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白楝  拼音:bái liàn
植物名。落叶乔木,高约七公尺,叶作长卵形或披针形。夏天开花,萼片及花瓣均为五枚。
《国语辞典》:八卦山  拼音:bā guà shān
山名。在彰化市东侧,紧临市区。最高点为海拔九十七公尺。山上塑有释迦牟尼大佛像一尊。登临其上,可俯瞰彰化市及邻近农区,是彰化有名的风景区。也称为「定军山」、「瞭望山」。
《国语辞典》:桦木(桦木)  拼音:huà mù
植物名。桦木科桦木属,落叶乔木。高约九至二十七公尺。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或菱形,叶缘有大小不等的锯齿。柔荑花序,花小密生,果序是由许多小坚果及苞片集合成圆筒形。树皮外层色白如雪,内皮淡褐色,且密含油脂,可提炼作润滑剂,木材与树皮可制家具。产于山西、河南、东北地区和朝鲜、日本一带。也称为「白桦」、「桦皮树」。
《国语辞典》:狼鱼(狼鱼)  拼音:láng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硬鳍类。长约一公尺,口短且阔,生圆锥形大齿。体表无鳞,背色蓝褐,下腹灰白,间杂以黑、银斑点。肉美,皮可制革。
《国语辞典》:田菁  拼音:tián jīng
植物名。豆科田菁属,一年生草本。高一至三公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二十至四十对。总状花序腋生,萼被腺毛,花冠蝶形,常黄色,偶淡红色。果长线形。性喜湿热。主要用为台湾中南部第二期水稻的绿肥,亦可用作防风或饲料。
《国语辞典》:海盆  拼音:hǎi pén
海底盆地。一般深度约在海面下二千五百公尺到六千公尺之间,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国语辞典》:摩天岭(摩天岭)  拼音:mó tiān lǐng
山名:(1)在辽宁省境内,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脉的最高峰。因其地势险要,交通方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太宗东征高丽曾驻扎在此,亦是中日、日俄二战役的战地。也称为「高岭」。(2)在河北省武安县西北和山西省辽县以东之间。山势险峻,人马难行。明末农民暴乱军曾败左良玉于此。(3)在山东省沂水县境内。山势险峻高绝。宋末平民军领袖杨安儿的妹妹四娘子曾抗击金、元兵于此。
《国语辞典》:太武山  拼音:tài wǔ shān
山名。金门最高的峰,海拔二百五十三公尺,屹立在金门中央地带。山顶刻有「毋忘在莒」四字,为金门的精神标志。
《国语辞典》:柞树(柞树)  拼音:zuò shù
植物名。壳斗科檞属,落叶乔木。高十公尺,树皮灰褐色,叶倒卵形,叶柄短而有褐色绒毛,果实为坚果,卵状四角形。产于大陆黄河流域与东北、蒙古等地。
《国语辞典》:油柿  拼音:yóu shì
植物名。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十四公尺,叶阔卵形以至披针形,两面及叶柄密生短柔毛。雄花三至五朵成聚伞状簇生,雌花单生,花冠壶形或近钟形,被毛。果卵形,外被脱落性软毛,熟时金黄色,可供食用,幼果供取柿漆。也称为「椑柿」。
《国语辞典》:油杉  拼音:yóu shān
植物名。松科油杉属,常绿乔木。高可达二十公尺,叶线形,扁平,螺旋状著生,排成二列,背面具二条气孔带。毬果直立,圆柱形,长十至十八公分;种子上方具阔翅。树皮粗糙,长成不规则的裂片后即脱落。其木材可用于建筑,造桥等。
《国语辞典》:七项运动(七项运动)  拼音:qī xiàng yùn dòng
专为女子设的全能运动项目。包括一百公尺跨栏、二百公尺、八百公尺、跳远、跳高、掷铅球、掷标枪等项目。
《国语辞典》:轻度台风(轻度台风)  拼音:qīng dù tái fēng
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标准,风速每秒达十七点二到三十二点六公尺(每小时三十四至六十三浬)的台风。
《国语辞典》:扇叶蒲葵(扇叶蒲葵)  拼音:shàn yè pú kuí
植物名。棕榈科蒲葵属,常绿乔木。高达二十公尺,茎干端直。叶卵圆形,掌状分裂,裂片线形,向内叠摺,中肋显著,先端二裂渐锐尖,且向下悬垂。叶柄粗大而两侧具逆刺。圆锥花序粗壮,长可达一公尺,稀疏分歧,花两性,白色或黄绿色。果椭圆形,熟时蓝色。亦简称「蒲葵」。
《国语辞典》:热带低压(热带低压)  拼音:rè dài dī yā
风速最高为每秒十七公尺的热带气旋。
分类:风速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