术数用语。八字,指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以天干地支表示时,共八个字。合八字指男女在结婚前,请命相家合算二人的生辰八字,若无相互冲犯,即可配婚。
《国语辞典》:吊客眉  拼音:diào kè méi
八字形的眉毛。如:「吊客眉使他的长像看来很特别。」
《国语辞典》:冲剋(冲剋)  拼音:chōng kè
术数用语。指日辰、生肖或八字不合而互相抵触剋制。互为冲剋的人易生冲突,日辰冲剋则易生凶灾。《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与本命行年相生,忌相冲剋。」
《国语辞典》:八字宫眉(八字宫眉)  拼音:bā zì gōng méi
古代女子宫妆呈八字形的眉样,称为「八字宫眉」。唐。李商隐〈蝶〉诗三首之三:「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简称为「八字眉」。
《国语辞典》:八字胡须(八字胡须)  拼音:bā zì hú xū
上唇所蓄的八字形胡子。《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原来余小琴已经改了洋装,铰了辫子,留了八字胡须。」也称为「八字胡」、「两撇胡」。
《国语辞典》:倒八字须(倒八字须)  拼音:dào bā zì xū
反向上竖为倒八字形的假须。国剧中武丑上戏时所用。
《国语辞典》:倒灶八字  拼音:dǎo zào bā zì
倒灶,倒楣。八字,命运。倒灶八字指命运不好。如:「那人是天生的倒灶八字,做什么事都不顺。」
《国语辞典》:两撇胡(两撇胡)  拼音:liǎng piě hú
呈八字状的胡须。参见「八字胡」条。
分类:八字胡须
《國語辭典》:八言诗(八言詩)  拼音:bā yán shī
诗体名。每句八字的古体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汉东方朔作八言诗上下篇。《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其馀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
《國語辭典》:八字胡(八字鬍)  拼音:bā zì hú
上唇所蓄的八字形胡子。如:「他留了两撇八字胡后,显得更加成熟稳重。」也称为「八字胡须」、「两撇胡」。
《國語辭典》:八字脚(八字腳)  拼音:bā zì jiǎo
形容人走路,双脚撇开如同八字。一般有内、外八字之分。《水浒传》第二四回:「临动身,也回了七八遍头,自摇摇摆摆,踏著八字脚去了。」
《漢語大詞典》:八字门楼(八字門樓)
一种门上有牌楼式的顶,门两侧墙壁呈八字形的建筑。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她们往右拐进一个小小横村子,又走了一段铺满落花、朽叶和枯草的窄小的山边路,来到一个八字门楼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