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铁公鸡 朝代:太平天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太平天国战将,姓名不详。与清将张国梁战,擒张过马,疏于防范,旋为张以所藏短刃刺死。
《高级汉语词典》:公鸡  拼音:gōng jī
雄性鸡
分类:公鸡
《國語辭典》:铁公鸡(鐵公雞)  拼音:tiě gōng jī
1.(歇后语)一毛不拔。用来戏称小气吝啬之人。如:「拿了一大笔奖金也不请客,真是个名符其实的『铁公鸡』!」清。袁枚《子不语。卷二三。铁公鸡》:「济南富翁某,性悭吝,绰号『铁公鸡』,一毛不拔也。」
2.戏曲剧目。是清末著名的武打戏。演太平天国时代,洪杨之乱石达开等人的历史故事。戏中的武打场面非常热闹,全以真枪真刀上场。《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谁知不是别事,乃是看见报后头刻的戏目,今夜天仙戏园准演新编文武新戏铁公鸡。」后铁公鸡引申有大打出手的意思。如:「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家中天天上演铁公鸡的戏码,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分類:吝啬
《国语辞典》:公鸡给黄鼠狼拜年(公鸡给黄鼠狼拜年)  拼音:gōng jī gěi huáng shǔ láng bài nián
(歇后语)凶多吉少。黄鼠狼喜欢吃鸡,公鸡向黄鼠狼拜年,必定大难临头。如:「他一向视你为眼中钉,你这次去,简直是公鸡给黄鼠狼拜年──凶多吉少。」
《国语辞典》:雄鸡(雄鸡)  拼音:xióng jī
公鸡。《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传。仲由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分类:雄鸡公鸡
《漢語大詞典》:头鸡(頭雞)
指黎明时分最先啼叫的公鸡。 宋 陆游 《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下牀头鸡鸣,梳髻着襦裙。”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兀的不是头鸡叫。小二哥,你起来,收拾家火,我去了也。”
《漢語大詞典》:叫鸡(叫鷄)
方言。公鸡。 艾芜 《端阳节》三:“叫鸡也要吃么?不抱鸡儿哪?”
分類:方言公鸡
《漢語大詞典》:鸡叫
公鸡的啼鸣——亦称“鸡啼”
《漢語大詞典》:冠鸡(冠雞)
戴公鸡形状的帽,表示好勇。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 孔子 。” 裴駰 集解:“冠以雄鸡,佩以豭豚。二物皆勇, 子路 好勇,故冠带之。”《旧唐书·张说传》:“臣闻勇士冠鸡,武夫戴鶡,推情举类,获此鬭羊。”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夫子与 子路 盖每每言之,而伉直自用,卒无改于冠鸡起舞之习。”
《漢語大詞典》:呱呱啼
鸡啼声。指代公鸡。《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耐哚臺子下头倒养一只呱呱啼来里。”
《国语辞典》:阉鸡(阉鸡)  拼音:yān jī
割除公鸡的生殖器官。如:「据说阉鸡可使鸡肉更加鲜美好吃。」
《漢語大詞典》:索斗鸡(索鬭雞)
求斗的公鸡。常用以比喻横暴凶狠的人。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索斗鸡:“ 李林甫 为性狠狡,不得士心,每有所行之事,多不协羣议,而面无和气,国人谓 林甫 精神刚戾,常如索鬭鸡。”
《漢語大詞典》:啼唱
指公鸡的啼叫。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吃人家的粮米,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村子里的公鸡众多而又悠长地啼唱起来了。”
分類:公鸡啼叫
《漢語大詞典》:性鸡(性雞)
阉割过的公鸡。《中国民间故事选·中虚壶》:“ 赵宝 准备下一只大性鸡,一背柴,就地支起了锅灶,燃起熊熊的柴火,把鸡放在锅里,煮了起来。”
分類:阉割公鸡