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八寸
诗田车既好疏见一握下谌礼记王制疏见八尺下 左传衮冕黻珽疏阮 三礼图汉礼器制度云冕制皆长尺六寸广八寸天子以下皆同尺又天威不违颜咫尺注八寸曰咫疏说文云周礼寸 咫寻皆以妇人之体为法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形后汉书舆服志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有收持笄所谓夏收殷哻者也 拾遗记周群妙闲算术谶说游岷山采药见一白猿从绝峰而下对群而立群抽所佩书刀投猿猿化为一老翁握中有玉版长八寸以授群 于伊躬进贤冠赋见三梁下不张祐酬凌秀才惠枕诗八寸黄杨惠 轻虎头光照簟文清
分类:八寸
《漢語大詞典》:八寸策
古代书写论语的竹简。北史·徐遵明传:“ 遵明 见 郑玄 《论语序》云‘书以八寸策’,误作‘八十宗’,因曲为之説。其僻也皆如此。” 章炳麟 《文学总略》:“‘传’者,‘专’之假借……专之得名,以其体短,有异於经。 郑康成 《论语序》云:‘春秋二尺四寸,孝经一尺二寸,论语八寸。’此则专之简策,当復短於论语,所谓六寸者也。”
分類:书写竹简
《漢語大詞典》:八寸三分帽子
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中游日记:“载 都 ( 都匀 )八景,俱八寸三分帽子,非此地确然特出之奇也。” 清 魏禧 《日录杂说》:“古今道理、经济,有一种八寸三分帽,却人人戴得恰好者,切莫认作先儒正心诚意,封建井田看。”
《國語辭典》:京八寸  拼音:jīng bā cùn
旧时流行于北平的旱烟袋。长约八寸。《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又在怀里掏出一枝京八寸,装出兰花烟,自己抽著了。」
《國語辭典》:咫尺  拼音:zhǐ chǐ
形容距离很近。如:「近在咫尺」。《文选。扬雄。长杨赋》:「且盲者不见咫尺,而离娄烛千里之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须臾大雪,咫尺昏黑。」
《漢語大詞典》:雀弁
古代比冕次一级的礼冠。广八寸,长一尺二寸。如雀头色,赤而微黑,故称。书·顾命:“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赤黑曰雀,言如雀头色也。雀弁,制如冕,黑色,但无藻耳。”
《国语辞典》:疋端  拼音:pǐ duān
疋,长四丈宽八寸;端,长五丈宽八寸。「疋端」为唐代时测量布帛的测量单位。宋。吴潜〈七八用喜雪韵四首〉之三:「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戋戋几疋端。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國語辭典》:织锦回文(織錦迴文)  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
晋代窦滔妻苏蕙,因思念丈夫,将所作的回环反覆皆可读的回文诗织在锦锻上,寄给窦滔,以表深情。语本《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传》:「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后比喻词句优美的佳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也作「回文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