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远古帝王。传说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居姬水,又姓姬。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原为部落首领,后败姜姓部落首领炎帝于阪泉;与九黎族首领蚩尤战于涿鹿,击杀蚩尤;又北逐荤粥,遂被各部落尊为部落联盟首领。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传说黄帝时期,发明创造甚多,如建造宫室、舟车,养蚕、缫丝、织帛,作甲子,调历,造字,制音律,明医药,作算数等等。为中原各族之共同祖先。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帝姓公孙,名轩辕。一云姓姬。始服轩冕,号轩辕氏。一云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号亦云帝轩氏。一云帝鸿氏,一云归藏氏。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亦号有熊氏。伐炎帝,杀蚩尤,以土德王,称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一。
东门归父 朝代:春秋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亦称公孙归父。春秋时鲁国人,字子家。襄仲子。以襄仲拥立宣公而有宠,为大夫。欲去三桓以强公室,乃与宣公谋而聘于晋,欲籍晋之力去三桓。会宣公卒,季文子等乃逐东门氏。子家还及笙,筑台复命,遂奔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晋国太原人。赵朔门客。屠岸贾灭赵氏,而朔妻生子武。杵臼与朔友人程婴密谋存赵氏后,取他人婴儿,藏诸山中,由程婴谬告即赵氏孤儿。杵臼与婴儿被捕杀。赵氏真孤由程婴藏匿山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蔡国人,号声子。与伍举友善。伍举因王子牟出亡得罪,将奔晋。归生使晋后复使楚,告楚令尹子木晋将重用伍举,不利楚国。子木言于楚王,楚王遂益伍举禄爵迎之归。
公孙挥 朝代:春秋郑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郑国人,字子羽。善辞令,事郑简公,为行人。屡聘问于各诸侯国。楚公子围聘于郑,娶公孙段女。将入甥馆,所从兵卒众,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后其众将入城迎女。子产患之,使子羽婉言辞之。楚知郑已有备,乃垂橐而入以示无他。

人物简介

简介
春秋时齐国大将,因争桃论功之事自杀身亡。
《国语辞典》:商鞅  拼音:shāng yāng
人名。(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孙,名鞅,战国时卫人。少好刑名法术之学,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为相,说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国富强后,受封于商。用法严苛,树敌众多,孝公卒,遂被车裂而死。也称为「卫鞅」。
《國語辭典》:五大  拼音:wǔ dà
1.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等五种人。《左传。昭公十一年》:「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晋书。卷一二○。李特载记》:「传云五大不在边,将军起兵始尔,便遣李庠握强兵于外,愚窃惑焉。」
2.佛教用语。称地、水、火、风、空为「五大」。
3.大陆地区指电视大学、业馀大学、职工大学、夜大学和函授大学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国侨(國僑)
即 春秋 郑 大夫 公孙侨 。 侨 字 子产 , 穆公 之孙。父 公子发 ,字 子国 ,以父字为氏,故又称 国侨 。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 国侨 殞 郑 ,邦无竽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赵衰 以文胜从饗, 国侨 以修辞扞 郑 。” 范文澜 注:“ 子产 修辞扞 郑 。” 明 唐顺之 《建陈渡石桥记》:“夫桥梁,王政之所有事也。徒杠缺而 国侨 致讥,川梁隳而 单公 以剌,然特语夫长民者耳。”参见“ 子产 ”。
《國語辭典》:子产(子產)  拼音:zǐ chǎn
春秋郑大夫公孙侨的字。生卒年不详。其人博洽多闻,长于政治,历简公、定公、献公、声公执政大夫。为政宽猛并济,时当晋楚争霸,郑处两大之间,子产能事大以礼,而不苟徇其欲,晋楚皆敬惮之。卒,孔子为之涕。
《漢語大詞典》:冯异
(?-34)东汉大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从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性谦让,诸将争功时,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战败赤眉起义军。后病死军中。明帝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國語辭典》:赠策(贈策)  拼音:zèng cè
策,马鞭。赠策指春秋时代,晋国的随会投奔秦国,晋国害怕他的才能为秦国所用,便用计劝说他回国。秦大夫绕朝为随会送行时以马鞭相赠,并且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表示自己已看穿晋国招回随会的计谋。见《左传。文公十三年》。后泛指临别时赠送物品或言语,以表明自己的心意。唐。卢照邻〈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诗:「离言欲赠策,高辨正连环。」
《國語辭典》:侨札(僑札)  拼音:qiáo zhá
指春秋公孙侨子产及吴季札,二人曾有互赠缟带纻衣之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遂用以比喻结交朋友。《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漢語大詞典》:侨肸(僑肸)
指 春秋 郑 大夫 公孙侨 ( 子产 )和 晋 大夫 羊舌肸 ( 叔向 )。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 羊 陆 之交,往来 侨 肸 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兄瑾书》:“ 殷 德嗣 秀才,今之 侨 肸 者也。”
《国语辞典》:申包胥  拼音:shēn bāo x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大夫。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号申包胥。与伍员友善,员以吴师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师,依庭墙哭七日,秦伯乃遣将定其国难,后昭王返国赏功,逃而不受。
《國語辭典》:同室操戈  拼音:tóng shì cāo gē
同住一室的人,彼此持戈相杀。见《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后以比喻兄弟不睦或内部的争斗。《孽海花》第二九回:「现在黄族濒危,外忧内患,岂可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