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秉公无私
正义感
布衣之怒
负气仗义
公理化方法
《国语辞典》:秉公无私(秉公无私)  拼音:bǐng gōng wú sī
做事态度凭据公理而无私心。《精忠岳传》第七三回:「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国语辞典》:正义感(正义感)  拼音:zhèng yì gǎn
好善嫉恶,有维护正义、主持公理的心思与热情。如:「他因为富有正义感,所以去投考警察学校。」
《国语辞典》:布衣之怒  拼音:bù yī zhī nù
布衣,平民的服饰,借指平民。「布衣之怒」指百姓为天下正义公理而发怒。《战国策。魏策四》:「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国语辞典》:负气仗义(负气仗义)  拼音:fù qì zhàng yì
以气节自负,秉持公理正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
《漢語大詞典》:公理化方法
从少数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和少数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公理)出发,按特定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这一学科中其他命题(定理),并构成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任何特定的公理化系统都不是绝对严格和完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