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显荐(顯薦)
公开荐举。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滂 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埽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分類:公开荐举
《漢語大詞典》:宣募
公开招募。后汉书·刘陶传:“县多姦猾。 陶 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姦臧。於是剽轻劒客之徒 过晏 等十餘人,皆来应募。”
分類:公开招募
《國語辭典》:体己(體己)  拼音:tǐ ji
1.个人的私蓄。《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又将自己积年所有体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著。」也作「梯己」。
2.私下、亲自。《红楼梦》第四四回:「又体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也作「梯己」。
3.亲密、知心的。《红楼梦》第二七回:「显见的是哥哥妹妹了,丢下别人,且说体己去,我们听一句儿就使不得了。」也作「梯己」、「贴己」。
《漢語大詞典》:体己人(體己人)
贴心人;心腹人。 元 杨瑀 山居新话:“尝见 周草窗 家藏 徽宗 在 五国城 写归御批数十纸,中间有云‘可付体己人’者,即今之所谓梯己人,因方音之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这一位 惲掌柜 ,是 周中堂 跟前头一个体己人。”
分類:心腹
《國語辭典》:摊牌(攤牌)  拼音:tān pái
1.玩牌时,翻开底牌给大家看,称为「摊牌」。
2.比喻到最后阶段坦白相示。如:「我决定今晚就和他摊牌。」
《國語辭典》:公娼  拼音:gōng chāng
经登记许可的性工作者。
《國語辭典》:鸣谢(鳴謝)  拼音:míng xiè
表示谢意。如:「鸣谢当选」、「鸣谢赐票」。
分類:谢意公开
《漢語大詞典》:鸣放(鳴放)
(1).发出枪弹、炮弹。因发弹时伴有很大的响声,故称。如:他抽出手枪,对天鸣放,以示警告。
(2).指人民群众对问题公开发表意见。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农村中也要先让农民‘鸣放’,即提意见,发议论。” 柳青 《狠透铁》:“散会的时候,他对 高书记 说,看起来似乎‘鸣放’完了。”
《漢語大詞典》:露劾
上奏章公开弹劾。新唐书·陈叔达传:“后闺薄污慢,为有司露劾。”宋史·邹浩传:“ 章惇 独相用事,威虐震赫, 浩 所言每触 惇 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
《漢語大詞典》:靳术(靳術)
谓吝惜而不公开秘术。 宋 苏辙 《赠方子明道人》诗:“水银成银利十倍,丹砂为金世无对。此人靳术不肯传,闔户泥墙畏天戒。”
《國語辭典》:指名道姓  拼音:zhǐ míng dào xìng
明白的指出相关人物的人的姓名。如:「他指名道姓的说出检举者,将会有负面影响。」
《漢語大詞典》:隐涵(隱涵)
不公开,包涵。 明 张居正 《答顺天张巡抚书》:“若概及其他,恐干连人众,所伤者多。今始为隐涵,后若再犯,即达官显贵,亦不能少贷矣。”
《國語辭典》:饮泣吞声(飲泣吞聲)  拼音:yǐn qì tūn shēng
噙著眼泪,强忍悲伤,不哭出声音。如:「这孩子从小孤苦无依,每受委屈只能饮泣吞声。」也作「吞声饮泣」。
《漢語大詞典》:抓破脸皮(抓破臉皮)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亦作“ 抓破脸子 ”、“ 抓破面皮 ”。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老舍 《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
《漢語大詞典》:徵婚
公开征求配偶。 鲁迅 《准风月谈·双十怀古》:“战士社代社员征婚。”
《國語辭典》:徵婚  拼音:zhēng hūn
徵求结婚对象。如:「报纸的分类广告几乎每天都登载著徵婚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